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析

2015-01-30 03:48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英语教学

段 瑶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析

段 瑶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即外国文化的输入大于本国文化输出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武警学院特点阐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我院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我们应该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大力宣传公安现役职业文化精神。

外语教学;文化失语;文化;教学改革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专家学者的共识,并逐渐在外语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告诫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历史、宗教、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交礼仪等。这种语言教学与目的语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技巧,同时还拓展了视野,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与研究人员意识到,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国外文化学习,反而忽视甚至懈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认知。学生“知彼”有余,“知己”不足,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甚至国家战略层面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现状

2000年10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指出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1]。标志着中国文化失语问题以从事专业语言教学的学者角度正式提出。然而直到今天,此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反而逐渐呈普遍扩大趋势。纵观我国各层次英语教学,在增大文化含量上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外语世界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略的状态[2]。目前,年轻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只知皮毛,不知内涵。就像人类学家爱德华·特·霍尔所说:“文化所蕴藏的内容远比它所展现出来的要多,更令人奇怪的是它在本国人民面前隐藏的尤其有效。”我们被祖国五千年悠久灿烂文化浸润与滋养,青年人却缺乏主动学习博大精深文化的兴趣,实属不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借助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深入详尽地学习我国的文化精髓,并逐步理解、认同、接受,甚至融入到学生的骨髓和血脉中。

二、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原因分析

(一)国家战略层面对语言教学的顶层设计不够

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看,国家应当从文化传承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真审视语言教学顶层设计,对汉语、国学、外语教学进行育人重点的合理分工和教学任务的侧重。长期以来国家外语教学改革过分重视学生外语学习能力提升,在语言课程教学要求或大纲中很少提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在跨文化交际内容学习中均大部分以国外文化学习为主,缺少诸如对中国哲学、历史、宗教及文学艺术进行外语教学角度的分析,导致学生毕业后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无法用外语深度传递中国民族文化精髓思想,即使能够交流也大都只能介绍全世界都知晓的中国文化知识,丧失了文化交际的主动权。

(二)传统外语教学模式长期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

由于在长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特别是从事外语专业学习的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导致他们从学生转换成外语教师时,在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下,无法形成开展传统文化学习的教学思路,缺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勇气。而教师特别是大学教师作为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在履行传递知识职责的同时,还承载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和现代化事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广大外语教师更应当将培育学生的忠诚意识、民族精神和人民情怀作为从业守则,以一种积极阳光、对子孙后代和民族社稷负责任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育人工作岗位,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宣讲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使命,在三尺讲台上传递红色观点、民族声音和社会正能量。2014年11月15日,《辽宁日报》刊发了《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文章,倡导广大教师要在三尺讲台上传递中国正能量,不能刻意抹黑夸大中国社会存在的负面案例,再次将老师的职能使命放在了由整个社会评价思考的重要高度。老师作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导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将弘扬正确的价值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传统的文化精髓作为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3]。另外,部分外语教师文化功底较薄弱,而且教学任务相当繁重,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这也成为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绊脚石[1]。

(三)对学生课外业余时间的引导教育缺失

随着互联网终端硬件工具的普及,青年学生花费宝贵的课外时间沉迷于网络世界,以学习外语名义追看欧美剧、韩剧、日剧的青年人占据绝大部分比例,热衷于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片的青年人却凤毛麟角,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被无限放大,大量国外影视剧所蕴含的血腥暴力、犯罪,西方所谓自由民主、民族分裂等极端思想,迅速侵占着广大年轻人的大脑。同时,在虚拟世界中又缺乏抵制监管此种不良思想的武器,正面引导年轻人的声音和力量被淹没,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阵地逐渐地被侵占,加剧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中国外语学习者甚至普通民众中的存在程度。我们应当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层面,重新审视互联网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未来的影响,增强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统筹监管的战略研判,采取有效措施隔离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使互联网成为积极健康、启迪思维、弘扬正气、激发国人拼搏奋斗的知识网、道德网、友情网、能量网。

三、中国外语教学现状分析

仔细回顾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我国第一所正规的外语学校是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直到1903年,我国的高校和中学才普遍开设了外语课程[4]。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外语教育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育手段、测试评估、师资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外语几乎成为最受欢迎的学科,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长达30余年的“外语热”,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从未见过的现象。通过近几年国家开展的外语专业学科评估发现,目前外语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教育模式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应试倾向,大、中、小学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缺乏衔接,相互脱节与不合理的重复并存,这是多年来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症结所在。升学压力大导致课堂上仍以语法句型为主,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师资水平还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外语学习需求,师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语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但是,我国外语教师的师资水平还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教师业务水平不仅指外语语言水平,而且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水平和自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能力。特别是占有中国大部分人口的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很多学校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教学理念、教学设备发展滞后,闭塞的信息资源致使多数教师长期使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甚至还存在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堂主要讲授语法规则,课下学生只是机械记词、抄写生词;听力、口语训练极少或仅是走过场。三是外语教学手段还不能适应当前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外语教学应体现人文教育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统一,要求听、说、读、写、译能力平衡发展。然而,今天大多数院校仍只注重以外语语法规则的操练与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多数院校都将改革传统外语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但是真正实现教学模式颠覆性变革或在外语教学改革领域取得成功改革经验的院校还为数不多,大多数学生的听说能力还不能满足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四、我国近几年主要开展的外语教学改革工作

