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的探究及其启示论析

2015-01-29 23:04魏继昆牛婧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主人士抗战时期

魏继昆 牛婧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研究院,天津南开300387)



抗战时期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的探究及其启示论析

魏继昆牛婧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研究院,天津南开300387)

【摘要】抗战时期,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诸位民主人士,对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政治生态建设作了深入的探究。其认定:延安是一个奋发向上、勤政为民、建功立业、实行民主和风清气正之地。其探究,在客观上,是实现抗战建国特别是实现抗日民主的迫切需要;在主观上,是其探索“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的继续和深入。其探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风清气正的新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主人士;延安政治生态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是中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之一。它远离城市文明,自然条件和物质状况都十分贫瘠和匮乏。但是,那里却像“圣地”一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华民族精英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来此建功立业。那么,三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为何能够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呢?个中原因,毛泽东曾经概括说:“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私营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1]718简言之,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营造了一个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一政治生态建设的历程,一般说来,形成于30年代后期,发展于30年代末40年代初,升华于40年代中期。对此,本文以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探究为题,作一初步的论析。

一、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探究的着力点

所谓政治生态,一般说来,它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是各种政治要素的关系结构及其运行方式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特别是综合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其实质是一种“软环境”。依据这一界定,笔者认为,在抗战时期,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对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政治生态探究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延安是一个奋发向上之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如何,皆可从生活在那里的民众的精神面貌而展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说,民众的精神面貌特别是政治素养和觉悟,就是那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延安,其社会活力、民众面貌以及奋斗的精神,给前去考察的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以强烈的吸引和震撼。如1938年1月,初访延安的梁漱溟看到,那里的自然条件之差,人口之少,生活之苦,几乎难以想象。尤其是对于来自北平天津以及上海南洋等地的青年学生来说,“现在的起居饮食,比了从前不知苦了多少倍”。对此,梁漱溟评论道:“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延安——引者注)的气象确是活泼,精神确是发扬。”[2]1941938年底,访问延安的李公朴则看到,在艰苦的条件下,延安民众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之高,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他认为,延安民众的“政治常识相当好,都能讲一些‘打日本,救中国’‘不打日本,活不成’的道理给你听”[3]343。而1945年7月访问延安的黄炎培,通过深入考察后更认为,在延安,不论男女,“都代表十足的朝气”[4]。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不仅是一个推进中国社会变革,实现抗战建国的政治特区,更是一个实现民族振兴的奋发有为的精神高地。

(二)延安是一个勤政为民之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统治区有何根本区别呢?这是抗战时期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最为关注的最重要问题。他们通过深入观察和探究后认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一个勤政为民的政权。如李公朴在延安所观察的县长群体。他认为,在抗战实践中,“一个从实际民众生活锻炼出来的县长,他能知道民众的实际生活状况,能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3]345。他充分肯定县长群体的勤政为民之功。又如黄炎培观察到了延安“政治环境的恬适”[4]135,他看到这个地方的“政府对于每个老百姓的生命和生活好象都负责的”。并认为,“这句话做到,在政治上更没有其他问题了”[4]134。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政权的人民性。

(三)延安是一个建功立业之地。在抗战时期,实现抗战建国的总目标和根本任务,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可是在国统区,由于国民党的政治腐败和统治无能,那里的人民尤其是民主人士对于抗战建国的前途深感忧虑、彷徨和无奈。可是他们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深入考察后,却发现这里“风景这边独好”。他们认定,延安是实现抗战建国,成就功业的难得之地。如黄炎培考察了延安的农业后,他知道农民吴满有,“他的村庄工作得太好了,不但自己工作,还替人工作,还劝人家替人工作”。由此陕甘宁边区掀起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吴满有运动”,并涌现了一批“劳动英雄”[4]129。特别是延安“蒸蒸日上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气势”,更给1945年7月考察延安的黄炎培等六位民主人士“留下了良好的印象”[5]230。正因如此,李公朴称延安为“革命的摇篮”,“因为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都在这里得到孕育成长,然后又到四面八方去发展壮大”[3]354。

(四)延安是一个真正实行民主之地。在近代中国,实现民主与监督,这是民主人士长期探索并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由于他们身处于国统区,对国民党专制体制及其弊端的认识极为深刻,因而他们对于陕甘宁边区延安的政治生态,尤其是对这里民主与监督的考察十分深入。如梁漱溟认为,延安“上自政府主席,下至村乡长都是选举出来的。并且各级都有议会”。同时又将其与苏维埃时期作了比较,他认为,最大的区别是延安实行了全民选举,即“从前没有选举权的人现在都有选举权、被选举权”[2]195。他充分肯定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转变。李公朴对陕甘宁边区基层选举的考察也很细致。他对“边区的村长、乡长、县长都是由群众根据彻底的民主原则,采取真正的民主选举方式组成”[3]345的方式和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在延安的黄炎培,还专门阅读了陕甘宁边区的施政纲领,会见了党外人士李鼎铭,着重探究了这里民主政治的运行。他对“地方政治,就让地方民众去监督”的原则与举措尤为欣赏。在此基础上,他向毛泽东郑重提出了中共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重大问题。当毛泽东告知,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这一“周期率”的新路“就是民主”时,黄炎培深刻地体悟了毛泽东所阐述的“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的内涵及其实质。他依据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和延安现实的观察认为,“这话是对的”[4]149。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民主人士通过对过延安民主与监督的观察和探究,找到了延安政治生态构建的关键所在。

