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思考

2015-01-30 01:44:18张华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四个全面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8431(2015)05 - 0026 - 02

〔收稿日期〕2015-08-10

〔作者简介〕张华(1963-),女,中共太原市小店区委党校教务处主任、高级讲师。

我们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此,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正确看待。

一、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现状,也要看到它的历史;既要看到个别,也要看到整体。“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有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比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来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看到它不仅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分地域”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而且体现在覆盖领域是全面的,简单说,这就是“五位一体”的小康;它更体现在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也是全面的。同样,用全面的观点来理解改革的目标就会发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统领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的分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来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另外三个“全面”是重大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三者缺一不可。之所以在这些施政方略前面加上“全面”二字,不仅体现了对我党以往方向、路线的一种延续性,同时也强调了“全面”就是要覆盖面更广,不可能留有死角、达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强了力度深度广度,表明我们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开创全新格局的历史担当。

二、坚持唯物辩证法量变质变的原理,正确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到实现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注意事物的点滴积累,做好量变过程中的艰苦工作。正确认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是一样的。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过程来看,我们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这样就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从“两个全面”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这样就把“两个全面”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全面”。2014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首次把“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为之付出艰苦努力。综观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从现实来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的“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也决定了我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的艰难性。新常态下如何“突围”,既需要宏伟目标的导向,更需要科学的战略谋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研判发展形势、科学分析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与新举措,是用发展的办法妥善解决实际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原理,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理解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时高度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纲领性口号。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守纪律、讲规矩放在重要位置,在全党开展了一系列从严治党的活动,以实现我党的自我净化和自我提高,确保了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样,既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说明我党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高度清醒和自觉。

总之,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理解“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责编:许淑贤)

猜你喜欢
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四个全面
如何正确理解并灵活应用动能定理
正确理解功的公式和正、负功
唯物辩证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双重视域下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学术论坛(2018年4期)2018-11-12 11:48:36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36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5:07:0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4:22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环球时报(2015-02-28)2015-02-28 16:30:47
WADA运动员行踪报告制度的合法性基础——基于唯物辩证法视角
初中数学教材中量变到质变的素材倒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