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文成-泰顺交界4.2级地震震群应急处置工作综述

2015-01-28 01:48
中国应急救援 2015年2期
关键词:泰顺震区文成

◎ 姚 迪

浙江省温州市文成-泰顺交界4.2级地震震群应急处置工作综述

◎ 姚 迪

2014年9月12日以来,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与泰顺县交界发生了系列地震震群活动,其中2014年10月25日18点42分发生了最大震级M4.2级地震。地震给文成、泰顺两县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地震发生后,浙江省地震局迅速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派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赶赴震区,成立地震现场工作指挥部,高效有序开展震情监测、灾害调查和科学考察、新闻宣传、综合协调等现场应急工作,有力协助灾区政府卓有成效地开展抗震救灾。

1.地震基本情况

地震发生在北西向的双溪-焦溪断层。VI度区总面积约110平方千米,涉及4个镇共21个行政村。Ⅴ度区总面积约598平方千米。Ⅵ度区和Ⅴ度区面积总计为708平方千米,包括10个镇的162个行政村。地震所致房屋受损方面较为严重,个别公路边坡形成小规模岩体塌落和滑坡。

此次连续地震属震群型地震。2014年9月12日零时至2014年10月31日期间, 共发生M3.0级及以上地震20次,震级最大为10月25日18点42分M4.2级。由于震源浅,震感强烈,震时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中的人群普遍反映震时地声较大,致使恐慌心理严重。震中处于山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抗震设防薄弱,灾区房屋禁不起连续地震而损坏。

2.地震应对工作

按照浙江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6个工作组,及时有序地开展了应对工作。

应急协调组。主动联系震区灾情速报员,判断灾情规模;第一时间起草局地震应急Ⅲ级响应请示,提出应对措施。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做出决策部署。10月27日成立地震应急现场指挥部,协调现场工作。统筹安排现场震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工作。11月13日,在浙江省地震局官网向社会发布《文成-泰顺4.2级地震震群烈度图》。

震情趋势判断及地震监测组。加强震情跟踪会商,研判震情发展趋势。规范做好震情信息统计发布工作。部署灾区加密监测,先后架设12个流动强震台,取得了一批宝贵数据。强化各线值守,自 9月12日始,持续安排速报、预报、指挥人员留值守合计48天。加强余震分析编目,保质保量及时完成 ML0级以上3000多个地震的编目,编目震相超过十万条。

值守信息组。及时提供准确信息,每次M3级以上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编报信息,送省政府应急办和中国地震局值班室;共编辑10期《文成-泰顺地震信息简讯》,送各应急小组。全力提供服务保障,做好会议报告、文件通知等基础材料的起草工作;及时办理领导批示精神,传达抗震救灾部署。加强与温州市、文成县和泰顺县地震部门和各应急组的沟通协调,发挥监督督促作用。

指挥服务组。25日19时35分完成指挥系统全部启动工作;应急期间,全程保障局指挥大厅工作环境,保持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系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正常工作。快速持续提供各类专题图件。先后提供震区文成县县城、珊溪镇、黄坦镇的视频监控实时情况;震后余震分布图;《震区交通图》、《震区震中分布图》、《震区构造图》、《震区遥感影像图》、《震区学校分布图》等。

新闻宣传组。撰写新闻通稿600多条,在局官方网站、局官方微博,开设专栏专题,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协调新闻采访宣传,共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在线等10余家媒体采访30余次。密切关注舆情动向,24小时轮值紧密跟踪新浪、腾讯等微博信息及温州当地网站信息动向;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9月29日微博地震谣传事件。

震害评估与科学考察组。10月26日至10月31日,共计派出10余人次参加现场工作,深入2县9个乡镇73个自然村进行灾害调查,对5000户抽样点的房屋建设、地质灾害等进行了调查,累计覆盖708平方公里,完成了本次地震的烈度调查与圈定工作。11月1日编制完成《文成-泰顺4.2级地震震群烈度图》,最终形成《2014年10月25日浙江文成-泰顺交界4.2级地震震群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报告》。

