桑明旭,张永杰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2.中共宿迁市委,江苏 宿迁 223800)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桑明旭1,张永杰2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2.中共宿迁市委,江苏 宿迁 2238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战略性和指导性的重要观点,为党和国家改革和发展工作的继续推进指明了方向。改革是指主体对事物发展产生变化作用的能动性行为,是指在现有政治体制之内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行的改良革新。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当前,部分人存在着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盘否定、全盘革命相混淆的错误观念,必须予以澄清。
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就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战略性和指导性的重要观点,为党和国家改革和发展工作的继续推进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新时期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视角,就全面深化改革及其相关问题,谈一些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历史实践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放眼全球,改革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同样至关重要,改革工作做得好,国家的综合实力就会不断提升。改革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如此重大,人们不禁要追问:何谓改革?一般来说,改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改革是指主体对事物发展产生变化作用的能动性行为,狭义的改革是指在现有政治体制之内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作出的改良革新。邓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改革首先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2〕。改变这一“桎梏”,需要改变生产关系并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意味着改革的发生。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管仲改革、商鞅变法,还是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不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土地改革、对外开放,其根本动因都是为社会发展扫清障碍。世界历史上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新经济政策等也是如此。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改革的主要动因是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推动解决社会主义前进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旨在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旨在使其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必要性,任何社会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也不例外。
改革是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对其自身制度的合理性内省、优化和自我革新。人类社会历史有自己固定的发展规律,这一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社会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时,社会将会主动以一定方式将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必然要求通过改革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变。
改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体现主体性、创造性的重要方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合力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是否需要变革,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民群众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解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这就是为什么说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加人民群众福祉的原因。改革的动力来自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马克思认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3〕。在社会制度发展和转变过程中,旧体制的退场和新体制的羽翼丰满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完善的生产关系对先进生产力的束缚是社会需要不断改革的根本原因。当生产力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产生矛盾时,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压抑,希望通过改革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可见,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比,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也是改革的持续动力。我国改革的动力包括:人民群众渴望富裕的激情、改革的突破口选得准(农村改革)、改革的路径切合实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顺序和重点具有可操作性(先着力于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目标明确且具有感召力(解决农民温饱和富裕)、改革具有社会心理基础与社会共识(大多数人拥护改革),等等〔4〕。
(一)改革作为人类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高级形式,应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并深入推进。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来看,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存在的,但只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存在。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物质处于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状态。客观世界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作为客观世界主观映像的意识也要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改革作为人类意识作用于客观世界的高级形式,也应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并深入推进。因此,不存在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改革。一方面,任何一项改革的推出,都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的福利;另一方面,新的改革总会不断跟进,对原有的改革进行完善,使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强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5〕这种“改革不停步”的论述就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深刻道理。习近平指出了改革的“运动”性,表明全面深化改革的事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常规状态,体现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和决心。
(二)改革不但要深化还要全面,改革是深化与全面的统一。从量变质变规律来看,一切事物都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总是由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二者相互交替构成事物的上升性发展。事物的质变不是通过一次量变就能完成的,量变的“量”达到一定“度”的时候,才能实现质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量变(有时候会是部分质变),社会发展的质变不是通过一次改革的量变就能实现的,只有在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不断深化新一轮改革,才能实现改革这一量变的“度”的增加,最终实现质变;量变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数量的增加,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机构形式上的变化。因此,改革不但要在原有改革成果基础上进行积累,还要对原有改革的形式结构作出一定调整。可见,改革不但要深化还要全面,改革是深化与全面的统一。
习近平强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6〕,“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5〕。这些论述都说明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每一项改革都是一种量变(有时会是部分质变),除了数量的增加,结构的变化也是重要内涵之一,数量增加无止境,结构优化无止境,任何一项改革都只可能向前推进一点点,需要在既有改革基础上不断推出更多、更有效的改革举措来推动全面改革。
(三)改革是有重点、有步骤进行的,改革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从对立统一规律来看,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辩证矛盾。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说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改革是互相依赖、互相贯通、互相联结、互相转化的。斗争性说明改革是无条件、必须进行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说明改革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矛盾的特殊性说明每一次改革都有自身特点,无法完全复制原有的改革模式。矛盾又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说明改革是有重点、有步骤进行的,改革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习近平指出,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5〕。这句话包含着强烈的辩证观点。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着种种问题,有的是重大问题,就需要我们抓住不放,深入研究解决,抓住问题关键,形成改革举措,这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这样形成的改革举措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其中既包含着解决问题的方面,在一定时期,这个方面是有助于推动改革发展的,但它也还包含着矛盾的次要方面,对解决问题不发挥作用或者作用有限。任何一项改革举措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都是矛盾不平衡性的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当不平衡性向另一个方面失衡时,改革举措将不再是发展的动力,而变成发展的阻力,或者对发展无意义。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寻找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新的改革举措,不断对原有政策、原有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从而全面地、深入地推动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化解。
