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015-01-29 21:23肖延胜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水泉新药结晶

肖延胜

2014年年末,苏州市宇城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得“江苏省著名品牌”、“江苏省AAA级诚信示范单位”、“江苏省质量信得过品牌企业”等荣誉,2013年还获得了江苏省质量监督调查委员会授予的“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荣誉称号。作为一家主要经营医疗器械及药品的企业,这些荣誉的获得是社会对其用心经营的肯定,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

新的发展时期,现代企业要寻求长期发展,建立属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健康文化是企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根基。成功的企业大多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且成效显著,健康内部文化的建立对企业的经营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虽无形却蕴含巨大的正能量,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积极影响着团队里成员的成长,达到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双循环都朝着有益的方向运转。健康企业文化的建立根源于企业创始人自身具备的优良品质,事实上,即使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才的引进,其文化的外延不断被更新,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其内涵和本质仍旧不改“最初的样子”,是企业领导者自己的样子。苏州宇城公司用八个字总结其企业文化:团结、拼搏、诚信、友爱,其中的拼搏、诚信来源于公司创始人俞水泉做事的钻劲、韧劲、叮劲的“三股劲”原则。从1993年成立至今,多次获得当地政府授予的各项荣誉,对其企业文化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给予了肯定,这些荣誉也是对苏州宇城公司领头人俞水泉的褒奖。

经营企业几十年,俞水泉做为苏州宇城的董事长,给人最初的印象多是企业家的形象。事实上,出生于1938年的俞水泉在更长的时间里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人生最重要的积累期——青年时期,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这个时期所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凭着“三股劲”做事的吃苦耐劳品质,不仅成就了俞水泉在科研道路上的硕果累累,也成为他后来经营企业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苏州宇城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

发扬“三股劲”搞科研

俞水泉在读的大学是被称为“集七校精英创建华东”的华东化工学院,在化工专业的教育、研究方面是与天津大学齐名的国内最好的大学,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1963年,俞水泉从华东化工学院抗菌素制造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工作。1971年调回苏州,几经周折终于在生物制药行业开始与他专业、兴趣对口的生物制药做研发工作。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积累,经过十多年科研一线的努力奋战,俞水泉在他的科研之路上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成功研制注射用结晶糜胰蛋白酶等六只新药,填补了当时的国内空白;并在《医药工业》等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结晶糜胰蛋白酶的生产工艺》等十多篇论文。其中,注射用结晶糜胰蛋白酶、口服用糜胰蛋白酶片剂、分离猪糜胰蛋白酶、糜胰蛋白酶激活工艺分别荣获省、地、县科技成果奖;《结晶糜胰蛋白酶的工艺改进》一文1983年荣获江苏省优秀论文奖。

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汗水。1972年俞水泉在与同学的交流中了解到,当时国家紧缺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只药主要依靠进口,在大学时期做过一阶段蛋白酶工作的俞水泉由此开始了他的研发之路。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均从牛胰中提取,鉴于国内当时牛胰少而猪胰多的实际情况,他决定闯出一条前人还没走过的新路,尝试从猪胰中提取糜胰蛋白酶,这一尝试就是四年。

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简陋,按常规,做生化制药研究的基本设备是一个摄氏0度到8度的低温冷室和一套冷冻干燥机,俞水泉当时的研究设备只有一台4000大卡的冰箱。反复琢磨后,俞水泉根据冰和水共存能够保持低温的原理,找来几只木箱装上水和冰块,再把药液装进塑料桶放在冰水里保持低温,用它代替低温冷室。冷冻干燥问题的解决更让俞水泉褪了一层皮。他用氯化钠盐析法做成粉末制剂来代替冻干制剂,而氯化钠盐析法工艺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才能达到质量要求。当时没有无菌室,俞水泉就和两个工人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连续工作5小时直到试验成功,俞水泉的眼睛被灼得直流泪,脸上也被灼脱了一层皮。这四年里,俞水泉和他的科研小组不仅要克服研发设备上的难题,还要忍受外界不理解的嘲讽。

俞水泉的科研路上,付出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1975年他的第一只新药刚刚闯过“结晶关”需要进一步完善工艺时,上级决定,为确保药物质量人用药与兽用药必须分厂生产,遂将结晶糜胰蛋白酶转到离苏州二十里以外的药厂生产。俞水泉的两个孩子当时都是学龄前儿童,需要人照顾,他爱人体质差也需要照顾。面对两难,俞水泉说服家人随药转厂,咬着牙坚持新药不到手、科研上就不放手。

