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翀,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E-mail:543187703@qq.com
收稿日期:2015-03-05;接受日期:2015-08-15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205NCNL143)
在甘肃省东部一年一熟的泾河河谷区,利用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结合营养钵(或穴盘)育苗移栽技术,通过早春促成栽培和秋季延后栽培,使鲜食甜、糯玉米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通过改进株行距,每667 m 2种植株数增加到5 870株,鲜棒产量1 800 kg以上,3茬年收入2.2万~2.4万元。
甘肃东部的达溪河河谷区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泾河的一级支流,海拔高度890~1 200 m,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9.2 ℃,极端最高气温36.7 ℃,极端最低气温-30.6℃,是典型的一年两熟不足,一年一熟光热资源富余地区。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甘肃省灵台县蔬菜生产办公室经过多年试验,利用塑料大棚春季促成、秋季延后,结合多层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移栽技术,使鲜食甜、糯玉米由传统的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三熟。3 a(年)来,每年试验、示范100 hm 2(1 500亩)左右,平均每667 m 2较塑料大棚蔬菜栽培年增收1万元。该技术可以在气候条件相似的泾河、汭河、黑河流域的河谷区以及海拔1 400 m左右的旱塬地有提灌、井灌、集雨补灌条件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生产区示范种植。
1 品种及茬口安排
选择抗性强、品质好、生育期短、熟期早的优良品种。甜(水果)玉米品种可选用美珍204,糯玉米品种可选用京彩甜糯。第1茬早春促成栽培于2月下旬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搭建小拱棚育苗,4月初移栽,6月上旬收获鲜棒;第2茬于5月中旬在塑料大棚中育苗,6月中旬移栽,8月上旬收获;第3茬于7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育苗,8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至11月初收获。
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种植前要对大棚土壤进行深耕耙耱,精细整地。施肥应掌握“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的原则,每667 m 2基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25 kg。施肥后按65 cm的行距做成高15 cm、宽85 cm的垄,垄面中间挖宽20 cm、深10 cm的灌水沟,然后覆上1.2 m宽的地膜准备移栽用。
3 营养钵育苗
鲜食玉米的粒籽小而皱缩、发芽顶土能力弱,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等。霜霉病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防治,每667 m 2用制剂150~250 g于傍晚密闭熏烟;白粉病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可用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喷雾防治,每667 m 2用量50~75 g;灰霉病可用15%腐霉利烟剂于傍晚密闭熏烟防治,每667 m 2用量200~300 g。9 采收
根据结瓜日期推算果实的成熟度,一般授粉后40 d(天)左右果实成熟;也可根据果皮颜色表现品种特性和有香味时来判断采收时期。采收应在清晨进行,果实采收后存放于阴凉处。播种育苗前要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用25 ℃左右的温水浸泡7~8 h(小时)后捞出,25 ℃左右的温度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在5~8 ℃下低温炼芽24 h(小时)后再播种。苗床营养土用大田耕作层土壤过筛后每立方米加入优质农家肥200 kg混合而成。选10 cm×15 cm的营养钵装入营养土,浇足底水,每钵点播1粒种子,并覆土1 cm厚,最后覆地膜保温保湿。有条件的也可选择50孔穴盘利用基质育苗。出苗前不揭膜,幼苗破土后及时揭去塑料薄膜。
2月下旬惊蛰前第1茬玉米育苗,此时当地日平均气温3~5 ℃,白天最低0 ℃左右,最高10 ℃左右。为了提高温度,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搭建小拱棚,夜间如遇低温天气,要用草帘盖在薄膜上保温,可使棚内气温夜间稳定在5 ℃以上、耕作层土壤温度达到12 ℃以上。中午当棚内温度超过30 ℃时,及时揭开小拱棚薄膜,或打开塑料大棚通风口调节温度,保持棚温在25~28 ℃。
4 移栽
经试验,每垄栽2行,行距由原来的55 cm扩大到75 cm,株距由30 cm缩小到15 cm,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增产效果明显。每667 m 2可种植5 700~6 000株。
5 水肥管理
整个大棚移栽结束后,从地膜下的灌水沟灌1次稳苗水,幼苗生长到6~8片叶时每667 m 2追施尿素15 kg,以满足幼穗分化时期对氮素的需要,为穗大、粒多打下基础。追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补灌1次水,保证穗分化及开花授粉期水分、养分充足供给,授粉后20~25 d(天)采收。
6 温度管理
4月初,第1茬玉米移栽时,当地气温4~18℃,日平均10 ℃以上,温度还比较低。移栽时采用多层覆盖技术,可使棚内气温夜间达到8 ℃左右,白天上午和下午棚内气温稳定在15~20 ℃ 之间,中午通过打开通风口调节气温在30 ℃左右。
第2茬玉米在6月中旬移栽,当地气温已经稳定在20 ℃左右,主要措施是大棚内通风降温,防止高温伤苗。
第3茬玉米8月中旬移栽,移栽前期当地日平均气温23 ℃以上,主要措施是通风降温。从9月下旬开始,气温逐渐下降,10月气温在6~20 ℃,日均温10 ℃左右,保温覆盖的塑料大棚内夜间温度在10~12℃,9:00前和17:00~20:00温度在12~18 ℃,应减小通风口,清洁棚面,增加光照,保温促进早熟。
7 栽培注意事项
① 塑料大棚一年三熟栽培鲜食甜、糯玉米,要求生产中尽量减少前后茬之间的整地准备时间,提前育苗,在定植前通过调节营养钵或穴盘中水分等蹲苗措施,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发达,防止徒长,培育壮苗,减少移栽后缓苗时间。
② 增加了育苗环节,为了保证一年三熟,第1茬育苗要在双层(或多层)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等设施中进行,第2和第3茬育苗要在上一茬玉米抽雄前后进行,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否则会造成下一茬不能按时成熟上市。大棚甜、糯玉米栽培过程中田间劳动强度不大,定植后只需灌1~2次水,追施1次氮肥,按时做好塑料大棚通风和保温措施。
③ 利用塑料大棚一年三茬栽培甜、糯玉米,试验示范3 a(年)以来,由于采取一年三茬甜、糯玉米与一年大棚蔬菜轮作的栽培方式,因此,未发现因玉米连作造成病害发生的情况。但建议在每茬玉米育苗时,每立方米营养土中掺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g,移栽起垄前每667 m 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g拌土进行土壤处理。
8 生产效益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一年三茬甜、糯玉米效益较好,第1茬在6月上旬上市,大田鲜食玉米还在营养生长期,第3茬在10月下旬上市,大田玉米已经收获结束,这两茬刚好填补了鲜食甜、糯玉米市场空档,每667 m 2每茬收入在8 000~9 000元;第2茬每667 m 2收入也在6 000元左右,3茬年收入可以达到2.2万~2.4万元,除去3次育苗增加的人工费用800元,移栽人工费用400元,杀菌剂20元,种子150元,地膜300元,整地施肥等600元,净收入在19 730~21 730元,较大棚蔬菜栽培年净收入(8 000~10 000元)提高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