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火灾的引发原因及防控对策研究

2015-01-30 01:07:46郝登峰刘祖福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火灾汽车

郝登峰,刘祖福

(武警学院 警卫系,河北 廊坊 065000)

汽车火灾的引发原因及防控对策研究

郝登峰,刘祖福

(武警学院 警卫系,河北 廊坊 065000)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及家庭用车的普及,由汽车火灾引发的惨痛事故屡见不鲜。汽车自身构造的复杂性决定了火灾起因的不确定性。分析了汽车火灾的特点及引发原因,有针对性地阐述了预防汽车火灾的方法和火灾防控注意事项,倡导加强技术防控。

汽车火灾;火灾原因;防控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业发展的速度与日俱增,汽车在给人们提供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测的灾难。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火灾数量也相应增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加强预防是避免该类火灾的惟一途径。为了总结经验,寻找造成汽车火灾的规律和防控措施,本文对汽车火灾的特点、原因及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汽车火灾的特点

(一)爆发突然

汽车火灾一般情况下都有较长时间的隐患潜伏期,往往是隐患未得到及时发现、消除,最终才突然发作酿成火灾。例如,2014年8月23日15时许,北京市北四环东路亚运村华堂附近主路上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突然起火燃烧,并且伴随爆裂声,最终整车被烧毁。经勘查,引起此车火灾的原因系燃油系统漏油。

(二)形式多样

造成汽车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每起汽车火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各不相同。火灾形式的多样性,既有人们扑救的因素,也有火场可燃物的因素,某些情况下也与天气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2015年1月15日早8时左右,厦门656路公交车行驶至吕岭路蔡塘路口时,车厢中部一名中年男子用酒精纵火,由于突然起火,导致车上7名乘客受伤,其中1人烧伤,其余人员系车辆紧急制动时撞伤。可见汽车火灾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三)危害较大

汽车上可燃物多、易燃物多,燃料具有爆燃性,若着火部位蔓延至油箱,极易引起油箱爆炸,造成的破坏性难以估量。例如,2014年3月5日早上7点5分,吉林市富康木业公司一辆通勤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火灾,造成10人遇难,17人烧伤。事故车辆荷载56人,实载43人,没有超载。经专业人员勘查,该车起火原因系自燃。事实证明,汽车一旦起火常常导致群死群伤,危害性极大。

(四)扑救困难

汽车从起火燃烧到火势猛烈不过2~3 min,将整车烧毁也就十几分钟。汽车一旦起火,火势难以控制、难以扑灭。据统计,汽车火灾80%以上都造成车辆报废,甚至是车毁人亡。例如,2014年11月25日凌晨2时25分许,在京昆高速剑门关段,一辆拖挂车突然起火,消防人员虽然迅速赶到进行扑救,最后仍然致使车上装载的19辆新越野车全部被烧毁,损失数百万元。由此不难发现汽车火灾具有难以扑救的特点。

二、汽车火灾的原因

(一)电气系统引发的火灾

汽车电气火灾居火灾的首位,电气火灾中又以线路短路火灾居多。继电器、插接件、导线连接接触不实造成电阻过大,导线短路、漏电产生电火花,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引起绝缘导线、电缆过热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火灾。违反汽车电气安装规定,增加用电设备时导线选用不达标、安装位置不当,用电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滥用不合格的熔断器或以铜丝等代替熔断器,未安装排除静电设备或安装不当等,也是导致汽车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气系统火灾的原因可分为四类:(1)线间短路。导线绝缘老化,导线裸露相碰,导线持续靠近热源,用电设备故障或持续过载使导线绝缘下降,导致短路起火;机械磨损引起导线绝缘破坏造成短路,短路会导致电弧、电火花产生,其局部高温足以引燃靠近的可燃物,导致火灾。(2)私改错用。私自增加用电设备或改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如:加大大灯功率、改装大功率音响、加装冰箱等,却未增加电源线的截面积,致使原电源线超负荷运行;此外,使用了不符合规定的熔断器、保险片,造成阻抗增大,导致线路发热加剧,绝缘层老化加速,易造成线路间短路和接地故障,引发火灾。(3)接触不实。汽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温度冷热变换和行驶过程中颠簸、振动的影响,会造成导线或机件连接松动;导线连接处若有杂质或氧化层等,也会造成接触不良,致使接触部位持续发热形成高温引发火灾。(4)偶发故障。蓄电池爆炸,静电放电,长时间使用起动机造成线圈过热,发电机、起动机未安装电刷防护罩,旋转时转子与电刷间产生的电火花引燃易燃物;发动机熄火后,点火开关仍长时间处于接通状态,如断电器触点也正处于闭合状态时,会造成点火线圈因长时间通电而过热导致爆炸,引发火灾。

