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大练兵”

2015-01-28 18:39本刊编辑部摘编
中国科技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袁岳练兵智库

◎本刊编辑部摘编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大练兵”

◎本刊编辑部摘编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发展节奏。“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速度显然已经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自2015年3月28日“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以来,一大批冠以“一带一路”之名的智库和智库联盟纷纷成立,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越来越多的智库机构和专家现身说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已经确定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目前尚处于从战略层面到规划层面的一个过渡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智库研究做支撑。但问题是,不能把“一带一路”当作一个框,啥都往里装。研究“一带一路”的相关问题,大家PK,谁有本事谁上。

“一带一路”需要更加专业的智库研究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指出,我国的很多智库普遍存在“个体操作模式”的特点,和西方国家所说的智库有很大不同。它不是团队作业,常常是某个大学的教授,或者某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带几个学生写几篇文章,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数据作支撑,也缺少对实际情况的了解。

从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国内很多智库就已经开始围绕“一带一路”选题研究。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这些研究中有好东西,但是很多研究都非常盲目,也很空泛。有的从“新闻联播”上挖线索,设计选题,就是为了迎合热点,缺少研究的针对性。对于“一带一路”建设,这些研究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袁岳强调,现在很多所谓的智库专家,他们想的是某篇报告被高层关注,心思都花在猜测上层意图上了。专业和拍马,这两个取向完全不同。如果是“空壳+拍马”,这就非常危险。“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更加专业的智库研究。

遴选智库要有新标准和新机制

我国的智库不少,但知名智库并不多。怎样才能从为数众多的智库中,遴选出有实力的、专业的智库?国务院参事刘燕华指出,一个名副其实的智库应当具有小核心大网络的框架,要具备生产知识和营销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组织形式和观点的独到性。智库的研究成果不是决策,而是多种选择的系统方案,并且要对采取不同方案的利弊、风险和后续效应进行情景分析。这些智库产品应当有独立的信息源,并且经过多种分析方法和手段的验证。只有通过智库评价,才有可能在为数众多的智库中找到你的目标智库。

智库大练兵的关键是把研究做实

今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随后,外媒发表评论说,“中国想要更好地了解它试图扩大影响的国家,但尽管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它在分析领域的水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国内现有3000多个研究中心,有约3.5万资深专家和20万研究员,他们的工作还有待优化。”

业内专家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大练兵机会。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智库研究和政府决策、企业决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智库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这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应当致力于搭建国际化网络,推动国内和国际智库联合开展研究。

当前,联盟重点研究五大网络的总体规划,国内和国外的建设安排,以及国外建设与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有什么关系等相关问题。他强调,问题的关键是要把研究做实,要落地。

袁岳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国际化的战略,但是我国非常缺乏不同国家的国别信息。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到实地去,把相关国家的情况摸清楚。“过去,零点公司就已经对‘一带一路’沿线的至少20个国家开展了业务研究,如中印5年计划,等等。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当地也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很接地气。未来我们将做得更多。”

猜你喜欢
袁岳练兵智库
民居智库
思政课,课堂怎样“萌”起来——因为课前“大练兵”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袁岳谈评委: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孙武练兵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袁岳:非常“头脑”,非常“风暴”
袁岳:做好一件小事就够了
情趣袁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