(五)延安是一个风清气正之地。置身于国统区的民主人士,对于那里贪腐堕落、奢侈成风的社会空气极为忧心、不安和痛恨。当他们亲临陕甘宁边区延安时,深深地为这里政治清明、风气清新、社会公正的风气所吸引,并由此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希望。如在党风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给黄炎培以深刻的启示。他认为,“中共政治作风已变了”,而这种改变,“不是变向别的,而是变向平凡”[4]116。又如在政风方面,李公朴认为,陕甘宁边区民众直接选举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县长,他们真心为民办事,“因为他是从老百姓的生活中成长的,他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并指出,他们是国统区所没有的“新民之官”。[3]345再如在社会风气方面,延安淳朴的社会风气给从事“乡村建设”多年的梁漱溟以极深刻的印象。他观察到:在延安,“各项人等,生活水准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是一种好的风气。人人喜欢研究,喜欢学习,不仅学生。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这又是一种好的风气。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一种的风气”[2]194。即使多年以后,他依然认为中共“是成功的”[2]194。可见,延安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之好,给赴延安考察的民主人士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当然,陕甘宁边区延安的政治生态建设,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上所述,不难看出,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对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的延安政治生态建设肯定有加。不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肯定不是情感的偏私和盲目的崇拜,而是其以求实精神、切实观察和比较分析后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这是因为,他们在肯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延安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如李公朴对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评价道:“边区现行的地方政治,一般的说来是好的。”但是,“我们并不否认现有的缺点”。[3]346又如梁漱溟也指出,延安值得肯定的地方甚多。同时“肤浅可笑者亦正不少”。但是,他又认为,“这是大胆创造时,所不能免,不足深怪”。[6]14

二、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探究之因

在抗战时期,民主人士对陕甘宁边区延安的政治生态建设,为何能作如此深入的探究呢?笔者认为,从客观上说,近代以来的中国,不仅需要实现民族独立,也需要实现政治民主,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更需要实现抗日民主。如1940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中所指出,近代中国主要缺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他强调,“把独立和民主合起来,就是民主的抗日,或叫抗日的民主”。并告诫,“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1]732。基于此,这些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深入探究,首先是实现抗战建国特别是实现抗日民主的迫切需要。

从主观上说,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探究,这是其探索“中国向何处去”根本问题的继续和深入。这一探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实现建立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探索一条复兴之路。具体说来,主要原因是:

一是他们对中国国民党执政的失望。在全国抗战爆发初期,这些民主人士,虽然对于国民党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但是由于全国抗战的初步实现,他们依然寄希望于国民党的继续进取和有所作为上,企盼抗战建国出现新局面。然而随着国内外条件的变化,在国统区,政治日趋腐败,经济日益低落,军事接连失利,精神更为颓废。这就使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对于国民党的执政越来越失望。如梁漱溟就是带着对国民党极其失望的心态前往延安的。诚如他后来所说,上海、南京失陷后,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使他极为失望。既然“现在国民党方面令人失望了,共产党方面又怎么样呢?”[7]4百闻不如一见,他决定前往延安去考察。黄炎培积六十余年的经历,亲历了朝代的兴衰,他认为,包括执政的国民党政权在内,都没有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需要继续探索和寻找救中国的新的社会力量。因而对于国民党的失望,是其深入探究陕甘宁边区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直接原因。