应急保障组。在现场应急期间,联系文成、泰顺的宾馆安排住宿,想方设法通过联系社区、乡镇食堂、群众家付费以及自备应急食品的方式解决餐饮问题。安排人员排班轮值,做好后方安保工作以及药品、通讯、文印等应急物资的保障工作。

3.地震应对特点与经验体会

本次地震应急工作的背景是新版浙江省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于9月12日正式印发,事实上本次震群就始于9月12日,9月22日发生了M3.3级地震,最大震级M4.2级地震发生于10月25日。因此局预案的宣贯、掌握、熟悉程度以及执行力直接影响我们的应急工作方式、方法,局预案修定的成果直接展现在我们这次应急工作中,局预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也直接经受了本次应急的考验。

3.1 反应迅速,积极准备

密切联系温州市地震局、文成县地震局、泰顺县地震局,跟踪了解掌握震情、灾情,及时指导地市两级地震部门应对工作。9月15日M3.1级地震后,立即进入局预案的地震戒备状态。应温州市地震局请求,派出应急工作组,连夜赶往文成震区,对震中附近的民房和震感进行调查,指导文成、泰顺两县立即启动本级地震应急预案Ⅳ级响应,向两县政府提出立即将住在土木结构房屋内的人员转移安置、加强各级政府值班等多项建议。9月23日M4.0级地震发生后,派出5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在地震现场开展地震烈度调查、建筑物破坏调查、强震台网加密布设和地震台网维护工作。

与此同时,加密应急值班,加大对局预案的宣贯力度,发文要求全局应急人员强化应急意识,认真学习预案。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业务水平。9月17-18日浙江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参加了2014年度华东地震现场应急实战演练,参演了现场应急通信与指挥、现场灾评、现场流动监测组网等科目。

3.2 分组协作,有序应对

10月25日M4.2级地震发生在下班后傍晚时分。Ⅲ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全体应急人员第一时间赶至单位,根据局地震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工作细化表迅速定点入组进岗投入应急工作。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组和更为细致的流程,提升了整个应对速度。

全局干部职工的“大应急”意识明显增强,应急期间各工作组人员严重不足,青黄不接是普遍突出的问题,但各部门之间、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部门内部职工之间团结协作,有序工作,皆以大局为重、以应急工作为重。新成立的指挥服务组每天工作至凌晨,既要争分夺秒科学产出各类数据和图件为领导指挥提供智力支持,又要保障前后方应急指挥系统正常运行为应急工作提供技术保障。震情趋势判断及地震监测组地震编目工作量巨大,抽调了湖州台、新安江台、宁波台同志紧急应急了30余天,得到了来自上海局、江苏局同志的支援与帮助。

3.3 引导媒体,主动公开

地震发生后,媒体关注度非常高。我们沉着应对各级各家媒体采访,力争不被媒体牵着走、不对地震谣言做直接评论,尽可能采用普及相关知识、转移话题等方式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对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参与减灾等方面来。9月29日,微博出现文成将发生6-7级地震谣传,浙江省地震局立即寻找信息源头,联系发帖人员进行删除。29日晚间,震区出现了要发生6级地震的谣传,大量群众露宿室外,不敢回家。地震专家及时接受当地媒体的集体采访,说明有关情况,进行政策宣传;协同当地公安部门立即介入,迅速控制发布谣言的不法分子;统筹专家在震区开展一系列防震减灾科普讲座,普及科学地震知识,杜源谣传滋养土壤。

3.4 多措并举,信息畅通

地震发生后,采取多种措施收集震情和灾情信息。应急协调组通过灾区所在的市县地震局领导和地震台站了解灾情的同时,首次点对点直接电话震区每一个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了解震情和灾情信息。新闻宣传组通过官方微博的有效评论、12322防震减灾热线来电了解收集整理一线信息。地震现场工作队搭建的现场通信平台也在收集地震震情和灾情信息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震情和灾情信息的多渠道收集与报送,为地震应急快速决策和应对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来源。

