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与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

2015-01-29 13:51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大学生服务活动

■ 李 斌 刘 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社会与历史学院,学生工作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与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

■ 李 斌 刘 佳

(哈尔滨师范大学: 社会与历史学院,学生工作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服务学习”的理念起源于美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是美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创新举措之一。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富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形式。服务学习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共通之处。可以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成功经验,将其优势特点合理地移植到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来,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

美国高校 服务学习 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服务学习”的理念起源于美国,美国人非常重视社会服务,并将参与服务活动视为培养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也同样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并已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教育工作者培养能够真正肩负责任、拼搏进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服务学习与社会实践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研究美国的服务学习,不是要照搬照抄,而是借鉴其合理方法来完善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取得更加迅速和长效的发展。

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概述及特点

“‘服务学习’一词是1967年由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Southen Regional Educational Board)首先提出的。服务学习有很多含义,1990年肯德尔(Kendall)考查教育文献后,就发现服务学习有147种不同的定义。”[1]可见,“服务学习”并不是一件新生事物,它在美国已经经历了近五十年的发展与实践检验。笔者根据1990年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将服务学习定义为学生在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在社区中发生且迎合社区的需要,还要能够与小学、中学、高等学校或社区服务计划相协调,并有助于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另外,它还要与学生的专业课程或参与者参与社区服务的教育要素相结合,扩大教育影响,并要求学生或参与者对所参与的活动进行反思。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服务学习需具备两个核心要素,即服务活动和课程学习。其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1.整合性

美国服务学习的整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其将服务活动与学科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科学习和社会服务活动相辅相成,课堂学习得来的知识经验是顺利完成服务活动的能力储备,服务活动又是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用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使教学从单一的讲授形式拓展到实践引导,还培养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动手能力。服务学习的整合性要求服务学习必须兼顾学习的意义,一旦服务和学习割裂开来,服务学习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体现在它能将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到的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所学的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知识体系的构建。

2.反思性

反思性是服务学习区别于其他学生实践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反思是服务学习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对实践活动的再认识。这种再认识不仅有助于深化服务学习的经验,而且为下一次服务学习提供了借鉴和指导。”[2]以往很多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活动前有着周密的计划,活动中有着严格的操作要求,但是实践后却缺少了认真的总结反思环节,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并从中有所收获,也不利于促进新活动形式的创立。服务学习为服务和学习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让学生在服务学习中深化书本知识和学科理论,更重要的是对参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收益。

3.互惠性

服务学习的互惠性是指学生在参与服务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社区、高校和学生的共赢,即服务学习活动每个参与方都是获利方。这和以往学生的实践活动不同,以往的活动设计多是为满足某一方的利益,而忽略他方的利益。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例,高等院校号召并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和服务意识,高校为此会选择一些实践地点,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实践地点自身是否需要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如果没有需要,志愿者的参与就会给实践基地带来负担。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及其特点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走出校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环境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3]。1987年6月27日,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中强调:高等学校除了要认真搞好已列入教学计划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外,还要把在假期和课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分为三类:研究型、养成型、服务型[4]。

研究型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从学校和社会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5]。此类型的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参与研究过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参加学生的学术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参与研究型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提高自主研究的能力,并力争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创新。“养成型社会实践是指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整体素质,发挥教化功能的一类社会实践。”[6]此类型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也是高等院校中最常见的社会实践类型。“服务型社会实践是指高校学生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的一类实践活动。它主要包括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等形式。”[7]此类型的社会实践是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与美国服务学习最为接近的一种形式,但是两者之间仍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最为显著的是,服务型社会实践忽略了与课程相结合这一服务学习的重要特征。相较美国的服务学习,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呈现出如下特点。

1. 主题鲜明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为“主题式”的,也就是说,每一次正式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可能是大主题也可能是大主题下设的分主题或小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以我国最具典型性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1996年的主题是“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2004年的主题是“传承五四报国志,落实科学发展观”;2013年的主题是“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实践伟大中国梦”。“主题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抓住时代主旋律,贴近社会发展实际,聚焦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大主题的设置存在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参与社会实践的团队根据各自特点完成实践任务,实现实践目标,比较容易陷入形式主义,使活动效果不如人意。

2. 形式多样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如上面提到的研究型社会实践、养成型社会实践、服务型社会实践;除此之外,还可按参与人数划分为团体实践和个人实践;按实践活动区域划分为城市实践、社区实践和乡村实践等。第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存在着多样性。例如,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奉献精神为目标的实践活动等。

3. 组织统一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多为高校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是高校实践教学或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高等院校一般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该项工作,如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教务部门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般由这些专项部门的专职工作人员发起、组织、协调,大学生更多地则只是活动的参与者。由高校统一部署,这有利于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但是很少能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难以使其自发地计划、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对大学生自身参与活动的需求考虑不足,削弱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三、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1.突破“主题式”实践,增强社会实践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模式弊端日益凸显,于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而“服务学习”这一教育理念的引入,恰好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使我们转换新的思路,将“主题式”转向“专题式”,即将课程学习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和计划,将实践活动和课程学习做到真正的融合。注重将志愿服务与课程相结合正是美国服务学习的最大优势,而社会实践和课程教学相脱节恰是我国社会实践最大的缺陷,因此,借鉴美国服务学习的成功经验,改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课程脱节的状况,是我们引入美国服务学习理念的真正用意。另外,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转变思路,更新观念。首先,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使用范围内,多增设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避免出现仅仅是“纸上谈兵”的教学效果;其次,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时事、社会等因素,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形成社会服务的文化自觉;再次,改变将学习成绩视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唯一标准的做法,要多角度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而非集中在某一特定阶段,形成切实有效的实践培养体系。

2. 全员参与,形成规模,完善保障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的参与范围往往限于优秀学生或特殊学生,而大多数的学生无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高校受地域、生源、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充分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来,因此,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很难实现全员普及,即存在普及性不足的弊端。要使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普及范围扩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并从中受益,一方面,要尝试将自主权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特长自愿发起或选择实践项目,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规定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在政策上给予学生支持。

3.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延续性

就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来看,活动往往集中于某一特殊时间,如学习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或者是集中于学校的假期和毕业前的实习期等。这在时间上根本无法保障实践活动的延续性和持续性。而服务学习是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始终的一种实践方式,因此,我们要借鉴其组织方式,改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力争让大学生实践活动分布在学生学习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考虑活动的延续性。我们现阶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都为一次性的短期服务,即学生参与一次活动即结束,这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持续提升,更不利于实践活动的完善。因此,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的参与逐渐深入,使其实践能力获得长效提升。

4.完善评价机制,注重引导学生反思

“重结果不重过程”是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又一弊端,也是组织者的一个组织误区,只要陷在这一误区中,我们就无法真正开展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高效开展,必须完善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从高校、教师、学生、实践单位、社会效果等多方面设计评价项目,形成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讨论、反思,开拓学生参与活动的视野,并在不断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并实现实践目标。

[1]周加仙:《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载《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2]郝运饶 从 满:《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实施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黄永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问题及对策》,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5][6][7]戴 勇 吴 进:《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三种行为模式》,载《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年第6期。

(责任编辑:邢 哲)

2014-10-24

李 斌,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高等学校教育管理; 刘 佳,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建设研究”(课题编号:12BKS053)、教育部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编号:13JDSZ2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服务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