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创新领域有着“技术派”和“人文派”之别。我更为心仪的是这种观点:“创新不一定需要高科技,可以是低科技、高关怀。”“个性化学习,最关键的并不是很炫的技术,而是了解每位学生需求的教师。”“权威带来纪律,信任带来自主,自主带来创造力。”……这种“人文派”的观点,将我们从“星际穿越”的科幻拉回现实。我们固然需要互联网、慕课、手机和iPad,但更需要汲取高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如自主性、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非行政化、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等概念,而它们是完全可以与现行学校和教学嫁接,产生生物和化学反应的。这或许可以矫正我们一谈教育信息化就是靡费巨资不断更新信息设备;热衷为农村学校配备“白板”、多媒体设施而不关注教师之类的弊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在《创造力可以培养吗》一文中这样写道。(摘自:《文汇报》)
学校应告诉男生他们的努力是为了人生,而不是考试。我们需要建立的应是“人生预科学校”,为走出校门后的80年生活提供足够的技能和养分。
——如今,不少学校的课程,都忽视了学生长大成人后会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学校俨然成了“大学预科班”“高考预备课程班”,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是为了应付大学四年的学习。近日,“中澳男生教育论坛”在上海市八中举行,澳大利亚最古老私立男校“掌门人”——国王学校校长蒂姆·豪克斯博士借此警醒所有的中国校长。(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