(二)自燃引发的火灾

造成汽车自燃的原因包括:(1)装运易燃物品的车辆,未按规定装配或进行物理隔离,或者由于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或者长时间接近热源而引发自燃。(2)当汽车发动机出现故障时,燃料混合蒸气在气缸内不能充分燃烧,当经过排气管间的三元催化装置时,会进一步氧化放热,使得排气管表面温度迅速上升形成高温热源。汽车发动机排气管在工作时温度很高,车辆在公路行驶时排气管温度为300~400 ℃,高速公路行驶时排气管温度为400~500 ℃,山路行驶时排气管温度为500~600 ℃。这种高温热源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它与可燃物接触便可能起火燃烧[1]。(3)汽车制动系统不回位或山路行驶时,长时间使用脚制动,制动鼓(盘)与制动蹄片长时间剧烈摩擦,导致温度过高;轮胎充气不足或严重超载,致使轮胎严重变形,轮胎间相互摩擦不断升温,造成轮胎自燃。(4)旋转机件缺乏应有的润滑,造成机械摩擦,不断升温的机件引燃靠近的易燃物,引发火灾。例如,2014年7月5日18时许,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太沙路广场路段,一辆黑色奥迪汽车突然自燃,火势迅速蔓延,现场浓烟滚滚,最后烧得只剩车架。经勘查,该火灾系燃料系统工作不良,导致三元催化器温度过高所致。

(三)违规操作引发的火灾

维修保养汽车时,在未切断汽车电源的情况下,直接用汽油刷洗汽车发动机或车上其他机械零部件,若金属工具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引燃汽油着火;用汽油清洗发动机等机件后,汽油还未完全蒸发掉就开始启动发动机,引燃汽油蒸气导致火灾。修补汽油箱前,未对油箱进行彻底清洗,焊接时易造成爆炸或者火灾。汽车使用过程中或加注燃油(气)过程中违章操作,导致火灾。乘车人用火不慎,吸烟、乱丢烟头、火柴梗等引发火灾。夜间在油箱或油路附近用明火照明引起火灾。携带危险化学品上车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违规使用通信设备,雷击或机械故障造成机件撞击产生火花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修理汽车过程中电焊作业时,因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汽车火灾,在汽车火灾总数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2014年3月19日9时许,北京市通州区某修理厂,在对一辆事故车进行维修作业时,违反操作规定对汽车底盘进行焊接整形修理,导致易燃物燃烧,造成车间内的两台轿车烧毁。

另外,还有行为人因泄私愤,打击报复,骗取保险金或掩盖其他罪行以及恐怖分子的恐怖行为等,进行人为纵火,引发火灾。例如,2014年12月27日23时许,哈尔滨市呼兰区某小区王姓住户的私家车起火燃烧,造成车辆烧毁。经勘查,确定该车系人为纵火,放火人为其工作单位的袁某,袁某对其工作岗位被调整不满,为发泄私愤故意放火。

三、汽车火灾的防控

任何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三者缺一不可。汽车火灾的防控工作就是防止燃烧条件的同时存在或避免它们相互作用,只要围绕减少燃烧条件展开防控就可以避免火灾。