二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治理理念和能力的认同。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以亲身的经历验证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实践者和实现者。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他们亲眼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救国救民的纲领和政策,而且全力付诸实施并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断定中国共产党具有走向未来的远大发展前途。如黄炎培在《延安归来》中指出,“共产党完全为人民服务”[4]100。并认定其“前途希望是无限的”[4]150。而李公朴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实验区”,则“象征着一种人类的希望,人民的愿望”[3]354。总之,延安的重要变化,使他们更加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治理能力。以上的认同,是他们深入探究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是他们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内在驱动。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都是肩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使命之人,并且是立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家和实践者。如梁漱溟终生在探索“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了实现其“救国救世”的目标,他坚持不懈地从事“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如他晚年自我评价,其从事的“乡村建设”,“实为目标远大之一政治运动,其志正在建设新中国”[8]3;黄炎培从青年时期就立志于“强国兴邦”,始终不渝地从事于中国社会改造的职业教育,志在“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4]78;而李公朴作为社会教育家,终生为改造落后的中国而奋斗,“要使工人农民以及其他一切没有机会读书的人都有书读,要使教育普遍,要创造新的中国”[9]948。尽管诸位民主人士的探索各有侧重和差异,但是,其根本目的都在于通过社会改造使中国走上正轨,进而实现民族振兴。正是这种改造中国社会的强烈使命感才促使其对陕甘宁边区延安的政治生态建设进行深入探究。因而,他们关于中国社会改造的目的和行动,是其深入探究陕甘宁边区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四是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力。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诸位民主人士,执着地探究陕甘宁边区延安的政治生态建设,还在于他们在救国救民的探索中,形成了高度的政治敏感力。这一敏感力,首先,在于他们具有深厚的学养和素质。如黄炎培曾是晚清举人,其国学功底深厚,同时又具有现代科学的素养,是一位以发展观点对待新事物、中西文化兼备并视野开阔的著名教育家;梁漱溟被誉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10]4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李公朴除了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外,还有留学美国的特殊经历,也是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他们深厚的学养和素质,为其洞察中国社会发展变化、探究其发展规律奠定了重要基础。其次,在于他们具有非凡的人生经历和政治经验。黄炎培早年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后又积极参加抗战建国的伟大斗争,到抗战胜利时已有四十余年政治历练。梁漱溟早年曾加入同盟会,一直在思想上、文化上和政治上探索改造中国之路。李公朴也是如此。这些非同寻常的经历和实践,不仅使其受到了锻炼和考验,也使其积累了丰富的改造中国的政治经验。因而这些特殊的经历和经验,是其深入探索陕甘宁边区延安政治生态建设的实践基础。再次,在于他们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高远的识见。这主要源于他们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改造中,在古今中外的比较分析中,所形成的爱国立场、科学思维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著名学者费孝通对梁漱溟的评价所说,“他的思想永远是活的,从不僵化;他可以包容各种学科,各种学说,从前人用心思得到的结果中提出新问题,进行新思考产生新的学问”[11]1-2。正因为他们具有非凡的眼光和识见,因而洞悉了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延安的“良好的贡献”和“最可宝贵的精神”[4]150。

三、民主人士对延安政治生态探究之启示

前文已述,在抗战时期,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以抗战建国为目标,以探索中国社会改造为着力点,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根本,对陕甘宁边区延安的政治生态建设作了深入探究,并得出了符合实际又令人信服的结论。这一探究,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风清气正的新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第一,坚持政治生态建设的科学引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前文指出,抗战时期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以亲身经历体验到了延安的政务人员勤政廉洁、干群关系融洽和谐、社会动员充分、民众奋发向上。尽管那里的物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是那里的政治生态却充满了生机活力。为此他们深入地探究了其成因。从其探究中可知,延安的巨大变化和政治生态清新良好的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12]336,这里当然包括净化当前的政治生态在内。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我们要继续发扬延安时期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的优秀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牢固树立“关键在党”的意识,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关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方针政策,坚定地净化政治生态,使风清气正的良好精神状态长存。

第二,坚持政治生态建设的科学评价标准:人民至上。关于如何评价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从抗战时期的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对延安的观察和探究看,其根本评价标准在于“人民至上”。就是说,他们观察和判断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于人民大众,在于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如何,人民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得怎样,在于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与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评价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评价标准。特别是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3]5这一标准。坚定地践行“共产党完全为人民服务”的准则,大力推进以人民幸福和满意为目标的政治生态建设。

第三,坚持政治生态建设的科学评价方法:以发展观点对待新事物。以何种观点和方法评价政治生态建设,应当说是多种多样的。从抗战时期的黄炎培、梁漱溟、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对于延安的观察和探究看,他们并不是依据人口多少、物质多寡、环境优劣,而是依据事物本质、理性和发展趋势来判定延安政治生态的,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执政是局部的、弱小的,但是他们认定,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如李公朴认为,延安作为“革命的摇篮”,“它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是至为深远的”[3]35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我们也必须坚持以发展观点对待新事物,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政治生态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领和扶持政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上下齐努力,使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梁漱溟全集:第6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3]李公朴文集:上[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

[4]黄炎培.八十年来[M]. 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5]金城.延安交流处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6]梁漱溟.我与中国民主同盟[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7]汪东林.梁漱溟与毛泽东[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8]梁漱溟先生年谱: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李公朴文集:下[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

[10]艾恺著.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1]费孝通.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

[1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滢】

Observations on the Political Ecosystem in Yan’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Made by Democratic Personages and th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WEI Jikun, NIU J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Nankai, Tianjin 300387)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some democratic personages, such as Huang Peiyuan, Liang Sumin, Li Gongpu, etc. had made in-depth probes into Yan’an’s political ecosystem building in the Shaan-Gan-Ning Border Region. They concluded that Yan’an was a place full of vitality, its government upbeat and proactive, clean and democratic, working diligently for the people. These probes were made objectively out of the urgent need for achieving national revival, especially for establishing democracy 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were subjectively the continuation of their pondering over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Where should China go?” Their observations are still of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clean and upright political ecosystem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Key Words:Anti-Japanese War Period; democratic personage; political ecosystem in Yan’an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5)06—009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15BDJ05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魏继昆(1957—),男,辽宁康平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研究院教授;牛婧(1986—),女,河北唐山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

猜你喜欢
民主人士抗战时期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简述在沪爱国民主人士拥护和响应“五一口号”
中共一大在民主人士李书城家召开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
《民主人士》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