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瑶
生态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 “德育课程中的生态教学”是尊重和顺应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按照自然生长的规律,在原有的基础上促进每个幼儿的品德发展。这既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形成的过程,非常适合幼儿的德育启蒙。
一、环境——将德育潜移默化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暖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环境价值不分大小,只要是可以利用并能发挥作用的,我们都充分用来提供教育信息。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就是把有生命的东西放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幼儿园作为幼儿的主要生活场所,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时,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是物质环境。教师作为教育者,同时也是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和应答者。必须以幼儿力所能及的实际行为为切入点,创设相关的教育环境,如在幼儿园的过道、楼梯、墙面上布置出道德行为规范的提示标志、漫画或儿歌,如:“别人摔倒我扶起、争做友爱的好伙伴”、“你有困难我来帮,大家需要热心肠”等。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开辟评比栏,以幼儿喜爱的形式如“五好火箭上蓝天”、“哪只鸟儿飞得高”、“小红花找谁做朋友”等对幼儿表现出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的鼓励。
二是精神环境。有一句名言:“当你出现在儿童视线中的那一刻开始,你对他们的教育便产生了。”说的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幼儿的一言一行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与陶行知说的“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具体做到:
1.发挥师范作用。幼儿可塑性、模仿能力强。在一日活动中,凡是教师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教师都能自我控制,为幼儿树立楷模。如:要求孩子讲普通话,教师带头讲。听教师使用普通话,幼儿就自然而然的跟着使用普通话了。
2.以正面引导为主。表扬、鼓励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坚持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对做得好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护了孩子想做、敢做的主动性,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3.“耐心”是矫正幼儿不良习惯的良方。在实践中允许幼儿出错,要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在孩子出现不良表现时,要加倍耐心,悉心引导,避免由于急躁弄得孩子精神紧张,事与愿违。
4.正确处理管与教的关系。“爱心是根,教育为本”。我们意识到规范其行为而不是处处限制其自由,变管束为教育引导,避免因禁锢扼杀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将生态教学融会贯通
道德经验的积累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零散的、随机出现的个体生活的道德经验也需要一定的整合贯通的形式,所以德育需要生态教学。提倡“做中学”,让幼儿在操作、体验中,参与知识的生成、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大班体验活动“拷贝妈妈”,让幼儿扮演孕妇,每个孩子衣服里塞一个篮球,体验妈妈怀孕的辛苦。幼儿为保护肚里的“小宝宝”,都格外小心,轻手轻脚,弯腰时更是小心翼翼,说起话来细声细气,语气也变得很温柔……当孩子们回到座位上的时候,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有的说:“当妈妈真辛苦呀。”有的说:“妈妈太辛苦了,我要爱妈妈。”还有的说:“我回家的时候要亲亲妈妈,谢谢她把我生出来。”通过这次“拷贝妈妈”的体验活动,孩子们对妈妈的孕期生活有了感性认识,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妈妈的辛苦,爱妈妈的情感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
三、社区——为德育课程提供实践平台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大生活、大社会是幼儿园的活教材。”幼儿不光在幼儿园内、家庭中接受教育,也可以在社区活动中进行教育,幼儿园和社区结合起来能让幼儿得到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如:教师带孩子到社区附近帮清洁工捡垃圾;到交通岗慰问交警叔叔并且请他们讲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到聋哑学校去慰问那里的孩子,把温暖和爱献给他们……每一次活动都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感染。
植树节,我们开展植树护绿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小班幼儿年龄小,我们就带着他们,在幼儿园里的小公园里给小树浇水,孩子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小事,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又完成了自己想要动手的愿望。我们又通过我们为学校捐一片绿,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绿色植物布置在教室里,让幼儿有布置环境的参与感以及成功感。
对于孩子来说,现在他们为环境所能做的似乎是微乎其微的,但这种小的“贡献”必然会成为这些未来主人的意识与行为,孩子能影响的不仅是身边的父母、亲友,更是自己!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声音、真诚的行动告诉大家:“环保从小做起,环保从我做起!”而“爱心义卖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树立起了“我是社会小主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幼儿德育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何教育,本无定法。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把体验式生态教学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游戏、学习等各环节,渗透到家庭、社区等环境中,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今天的幼儿,明天是祖国的栋梁,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素质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使当今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昆山市张浦第二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