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菊 张瑜
【摘 要】小学班规是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良好行为的准则,是实施小学班级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手段。通过对小学班规个案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内容不科学、制定主体单一、执行不妥当,据此提出有关小学班规制定、内容和执行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规 内容 制定 执行
规则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小学教育应该帮助小学生认识规则、形成规则意识、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也特别指出,班主任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的职责与任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呢?作为小学班级管理基础和重要手段的班规的科学实施无疑是关键。但是根据我们对一些小学的调查,发现在小学班规的制订与执行上存在不少问题。
一、某小学班规介绍
某市兴明小学五(2)班班规有书面班规和口头班规两种,前者张贴于教室的墙上,后者通过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的各种要求体现。
五(2)班的书面班规名为“兴明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有:1.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事有病要请假。2.上课专心听讲,不睡觉,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不看小说。3.认真自觉上好自习课,不与同学交头接耳。4.课余时间教室应保持安静,不在教室疯打、追逐、玩耍等。5.作业应及时、认真。6.及时打扫清洁卫生,主动做好清洁保持工作。7.尊敬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和教育,不顶撞老师,有意见或建议主动找老师谈。8.不持械打斗,更不带刀具到校,一经发现立即处理。9.同学间团结互助,不骂人,不打架。10.不随意调换座位,上课不随便走动。11.不故意毁坏学校公物,损坏的加倍赔偿。12.每个学生负责自己周围的卫生,不能有纸屑、杂物。13.教室卫生由值日生负责,擦黑板,擦讲台。
口头班规的内容:1.早上到教室必须将作业交给组长。如没有及时交,扣2分。2.出席课间操必须快、静、齐。吵闹者、拖拉者扣2分。3.自习课、阅读课、午睡课必须保持绝对安静,禁止说话影响他人、随意走动。违者扣2分。4.早读课,所有同学必须听从老师或课代表的要求。违者扣2分。5.值日生负责每天的值日,若被学校扣分,值日小组成员每人都扣2分。6.各科成绩排名连续两次退步需进行自我反思并写书面检查,如果进步将被嘉奖。7.扣分累计达到10分以上的,学生需进行自我检讨及书面反思,情节严重者将被班主任找去谈话,批评教育甚至找家长。
二、该小学班规存在的问题
1.内容欠科学。首先,条目过多。本研究中的班规共有20条之多,显然不易被学生识记并践行。其次,禁令为主。几乎所有班规都用“不……”的禁令句式呈现。研究表明,班规适宜用肯定句式表达,因为这更容易为学生提供示范或提醒以促成其恰当行为。再者,存在交叉或重复。例如,书面班规的第二条与第三条内容交叉,书面班规第六、十二、十三条、口头班规第五条重复。此外,班规涉及范围偏狭。绝大部分班规都关乎学习和卫生,而对于其他方面没有涉及或形同虚设。最后,忽视奖励或奖励模糊,重视惩罚但惩罚随意。仅口头班规第六条提到“嘉奖”但没有说明哪些嘉奖,而随处可见的是对违规者的惩罚,口头班规明示的惩罚有扣分、找谈话、写检查、找家长,班规中没有提及、教师随意实施的有罚站、罚打扫卫生等。
2.制定主体单一。根据调查,班规基本都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教师制定,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就导致学生不理解的盲从或表面服从内在不从的假象。小学生需要知道班规并且讨论它们,因为如果小学生有机会质疑班规、理解它们的必要性,那么他们就更可能遵守它们。诸如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条班规?”“它是好的班规吗?为什么?”“这条班规公平吗?为什么?”这一些都是帮助学生澄清价值、理解班规的好做法。也可以从反面启发学生畅想“如果没有(这条)班规会怎么样?”“如果有人不遵守(这条)班规会怎么样?”,使学生认识制定班规的必要性、遵守班规的重要性。
3.执行不妥当。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班规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执行,部分由班级干部如班长等执行。在实际执行中出现许多问题。第一,班规作用对象不全面。我们发现,由班干部参与执行的班规有11条,在他们执行班规的时候,他们就不一定要遵守班规,而班规理应全班同学都必须遵守。第二,班规的执行具有随意性。很多班规只是明确了学生不应出现的行为,但对于学生违反班规的后果没有说明。因此,教师执行这些班规时就很随意,缺乏稳定性、一致性。第三,班规的执行缺乏家庭的相应配合。班规约束的只是学生的学校行为,学生在家庭和其他环境中的行为同样需要相应的引导,否则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有些班规虽然制定出来了,但没有得到执行,如书面班规第七和第九条是关于师生交往、同学相处的规则,对学生是否真正遵守缺乏具体的观察、记录。
三、科学制定、执行小学班规的建议
1.小学班规的制定。首先,教师要在开学之初引导小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可以有两种操作办法:教师制定,经学生讨论后确定;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如启发小学生思考“上学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大家达到这些目的?”等引发其对班规的认识与判断。其次,教师制定班规并告知学生违反班规的后果。教师要确保:(1)后果的程度随违规次数逐步增加。依次如警告、减少5分钟休息时间、打电话给家长、放学后留校一段时间、送去见校长等。(2)后果与错误行为关联。正如雷夫·艾斯奎斯所言,约翰没写数学作业与惩罚他下午不准上美术课之间没有关联。(3)后果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在学校,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必须杜绝,因为离开了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就谈不上教育。”第三,检查所有学生对班规及其后果的理解。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解释它们,在此基础上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若有必要,要使用更有效的解释手段。第四,将班规告知其他教师和家长,以使他们知晓并配合执行班规。最后,将班规张贴于教室醒目位置并让学生复制后放在他(她)认为能够时常被提醒到的地方。若是低年级班规,可以用学生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呈现,如彩图和卡通等。
2.小学班规的内容。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科学的小学班规应满足的条件:(1)适合学生和班级;(2)控制在5条左右;(3)用肯定的语言表述;(4)覆盖各种可能性;(5)具体明确。例如,某班规:(1)负责任;(2)尊重别人及其财物;(3)认真听讲,服从指挥;(4)态度积极;(5)尽力而为。这一班规的表述简洁明了,且涵盖各种情况。如“负责任”,要求学生对任何事都担负应有的责任,无论是学习、卫生还是其他。再如“尊重别人及其财物”,学生要尊重所有人:教师(任教的、不任教的)、学生(本班的、外班的、外校的)、其他人,并尊重爱护所有人的财物。
3.小学班规的执行。(1)班规作用的对象应全面,即“班规面前,人人平等”。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要严格遵守班规。(2)执行班规要一致、稳定。班规就是“班级的法律”,任何人都不能任意改动,“从严”和“从宽”都要避免。(3)及时强化学生遵守班规的良好行为。学生很好地遵守了班规,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强化——表扬或奖励。表扬要具体、突出进步,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如更多的游戏时间、做老师的小助手、选择一天的座位等。(4)班规执行要系统化。一方面是学校内部的系统化,即所有教师都要知晓、认同并执行班规。另一方面是班规与家规的配合执行,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都按照相同标准选择恰当的行为。]
注: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班主任专业化时代的教师教育变革研究”2010SJB88002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