(四)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成败都要用实践来检验。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改革的目的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否得到解放和发展是检验改革的唯一标准。作为检验人类实践活动(包括改革实践)的标准,必须以客观物质性东西为尺度,它必须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这种尺度最终只能是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进步、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将检验改革的标准确定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根本标准,这一标准体现在“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两个方面。因此,我国当前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质上就坚持了改革的这一检验标准〔7〕。“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越是重要的改革举措,越要深入研究,力求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8〕。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成败都要用实践来检验,这一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要旗帜鲜明。
第一种误解是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盘否定相混淆。改革是指主体对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上次建筑的局部改变。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存在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盘否定相混淆的观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改革前后的对比不能回避。对于改革前后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些误解,容易将某一时期的改革与它之前的改革相混淆,不能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么把二者等同,要么把二者对立。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全盘否定,改革中包含继承和优化等因素。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规律认为同类事物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继承就是同类事物的新体对旧体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加以保留,对没有生机的成分进行扬弃。全面深化改革并没有违背这一规律。改革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又一个“改革之改革”的过程,才能不断进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大到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小到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式都体现了这一规律。同一事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所有改革,在总体上都是事物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二者之间不对立,不斗争,不等同。所以说,任何改革都是对前一改革的继承和发展,与前一改革一并统一于事物发展之中,全面深化改革也不例外。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9〕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并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二者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二种误读是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盘革命混淆。在此,全盘革命指的是彻底推翻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重建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取而代之。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这里,习近平深刻地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社会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在我国的社会领域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领域起到的作用是革命性的。在这种意义上讲,改革和革命都是人类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作为事物变革的两个不同范畴,在上述意义上可以等同使用。邓小平同志在强调“解放生产力”作用时,便将“改革”看作“革命”。
尽管“改革”与“革命”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不能据此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更不能将全面深化改革与全盘革命相混淆。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改革和革命在以下几方面是有相当大区别的:一是程度不同。革命是改变整个旧的生产关系,并用全新的生产关系去取代之;改革则是改变旧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某些部分。二是任务不同。革命的任务是彻底摧毁旧的上层建筑,构建与新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新的上层建筑;改革的任务是改善或改良原有的生产关系,调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三是手段不同。革命需要通过暴力手段进行,改革主要以和平方式进行。四是主体不同。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中的先进人物所发起和领导的,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内部的杰出人物所倡导的。五是历史条件不同。革命是对业已腐朽、不可能起死回生的社会制度的变革需要,改革则是一种优越性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还有一定生命力的社会制度的变革需要〔10〕。通过梳理改革与革命的上述辩证关系可以看出,改革与革命在形容事物发生重大变化时,语义是相同的。但作为改变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方式,二者之间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全面深化改革理解成全盘革命。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4.
〔4〕韩庆祥.论改革的动力结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6〕习近平.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N〕.北京晚报,2013-11-14.
〔7〕郝宇青.邓小平改革的政治学论纲〔J〕.党政研究,2015(1).
〔8〕秦杰,等.让改革旗帜高高飘扬——《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诞生记〔N〕.人民日报,2013-11-19.
〔9〕习近平.不能用改革开放前后历史相互否定〔EB/OL〕.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InAndAbroad/2013-01/05/ c_114258858.htm,2013-01-05.
〔10〕任重.试论改革和革命的辩证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1998(1).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form——Study ofXi Jin ping’s Important Presentation on 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form
SANGMing-xu1,ZHANGYong-jie2
(1.Ren 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2.The CPC Suqian City Committee,Suqian 223800,China)
Since the eigh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Xi Jin ping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ic and guiding opinions on 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form,which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arty and nation.Reform is a dynamic behavior that subject produces alteration to development of things,as well as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to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in present political system.Xi Jin ping’series of presentations on 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form reflect materialism,dialectics,epistemology and view of practice of Marxism,which ar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And we must make clear the wrong concept that mixes up total negation and total revolution with 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form.
reform;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form;Marxism
D616
A
1009-1203(2015)02-0003-04
责任编辑 周 荣
2015-03-01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5XNH123)。
桑明旭(1984-),男,江苏东海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张永杰(1983-),男,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综合一处处长,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