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书“薄”教减负优教

2015-01-28 03:08刘志荣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文教材语文

刘志荣

我们的教育究竟缺少了什么?今天当我们有幸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时,我们必须要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审视自己多年来使用教材的方式还能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我教过几年毕业班,总结出一些经验,归纳起来可以用“厚书薄教”来概括。“厚书薄教”的根本目的是:在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途径,达到“减负”,又“优教”。下面谈谈我“厚书薄教”的一些做法。

一、化烦为简,单刀直入

“厚书薄教”不是机械地删减教学内容,它是一种单刀直入的教学策略。六年级肩负着升学的重任,有些教师在使用教材时生怕漏掉一点,甚至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也会反复讲解,反复强调。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绕进烦琐的学习中,不仅没有理解教材的重点,而且还被一个又一个知识点弄得筋疲力尽。六年级学生吸收知识必须讲究效率,必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大刀阔斧的精神,帮助学生理清教材思路,砍掉繁文缛节,来个单刀直入。

六年级课文大多数都有中心句或者重点句。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有这样的句子,如《夹竹桃》一文中的“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最大的麦穗》中的“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秦兵马俑》中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等。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些句子做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兴致盎然地去读书,去发现,效果会很好。

二、合理取舍,适时补充

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是根据全国统一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必须服务于一定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每一套教材都具有普遍性。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六年级语文积累非常重要,课内积累主要是在常规的阅读教学中,在激发阅读兴趣、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同时,大量积累优美词句。如教学《碧螺春》一文时,4——6自然段富有诗意地描绘了采摘和制作碧螺春的动人情景,及品尝碧螺春的“陶醉的感觉”,其间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凝炼、晓畅,焕发诗的美感,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应指导学生诵读记忆。而对其他一些非重点的段落应大胆舍弃,只做大体了解即可。这样合理取舍,既省时,又提高了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以点带面,适当补充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语言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学习《村居》一诗,便可补充阅读《春夜喜雨》《忆江南》《春日》等古诗词或与春天有关的现代散文,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眼中的春景。除教师推荐相关材料外,还可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这样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就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三、削枝强干,长文短教

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负担重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课程标准的,也有来自于教材的,但语文老师追求“杂而全”的教学思想未能解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生怕学生这一点没学会,那一点没掌握,“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突出阶段性教学重点,既加重了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又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情节很精彩的课文,比如《船长》《负荆请罪》《螳螂捕蝉》等。这些文章的情节有的是紧张迭宕,有的是峰回路转,有的则是妙趣横生……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这些课文也是一册书中较长的文章,学生朗读都很困难,怎么办?实践表明,以情节线索作为理解文章切入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开篇教学此类课文时,一般可以在了解故事大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情节的精彩处对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就此放弃精彩情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突破重难点。如理解《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在让学生复述课文了解故事大概的基础上,出示吴王固执和恍然大悟两个不同表情的头像,以国王表情的变化为切入点,引发出主导性问题,“吴王听了少年的话,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来牵动上下文的学习。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给学生带来一个感情的震撼——“一心只想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的祸又起到了对课文聚集、感悟、内化的作用。”

学习语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在于一时一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有的学生当时再不理解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渐渐就懂了,尽管这段时间学的并不是同一知识。因此,查漏补缺的主要途径不在课堂,而在课外,在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上。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否认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相反我极力在学生学习新知的时候,尽可能的照顾那些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读书、发表见解的机会,激励他们和别人同步发展。

总之,为实现“厚书薄教”的有效,还有其他措施。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构建“大语文”的格局。课堂上、生活中、课外书、因特网,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可以说,我们语文教学这本“书”将越来越“厚”。因此,更应该提倡“厚书薄教”。我想,“厚书薄教”是“减负优教”的有效措施。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人生学途是快乐的!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丁沟中心小学  江苏】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教材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