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姜 巍 张菀航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跨境投资
——“国研智库论坛2015·创新金融助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峰会”综述
本刊记者 姜 巍 张菀航
“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金融创新提供了宏大的时代舞台,也为金融业开拓市场创造了丰富的业务机会。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实施“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金融如何创新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引导资源配置和优化投资效果的作用?
7月19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发展出版社、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新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钰诚集团等承办的“国研智库论坛2105·创新金融助力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峰会”在京举行。来自政、学、商各界的代表围绕中国企业“走出去”、“互联网+金融”以及境外自贸区、跨境投资等创新举措,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研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新华社副秘书长姚光和钰诚集团董事长丁甸在开幕式上致辞。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尹中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第七、八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拉尔斯·汉森等出席论坛并演讲。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包月阳主持开幕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主持圆桌讨论环节。
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开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我国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借用古丝绸之路历史的符号,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表示。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我国有诸多益处。范恒山进一步谈到,特别是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首先,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拓展我国的发展空间。其次,有利于扩大能源、资源通道,克服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约束”。最后,有利于带动我国的优势产品、产业和先进产能“走出去”,促进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新动力。3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多数亚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动力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趋势变化。对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提出更高要求。“一带一路”是发展前景看好的巨型经济带。当前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进行深化调整。“一带一路”途经亚欧国家,大多数处于经济转型阶段,许多国家缺乏资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发展能力较弱,加之地缘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经济合作。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强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关键的就是“通”,要打造地下油气管道、陆路、航空、水路、互联网(跨境电商等)“五大通道”。丝路的建设涉及到经贸投资,它对稳增长有很重要作用,丝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大通道,而且是涉及能源安全、金融、外交、生态、文化等领域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合作。
辜胜阻还根据对南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调研结果,提出几点建议:要提升国家战略,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更多含金量的政策;进一步放权,处理条条与块块关系;构建跨国产业链,推进城镇化;利用好现有平台与机制;发挥企业和民间组织在提升软实力、睦邻友好和民间交往中的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的第三次改革开放,是在前两次基础上更高水平、更大质量、更大范围领域的开放。“它的开放与前两次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次是‘引进来’,而这次是资金‘走出去’,人才‘走出去’,最好的东西‘走出去’,让全球共享中国发展的机遇。我们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的便车、快车。”
魏建国认为,“一带一路”最后是否能够成功,在于两个原则:一是互利共赢,二是中国的金融创新能否适应“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战略需要。他进而总结了“一带一路”一定要破除的五个误区。第一,不是只有18个省市可以参与,而是所有的省市。第二,不局限在“一带一路”沿线一带的国家,靠近的都可以。第三,应撬动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第四,不是中国和所在国双方企业的事情,全球企业都可以参与。第五,如何让老百姓的个人资本投到国外。这不是微小的金融改革,更意味着我国金融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及监管。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需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加强社会民生领域合作,都要求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王一鸣以基础设施为例说,据亚行估算,2010年至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需要投资8万亿美元,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投资3000亿美元,资金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常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较长和回报率较低的特点,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和融资能力较为薄弱,这就需要推进金融创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王一鸣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将为金融创新发展和我国金融业“走出去”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底,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投资1612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20%。今年1-5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合计48.6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我国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布局,也将提升金融业自身竞争力。金融机构伴随客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活动,进入当地市场,扩大海外客户,延伸和布局价值链,不仅有利于我国金融业拓展全球业务布局,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还将通过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竞争,提升我国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谈到创新金融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王一鸣提出六点建议:第一,加强总体布局规划。第二,拓宽金融服务领域。第三,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第四,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第五,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六,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也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金融创新以及创新金融的引导服务。与“一带一路”建设相比,中国金融机构大而强,金融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具体表现在许多金融机构虽然已经开始全球布局,但在人才储备、产品审计和定价风险控制、研究支持等核心能力建设上,与世界一流金融机构仍有明显差距,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高,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投资便利化和风险管理功能比较薄弱。
对此,尹中卿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加大金融业的开放力度,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推动外资管理,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建设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在通关融资资本市场、保险、法律保证以及财税政策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对“走出去”的企业给予政策法律扶持。通过签署多边及区域高水平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边征税协定,完善双边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
第二,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道路连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互通的基础和优先领域,需要大量投资。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机构和金融业要把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持重点,优化整合涉外金融资源,引导国际国内投资者合理布局,顺应开放性经济转型需要,发展多种形式的境外投资资金,支持企业在国外发行股票和债券、基金。
第三,充分发挥贸易金融的作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一带一路”沿线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普遍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短缺等问题,以及基础设施不足、市场规模狭小等发展瓶颈,贸易畅通亟待金融服务创新。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通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实现沿线国家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
第四,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流通。拓展人民币输出和回流的渠道。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投资和储备货币中的比重。发挥政策性银行金融性的作用。拓宽外汇储备利用渠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长期的外汇资金支持。
第五,提高在国际金融体系治理中的话语权,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复苏,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需要深刻调整。我们要积极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治理改革,提高一带沿线国家,特别是新兴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和话语权。
第七、八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强调,应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与央企共同走“一带一路”。“如何把民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纳入到‘一带一路’当中,这是很重要的。”对此,他建议: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对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二,充分利用民企在周边国家开设的经贸合作园区,从跨境贸易做起,扩大人民币计价的范畴。第三,希望在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国企跟民企组团“出海”。第四,要充分利用传统金融手段,除了信贷、证券、信用租赁、信托之外,还可以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第五,进一步发展跨境互联网金融。第六,探索跨境保险企业。
作为民营企业的钰诚集团,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率先出海,在这一战略沿线的重要市场——缅甸推进项目和金融创新合作,积极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该集团总裁张敏表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技术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传统做法,使其以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重新定义自己的生产及发展方式。互联网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无法估量的发展机遇,未来这种影响将会进一步加深,跨界融合将成为大趋势。
张敏说,互联网、金融、装备制造业、融资租赁业的多行业跨界融合,能够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业的销售。在“一带一路”提供的巨大发展机遇下,融资租赁模式的优势将成为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和销售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这些行业的跨界融合标志着社会资本无缝对接实体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闲散资金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将强有力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嘉宾演讲之后,峰会安排了一场圆桌对话。针对“‘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跨境金融投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一话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马骏、商务部驻昆明特派员李朝胜、经济学者温元凯、国际金融学者向松祚、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特别顾问潘峙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华夏银行总行副行长黄金老等9位嘉宾展开对话。
赵晋平分析说,“一带一路”区域的贸易投资活动具有长期持续较快增长潜力,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加强政策沟通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是中国与“一带一路”经贸关系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带一路”战略将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持久动力。
黄金老等金融业人士认为,“一带一路”的不少沿线国家也非常适合发展互联网金融,所以我们应该支持中国的创新金融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多层次增加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支持。在国家合作层面,也可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投资,便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