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峰,乔玉成
国发〔2014〕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和规模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标志;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作为社会的“小草根”,由于具有开展活动场地就近、形式灵活多样、参与方式简便等特点,被广大群众认同,参与者因乐而和、因和而乐。为此,笔者以临汾市为例,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机制,旨在为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参与者、管理者为调查对象,以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机制为研究对象。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相关文献以及学位论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访谈法对临汾市体育局相关领导、部分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负责人以及群众体育代表进行访谈,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
1.2.3问卷调查法通过与山西师范大学部分体育专家和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者进行访谈,初步了解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现状,根据访谈结果设计和编制了《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调查问卷》、《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负责人/发起人调查问卷》。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均符合要求。
问卷的发放采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对临汾市十个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负责人、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发放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情况
1.2.4田野调查法笔者在临汾市鼓楼广场参与了健身舞蹈队、健身操队的活动,目的是感受活动的氛围,对所关注的问题与组织成员进行了交流;参与了山西师大临汾学院羽毛球协会成立大会,并承担了协会组织的第一届羽毛球比赛裁判工作;先后五次参加了山西省临汾市泳友会组织的游泳活动;两次参加了临汾市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组织的骑行活动;参加了临汾市杨氏太极拳协会的培训活动。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组织者、成员聊天的方式对群众性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以及他们的想法、态度进行了访谈和调查。
1.2.5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运用表格或图表的形式,直观简明地反映数据的基本特征。
图1 公共因子和特征碎石图
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样本的数量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aiser- Meyer- Olkin度量值为0.679,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 591.724,因此,统计学检验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根据碎石图的拐点以及原始特征值大于1的位置,共提取了七个因子进行分析;从“解释的总方差”结果中确定因子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根据“旋转的因子(成分)阵矩”,取因子载荷量大于0.500水平以上的变量进行分析归类,将22个原始变量归类在七个主因子上(见表3)。根据这七个因子中变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分别将其命名为:管理因子、保障因子、动力因子、导向因子、激励因子、合作因子和监督因子。
表3 22问题在7个因子旋转后的得分情况表
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这七个因子内部各自包含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形成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合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它们共同构成了自发性群众体育的发展机制(见图2)。
图2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1)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对该组织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内部的微观管理两个层面。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水平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始终贯穿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整个过程。调查显示:目前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与组织之间的联系还不够,交流渠道不畅,对组织的运行情况掌握还存在较大问题。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内部管理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调查显示: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中,组织的管理者与成员之间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上下级隶属关系,更多体现出的是朋友之间的关系。管理人员没有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人员管理,而这种管理方式有利于组织日常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了组织的内部管理效率,促进了组织的和谐发展,营造了和谐的内部关系;在“物力”管理方面,各组织根据体育活动项目的特点来明确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的对象和时间;在“财力”管理方面,不少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采用商业化发展模式进行运作,如鼓楼广场康姿百德健身操队、美利达临汾单车俱乐部等,采用企业和组织合作的模式,把企业的管理经验运用到组织的管理当中,解决了“财力”不足的问题。
(2)保障机制。保障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资金来源、体育场地设施及其维护、体育指导员及体育活动指导、组织管理人员、体育健康资讯的传播等因素。调查显示:目前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经费来源单一, 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及设施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参差不齐、组织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很难保障组织的运行,但部分组织做得较好,如临汾市泳友俱乐部负责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成员发布的健康咨询,让大家了解冬泳的好处,通过体育健康咨询的传播,提高了大家参加游泳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组织的活力,但具有类似作法的组织很少。
(3)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居民自身的体育需求与主动参与、当地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社会化情况、社会体育精英的引领和示范、居民的收入、余瑕时间和体育价值观等。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实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国家各级政府体育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而且临汾市具有浓厚的体育文化气息,当地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社会化情况较好,居民自身的体育需求得到提高,这些都为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属于非营利性、公益性的组织。组织的发展需要社会体育精英的引领和示范,体育精英的行为属于义务行为。在访谈中得知,政府部门对这方面的支持比较少,许多问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质性的措施,没有充分调动社会体育精英的积极性。
(4)导向机制。导向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组织内部的发展目标构建。近年来,政府制定与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计划、办法等,引领着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方向。 如《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文件,已成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重要依据,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朝着既定目标发展。
(5)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大部分社会群体参与群众体育活动。它是通过一套制度来反映激励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影响着组织的发展。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激励构成要素包括:(1)阶段性评价、年终评价和奖酬分配;(2)参与激励和工作激励。如临汾市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就是通过骑行积分排行榜兑换骑行装备的活动来激励会员积极参与俱乐部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范例。但调查结果显示,临汾市大多数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有待加强。
(6)合作机制。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组织内部之间的合作和组织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组织内部之间的合作包括组织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组织成员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只有组织成员通过合作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看作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力量才能推动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组织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有两种方式:一是社会企业把投资方向定位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作为组织的发起者和管理者,通过体育组织的功能和价值,达到企业推广的目的。它是企业营销手段的一种方式,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或许属于体育产业领域或许属于体育产业领域之外。例如临汾市鼓楼广场康姿百德健身操队伍与临汾市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的形成与发展就属于这种模式;二是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借助其在某个地区的影响力,寻求与社会企业或经销商的合作,通过组织的影响力,帮助企业进行推广,从而获得企业赞助来拓宽组织经费来源。例如临汾游泳俱乐部就采取了与社会组织合作的形式,创办了属于组织自己的跑腿公司。
(7)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和组织的身份问题。调查发现政府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宏观调控是组织迅速发展的原因,但由于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大多没有“合法性”,不利于相关部门对组织的监管。
(1) 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机制包括七个方面,分别为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动力机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合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
(2)在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中,场地设施和经费不足是目前组织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也成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正常运行的瓶颈。
(3)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动力要素中,政府对群众体育精英的重视和支持不够,影响着群众体育精英组织的发展及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临汾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缺乏对成员有效的激励手段。没有充分调动组织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由于组织没有合法的地位,缺乏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
(1) 在体育组织管理方面,有效实现人、财、物的合理调配和组织协调,加强对组织管理者、核心人物、体育指导员的义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达到专业化指导水平;在经费方面,针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要增强组织的“造血功能”,在政府的管理和调控下,把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积极寻找社会力量与政府合作,来提高组织的自我造血能力。人、财、物的有效实现也是组织向成员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的有效保障。
(2)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管理者要明确组织发展的目标。目标是组织向前的方向和动力,可以确保组织朝既定目标发展;政府要加大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力度,营造体育参与的氛围,提高当地体育社会化的程度,引导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3)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要对参与活动的成员适时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成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让成员参与组织的管理或其他工作,形成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4)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有关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管理办法和条例,积极探索介于体育管理部门和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中间型机构,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适度监管有利于组织更好地向前发展。
[1] 孟凡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因的理论探讨[J].体育学刊,2006,13(2):59.
[2] 刘建忠.协同学与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与发展机制[J].体育学刊,2009,16 (8):40~43.
[3] 韩军.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139~141.
[4] 黄亚玲.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管理要创新[N].学习时报,2013- 5- 6(9):1~2.
[5] 陈秀平,廖建媚.城市草根体育组织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3,17(4):35~38.
[6] 汪流.草根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向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1):6~11.
[7] 左新荣.从消费社会视域看体育消费的显性特征[J].体育与科学,2012,33(6):63~66.
[8] 郇昌店.“自发公益——制度公益”群众体育运行中的郇村个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