(一)汽车火灾的预防

1.加强检查维护,规范线路改装,预防电气火灾。对电线的各个接头要经常予以检查紧固,防止因振动松脱“搭铁”,产生火花。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电气设备的保险器、保险丝一旦断开,说明电路已出现故障,应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不能简单的用更换保险丝的方法来解决,因为这样做故障仍然“隐藏”在电路里,存在随时爆发的可能性。此外,新更换的保险器(丝)一定要符合规定容量,不能比原来的额定容量大或小,也不能用铜、铁丝代替,否则会造成电线烧连,引发火灾。 汽车的定型、制造是经过严格设计的,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改装,更不能乱拉电线。如必须增加用电设备或改接线路,应找专业人员操作,电线的走向不能距发动机高温表面过近,更不能贴靠在发动机上,否则,会加快电线绝缘层老化,引发短路而起火。电线绝缘层本身也容易因高温烘烤而起火。已经老化破旧的电线,要及时更换,新更换的电线截面不能比原来的电线小,否则会使电线超负荷,因电流过大产生高温导致电线绝缘层起火。

2.禁带易燃物品,避免机件高温,预防汽车自燃。汽车自燃都是由外因造成的,一般有预兆,比如车身有异味、异响,当出现此类情况时,驾驶员应对要机智,应立即熄火停车,迅速组织人员下车,远离事故场地。停车时,不要将车停放在易燃物附近。易燃物品如气体打火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不要放在车内易被太阳光线照射的部位,尽量避免停驶后长时间暴晒。停在车库内时,禁止用明火取暖,车库内要备有灭火器,以便急需。驾驶室不得放置汽油桶,备用汽油要用金属桶盛装,并用铁丝或绳索牢固地捆绑在车厢上,防止汽油撒出来引发火灾。要经常检查、紧固油箱和输油管,老化的油管要及时更换,防止松动、脱落或断裂,引发起火爆炸。运送棉花、纸张、百货等容易起火的货物,驾乘人员严禁吸烟,货物要用篷布全部遮盖,谨防途中或会车时飞落烟头火种而引发火灾。不要在车内乱扔烟头、火柴梗等,如发现已有危险品带上车,要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定期对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制动蹄摩擦片应及时更换,山路行驶时若长距离下坡应挂低速挡,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来制动,长时间使用制动后应检查制动毂温度,正常情况下应不高于60 ℃,用手去触摸时感觉不到烫,若发现制动毂温度过高应及时停车,查找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待温度正常后再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要及时补充。为防止发生自燃,应对沾有油污的物品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汽车清洁和通风良好;保证发动机技术状态良好,防止未燃烧完的燃料在三元催化器内进一步氧化放热,造成三元催化装置温度过高,引发火灾。

3.装载规范,安全操作,积极预防。装运危险品的车厢、槽罐应清洁干燥,具备足够强度,以防遗撒泄漏引发火灾。货物装配要合理,禁止将性质相抵触,防护、灭火方法不同的物质同车装运。装运易燃液体的槽车应确保车况良好,必须安装静电导出设备。用汽车运输危险品时,货厢底应为木质地板,木质地板可以防止产生火星,危险品绝大部分为易燃、易爆物品,遇火星极易引发火灾。当天气寒冷停驶的汽车发动不着时,不能用明火烘烤,防止发动机上的油渍被点燃,引起火灾,而且塑料油管也容易被烧坏,可采用热水浇淋升温的方法来加热。对汽车燃油系统进行维修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定,泄压后再操作,避免高压作业。要保持蓄电池的通气孔畅通,以防充电或使用过程中引起爆炸。需要照明时,应使用手提应急照明灯、手电筒等,切忌使用打火机、蜡烛、煤油灯等明火照明,否则,很容易引燃散发在空气中的燃油蒸气。

电焊作业一般不安排在车上进行,需要焊接时,尽可能将总成拆卸移到安全地点操作;必须在车上焊接时,车辆要远离易燃、易爆车间、库房,车辆自身及周围的易燃物要全部清除,如不能清除时,应用水喷湿,上部盖上石棉板、石棉布或湿麻袋,以隔绝火星。焊接作业现场应设有熟悉消防常识的现场监护人员,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焊接作业结束后应看守一段时间,确认无危险后才能离开。电源应有安全防护装置,电焊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焊接时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的正式焊工操作。