近几年,教育部、各类院校高度重视外语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改革成果,新近公布的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关于外语教学改革方面的达到20项。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5]新时期大学外语教学目标的确立,对外语教学改革方向具有积极的主导作用。在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方面,基于小班教学的探究式学习成为重点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从以阅读理解为主向以听说为主转变,教学模式从被动灌输型向主动探索型转变。在创新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构建研究型外语专业教学体系,推进国际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成为主流,培养目标更加适应国际交往的需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教师执教能力培训,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成为引进培育的重点,与国际外语教学理念、方式接轨的教师备受学生欢迎。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为例,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4年第二批英语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名单中,在120项中关于教学方法改革的项目达到70项,关于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项目达到52项,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的项目有9项,关于英语教学质量评估的项目为5项,关于教学资料建设的项目为4项。可以说,有关英语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项目代表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主要研究方向,如何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成为项目研究的主要目的,翻转课堂等基于网络在线教育成为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兴研究方向。但同时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在获得资助的英语教学改革项目中却很少有关于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失语现象的改革研究项目,反而关于学生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培养的项目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重点关注。日语、俄语等其他小语种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英语教学改革相类似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失语现象还未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传统的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外语教学的重点。

五、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深化我院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我院学员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同学员日常地交流中不难发现,虽然他们考入学院的分数都很高,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他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同时随着公安现役部队与国际同类警察部队交流日益密切,急需培养精通外语和文化精髓内涵的复合型公安现役部队优秀人才。

(一)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作为文化传播和承载的工具,使文化得以生存。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播引导作用不可低估。在外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就是要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在传承时懂得扬弃;在引进时知道鉴别[6]。从学院层面应首先加强外语教师队伍的培训,着力提升外语教师自身的母语文化素质,不断提升外语教师队伍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目标,重点培育学员的批判性思维,在组织开展中外文化对比分析、背景知识介绍、案例教学、英语演讲、辅助教学材料学习等教学活动中,将道德情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大力开展突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外语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资助,鼓励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改进外语教材内容,平衡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输入,力争形成稳定富有成效的新型外语教学模式。

(二)大力宣传公安现役职业文化精神

应将公安现役部队在长期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警种文化精神纳入外语教学,教学员如何用外语规范地表达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积淀形成的职业文化,强化学员的警种职业认同感。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使消防专业学员牢记“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公安消防精神;使边防专业学员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公安边防精神——“忠诚可靠的卫士精神、战无不胜的英雄精神、扎根群众的爱民精神、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除暴安良的正气精神、勇争第一的过硬精神”;使警卫专业学员铭记“忠诚奉献、责任荣誉”的公安警卫精神,并使学员懂得如何用外语去诠释精神内涵,帮助学员在未来与国外警察同行交流时迅速找到部队文化交流的切入点。

总之,母语文化教学是外语文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视当前外语教学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现实,必须调整外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着重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公安现役职业文化精髓的渗透,将有助于学员从外语学习的角度去强化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警种职业精神,在对比国外历史、文化的同时,培育学员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员强烈爱国主义热情、对党忠诚意识和砥砺拼搏的民族精神。大学需要国际视野,同样需要本土情怀。

[1] 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OL].光明日报,2000-10-19.(2000-10-19)[2015-02-10].http://www.grnw.cn/olgmrb/2000-10/19/GB/10%5E18578%5E0%5EGMC1-109.htm.

[2] 朱家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56,57.

[3] 本报评论员.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N].辽宁日报,2014-11-14(04).

[4] 何其莘.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展望[EB/OL].(2012-07-08)[2015-02-10].http://culture.zjol.com.cn/05culture/system/2012/07/08/018640264.shtml.

[5]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7:1.

[6] 逯阳.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策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9.

(责任编辑 李献惠)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UAN Yao

(DepartmentofBasicCoursesTeaching,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In teaching English, the phenomena of Chinese cultural aphasia, namely the input of foreign culture is far more than the output of native culture, is commonly to be observed. This paper analyzed its causes, and in addition, ca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our academy.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ultural aphasia; culture; teaching reform

2014-12-30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外语教学过程中中西文化交流及中国文化危机风险意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BJ-0020-A)

段瑶(1978— ),女,辽宁凌源人,副教授。

H319

A

1008-2077(2015)07-0055-04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英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