4.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1)人员不足及优化问题。矛盾集中在震情趋势判断及地震监测组速报和编目后继无人;指挥服务组熟悉指挥系统技术的只有3人;震害评估与科学考察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2)协调问题。内部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如何实现。现实是后方坐等前方信息,前方缺乏信息专员,前后方信息不对称。各组之间信息闭塞,缺乏有效沟通。

前后方人员如何调配。人员分组的不合理,比如应急协调组、新闻宣传组都出现了组长去往前方现场,后方工作统筹真空。组内建设缺乏,比如日常业务部门工作与应急期间工作的冲突;比如承担指挥中心任务的技术人员与现场工作任务的人员怎么协调等。

(3)信息的归口、发布问题。现实是省、市、县三级甚至台站信息发布有差异,如震级M、ML问题,影响整个系统的公信力。局官网的更新能力有限,震情信息归属监测处、局日常业务信息归属办公室,应急期间新闻宣传组如何实现与两者的无缝对接。

(4)科技转化和支撑能力问题。如何把我局自行研发的数字地震波分析软件等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地震服务产品和应对地震的工作能力。

已经开发的产品如何实现利用率。如“地震烈度快速调查系统”第一批现场队员无人使用,第二批队员也存在使用不规范问题,存在大量的无效数据传回,个别队员一直传回现场指挥部室内照片,随意填写烈度。

在建的产品如何优化。如预案里面标注的统一信息平台目前没有,造成很多数据不能及时统一汇总,数据格式和结果版本较多。

(5)地震现场业务能力问题。现实是由于经验不足,对很多问题的发生缺乏预见性,见招拆招、被动应付。

管理人员的定位。在属地为主的强有力的指挥体系下,如何针对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开展工作。如何面对当地留守老人这一特殊受灾群体,如何统筹发挥地方地震部门的最大效能,如何与当地政府有效沟通协助做好地震应急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

灾评人员的能力。实战经验少,现场工作中基本是边学边干,不同类型工作结构识别与鉴定、地质灾害的初步判识等方面需要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

(6)技术标准规定的问题。标准的学习与落实。比如与地震现场工作有关的主要技术标准、规定有10余个,如何落实。震级标度的统一。震级大小、震中位置、基础地理数据(县、镇、乡、行政村、自然村地名、道路、河流、行政边界)的正确更新。严格执行《村镇房屋防灾技术规程》,切实提高房屋建筑质量。

标准的适用与否。对于我省此类震级不大的地震有关现场国标、规定是否适用。如针对震群型地震需要重新规范图件标注的标准,如震级大小,发布更新的事件等,原先的12小时,72小时等并不适用。

4.2 改进方向:

(1)继续学习预案,细化预案,正确理解“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的意义。

(2)提高预案执行力,避免随意性。

(3)加快对紧缺专业岗位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加强地震应急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对外交流与内部研讨并举。应急人员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争取做到一专多能。

(4)完善强震台网建设,规范强震台网运行和产出要求。

(5)针对珊溪水库地区,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分析地震机制机理,开展震害预测、损失预评估工作。

(6)更加重视和突出震后应急宣传工作,建设科普宣传专家库,建立与新闻办、宣传部之间的沟通机制。

(7)组织全省系统的实战化地震应急演练。

(8)应急准备工作还需进一步细化。

(9)现场应急保障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10)加强地震应急期间先进事迹、人物宣传力度。

(11)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有待加强。

作者单位:浙江省地震局

猜你喜欢
泰顺震区文成
茶韵
流浪卫星
背诗学写话
浅谈泰顺石雕艺术魅力与发展趋势
靳文成作品欣赏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三千世界
三千世界
接连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