在新药试制成功经过药理实验后的一段时间里,为了确保新药在病人身上安全有效和减少病人的痛苦,俞水泉总是坚持每批新药首先在自己身上注射第一针。有时打针的地方肿了起来,疼得连走路都有困难,但他还是坚持如此,他把这看成是改进新药质量的最好方法和对使用者负责的实际表现。终于,俞水泉第一次新药的研制在1976年获得成功,不但他个人的科研事业有了好的开端,也为当时生产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发现了新的药源,注射用结晶糜胰蛋白酶被国家定为十五个重点生化药物之一。

这段经历只是俞水泉科研路上的一段,拼劲、韧劲、叮劲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中,也贯穿在他的生活中。俞水泉在1983年的工作计划中写道:面对任务,越来越感到知识的不足,去年努力学习业务、学习外语,虽然近年体力下降,我仍坚持每日早上6点半进实验室,晚上十点离开,重点计划在近两年内提高外语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78年俞水泉主持研制的外用糜胰蛋白酶通过江苏省省级鉴定并投产;1979年注射用结晶糜胰蛋白酶被评为江苏省重要科技成果四等奖;1980年,他主持研制的“口服用糜胰蛋白酶”获苏州地区重要科技成果四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批准生产(苏卫药(80)第187号批文);1982年,他主持研制的口服用糜胰蛋白酶激活工艺获吴县科技成果一等奖,“分离猪糜、胰蛋白酶”获苏州市重要科技成果四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批准生产(苏卫药准字(82)第3035-1、3306-1、3307-1、3308-1号批文); 1984年注射用结晶糜胰蛋白酶被国家科委发明评选委员会评为国家发明四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批准生产(苏卫药(76)第95号批文)。

为表彰俞水泉在科研上做出的贡献,1978年江苏省科学大会上授予他“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2年5月他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12月,俞水泉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作为科研工作者,俞水泉的成绩单在优秀之列。他在科研道路上的钻劲、韧劲、叮劲在当时被看作是“三股劲”的发扬,这三股劲也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溶入俞水泉的性格中,成为他做企业时用来参与市场竞争的软实力。

传承“三股劲”做企业

上个世纪90年代,是科技向生产力加速转化的时代。面对庞大未知的市场,许多科研工作者选择进入其中,在第一线亲历并推进这种转化,敢闯敢拼的俞水泉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1992年,在和一个美国朋友的交流中,他了解到一种叫“立知孕”的体外诊断试剂。当时,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刚刚起步,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俞水泉是最早进入这个市场的人。凭着多年专业研究的知识基础,在经过多方的了解后,他决定首先引进该产品,第一个在国内市场代理销售。

“创业是很辛苦的,当年的关键业务都要亲自去跑,浙江、江苏的市级、区级医院,我大部分都跑过”,回忆公司创建之初的业务开拓,俞水泉深有感触地说。虽然艰难,但他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当年在新药研发中炼就的“三股劲”促使俞水泉在新的领域继续推着自己向前走。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俞水泉在企业经营方面一直以最快速适应变化为原则,销售“立知孕”体外诊断试剂外,还尝试销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其他医疗设备,在经营的过程中了解市场需求,运用自己专业的眼光选择代理产品。公司管理方面,俞水泉认为把企业搞好主要靠诚信和质量,如同当年用自己做新药试验一样,总是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三股劲”护佑的俞水泉,历经风雨后终见阳光。企业在他的带领下,业务持续增长,公司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是一个拥有28人的优秀团队。下设的采购部、业务部、市场营销部、售后服务部等,技术人员均接受全方位的专业培训,售后服务部可独立负责安装、调试及售后维修、保养服务,以“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把困难留给宇城,让宇城为您排忧解难”为工作原则,全面为客户服务。俞水泉的宇城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苏州地区知名的中型企业,2014年被授予“江苏省著名品牌”称号。

事业成功的俞水泉不忘回馈社会,为卫生学校捐赠设备,帮助卫生学校改善教学、实验环境,向当地医院捐献医疗仪器并支持医院从事科研、教育、公益活动等,为促进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拼劲、韧劲、叮劲在现代企业中有了更多衍生意义,名称更加丰富,但不变的仍然是如何建立一个健康向上的团队,如何让这个团队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带给人们更健康的生活。做一个有“三股劲”的人,发展一个传承“三股劲”的企业,是俞水泉的想法,已经76岁高龄的他还在努力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水泉新药结晶
“长大”的结晶
内蒙古水泉沟铜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研究
多种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水泉沟地区找矿效果分析
找不到泉水的牛
共聚甲醛的自成核结晶行为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sPS/PBA-a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
阜新刘家区水泉层煤层气开发研究与实践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