当清洗发动机时,必须先将蓄电池的搭铁线拆掉,因为毛刷易产生静电、工具的金属部分易使电线短路打火。最好使用金属洗涤剂清洗发动机和零部件,若用汽油清洗,一定要到室外空旷安全的地方,并严禁火源。用塑料桶往汽车油箱里加油或往外放油,要控制油的流速,流速过快会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为防止静电释放电火花引起易燃物燃烧或油箱(罐)爆炸,防静电设备的安装一定要牢固可靠,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得超过300 Ω。为汽车加油之前,必须让乘客先下车,加油过程中,如自己打开油箱盖加油,要首先用手触摸加油机上的消除静电按键,防止因身上携带的静电导致火灾,加油期间禁止再上车或进行整理头发等容易产生静电的行为,待加油完毕,车辆驶出加油站后,方可让乘客上车。

(二)汽车火灾的扑救

1.选好方法,灵活应对,有效扑救。汽车火灾是火灾事故的一种,在扑救中亦应坚持“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灭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应用“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控制灭火法”等一般灭火方法进行扑救。在扑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进行施救。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对可能发生的汽车火灾应有充分的准备;要勤观察,一旦发生汽车火灾,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果断地处置各种情况,切忌惊慌失措。如果汽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火灾,驾驶员应迅速停车,若是客车,应首先救人,快速打开车门、窗让乘客下车,并切断电源,关闭点火开关,在设法报警的同时,根据燃烧物的成分,立即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对准火焰正面喷射,直至将火焰扑灭。

2.以人为本,正确操作,巧妙扑救。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后发生火灾,由于被撞车辆零部件损坏,乘车人员伤亡比较严重,首要任务是设法救人。如果车门没有损坏,应打开车门让乘车人员逃出。同时,未受伤的驾驶员或乘务员可利用车上或出事地点附近单位配备的消防工具配合消防队救人灭火。当车上线路被烧毁,车门开启不了时,可迅速扳动车门或驾驶员附近的安全阀,安全阀旋转后,车门就可用手轻松打开。乘员也可用安全锤或灭火器等尖状硬物猛击玻璃的四角,待玻璃破碎后从窗户翻下车。如果火焰封住了车门,可用衣物包住头从车门处冲出去。当驾驶员和乘员衣服被烧着时,如时间允许,可以迅速脱下衣服,用脚将衣服上的火踩灭;如果来不及,乘员之间可以用衣物拍打或用衣物覆盖,或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若汽车起火或车内大量冒烟,禁止返回车内取东西。不得随意打开发动机舱盖,以防空气进入造成助燃,正确方法是将灭火器拿到手里做好准备后再打开。如果没有车载灭火器或火势较大无法自救时,应站在车后方较远处,向后面的车示意停车,并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等待救援。如果火情发生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便于消防人员调整灭火战术。在农村或边远地区,可采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亲和路过人员帮助灭火。

3.区分火情,有效隔离,迅速扑救。在行驶过程中,运输可燃易燃物的汽车发生火灾,可用沙土围挡扑盖,阻止带火的液体四处漫流,同时用泡沫或干粉等灭火器扑救。车厢货物发生火灾时,驾驶员应首先将汽车驶离重点要害部位或人员集中场所,然后及时取下随车灭火器进行扑救。当火一时扑灭不了时,应规劝围观群众远离现场,以免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无辜群众伤亡,使灾害扩大。传动轴因被道路上的杂物缠绕摩擦引起火灾,在扑灭汽车火灾的同时,还应将公路上的可燃物清除,开辟防火隔离带,以阻止火势蔓延。汽车在停车场发生火灾时,一般应视着火车辆位置,采取相应扑救和疏散措施。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中间,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人员疏散周围停放的车辆。如果着火汽车在停车场的一边时,应在扑救火灾的同时,组织疏散与着火汽车相连的车辆,并及时报警。当汽车加油时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加油,将车迅速开出加油站,用灭火器扑灭油箱火焰。如果汽车着火后已蔓延到整个汽车,或起火源在燃油箱、发动机舱等要害部位,应首先扑灭油箱、发动机部位的火焰,防止油箱爆炸,然后再扑灭汽车其它部位的火势。当汽车在修理过程中发生火灾时,修理人员应迅速离车或钻出地沟,及时切断电源,用备用的灭火器或其他可以灭火的物品扑灭火焰。

对较大的火场要注意控制火势,保护未燃车辆。主要是对车辆的油箱、轮胎利用水流冷却。因为高速行驶的汽车停驶后,随着通风条件的下降,轮胎因摩擦所蓄积的热量导致轮胎温度不断升高,往往引起轮胎自燃,双轮轮胎的内侧胎更容易自燃。灭火中,在水枪的使用上,担任控制和进攻的水枪应以直流水流为主,因为直流水枪流量大。

4.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加强技防。据统计,汽车火灾有95%发生在行驶状态,有95%的燃烧发生在发动机舱。汽车火灾一旦发生,手提式灭火器从外面喷射,喷不到着火点,若打开机舱盖会风助火势使火烧得更旺,还会有爆炸的危险。这种灭火方式却又是现在采用最多的,也是大多数汽车火灾不能得到有效扑救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自行研制了固定自助灭火设备。这种灭火设备是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脉冲喷射冲击力大,能够克服气流阻力,将灭火剂送入火场,灭火时间小于1 s。该装置安装于汽车发动机舱内,全天候自动监控,通过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或火焰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启动,脉冲喷射,针对火源喷出粒度在10 μm以下的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也可以由驾驶员迅速按下手动启动按钮扑灭汽车初期火灾。车用固定灭火设备可以自动感受火焰、温度信号,24 h全天候监测自动灭火,[2]使火灾扑救更及时、更可靠。鉴于固定灭火装置的诸多优点,该装置必将像汽车安全气囊一样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四、汽车火灾防控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火灾现场

保护好火灾现场是做好火灾调查的前提,火灾现场是提取火灾物证的重要场所,为发现、确定起火点和火灾原因,搜集物证创造条件。当火势被控制后扑灭残火时,不宜再用直流水直射重点保护区,尽量避免破坏现场或移动物证。火灾现场保护的时间应从发现起火时起至失去保护价值时止。火灾现场保护的撤销时间,应由消防部门或立案机关决定。

(二)保持镇静巧逃生

切记不要在已着火的汽车内深呼吸或呼喊,以免烟火灼伤上呼吸道。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人的生命无价,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人员全部离开汽车时要随手关闭车门,以减少风的助燃效应,减缓火势蔓延。如果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翻滚,将火扑灭;但应注意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如附近有水池、池塘等,可迅速跳入水中。如人体已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水中,以防感染。

(三)火灾报警要迅速

火灾发生时,早一分钟,哪怕早一秒钟报警对扑灭初起火灾都是十分有利的。报警要尽量扩大范围,除了向公安机关报警外,还要向周围群众和过往车辆、人员报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齐心协力尽快扑灭火灾。

五、结束语

应对汽车火灾要“防消结合”,一旦发生火灾,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和方法扑救,遏制火灾的扩大蔓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平时要加强预防和规范操作;同时要加强技术防控,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简化安装程序,强制安装汽车自动灭火装置等措施,提高自动化消防能力,将汽车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1] 杜建华,张认成,丁环,等.汽车火灾探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4):436-439.

[2] 雷蕾,贺小军.汽车火灾的分析与扑救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5):81-82.

(责任编辑 李 蕾)

A Research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utomobile Fires

HAO Deng-feng, LIU Zu-fu

(SecurityDepartment,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popularity of private cars in our country, tragic accidents caused by automobile fire happened frequently. The uncertainty in causes of car fire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lexity of an automobile struc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utomobile fir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explains the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utomobile fires as well. Furthermore, tech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utomobile fire; causes of fire;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4-12-28

郝登峰(1972— ),男,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 刘祖福(1970— ),男,河北廊坊人。

U492.83

A

1008-2077(2015)04-0056-05

猜你喜欢
火灾汽车
高速火灾
环球时报(2022-12-30)2022-12-30 15:16:55
火灾有话说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汽车与安全(2019年9期)2019-11-22 09:48:03
汽车的“出卖”
遇火灾怎么办?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决策探索(2014年21期)2014-11-25 12:29:50
会飞的汽车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