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壮音 绣球结情——马骨胡二重奏《结绣球》的演奏探析

2015-01-28 07:25陈丽明广西贺州学院音乐学院542899
大众文艺 2015年13期
关键词:壮乡绣球壮族

陈丽明 (广西 贺州学院音乐学院 542899)

马骨胡二重奏《结绣球》是广西青年音乐家刘艺先生新创作的作品,陈丽明和杨柳凭借这首曲子在2013年广西第七届音乐舞蹈比赛中娴熟的演奏荣获了器乐类三等奖,同时《结绣球》也获得了优秀作品创作二等奖。本文主要浅析《结绣球》的演奏技法。

一、马骨胡简介和《结绣球》创作背景

马骨胡,因琴筒用马、牛等其它动物的大腿骨制成而得名,是壮族、布依族擦弦乐器。特殊的制作材料形成了马骨胡音色独特(清亮又带有鼻音)、形制不拘一格的风格特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的壮族、布依族聚居区和云南文山壮族地区。它是壮剧、布依戏、八音等乐队的主奏乐器,也常用于伴奏民歌和独奏自娱。19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的优秀马骨胡乐曲《壮乡春早》《右江河畔》等深受广大壮乡人民喜爱。

马骨胡二重奏《结绣球》是广西青年音乐家刘艺先生根据广西南、北路壮剧曲牌和壮族山歌等音乐素材加入现代元素而新创作的一首旋律优美流畅、特色鲜明、韵味浓厚的马骨胡二重奏乐曲,也是刘艺先生对马骨胡演奏一个创新独特的尝试。为马骨胡乐曲的传承、发展和弘扬又注入了新活力,迈出了新步伐。绣球是由彩绣通过壮乡艺人纯手工精制做成,是壮族的吉祥物,也是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结绣球有男女永结同心的美好寓意。乐曲曲调欢快、节奏鲜明,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大自然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壮乡男女青年向往甜蜜爱情幸福新生活的绝美景色

二、乐曲结构分析与演奏诠释

马骨胡是壮剧的主奏乐器,相当于京胡在京剧中所起的作用。在壮剧演奏中,马骨胡通常采用c2—g2的五度定弦,“南路壮剧”采用fa——do弦、“北路壮剧”用re——la弦的首调奏法。伴奏演奏时常围绕壮剧曲牌旋律做即兴伴奏,使用各种装饰性指法加花演奏,各种倚音、颤音、回音、波音、滑音和垫指滑音等,演奏独具韵味。其演奏风格的形成与壮剧音乐有密切的关系,而壮剧音乐的风格则奠定了马骨胡的演奏风格。

除了为壮剧伴奏的曲子外,马骨胡在演奏独奏曲时使用a1——e2五度定弦。《结绣球》全曲是单三部曲式——引子+A+B+A。A段呈示部旋律是A宫调式,B段展开部转到D徵调式,抒情的慢板,与A段在速度和节奏形成对比,A1是变化再现,加上15小节的结尾。

(一)引子

引子(1—15小节)1=A,用do—sol弦法演奏。引子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壮乡优美景色。作曲家用北路壮剧过场调曲牌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用马骨胡中高音区清亮的音色模仿森林中两只小鸟在追逐嬉戏的场面。乐曲刚开始的伴奏就用了模仿木叶(即树叶,在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的效果来引逗小鸟,然后两把马骨胡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模仿两只小鸟在嬉戏对话、互相追逐的场景。第一声部的马骨胡的开头第一个音是短倚音,按指动作要敏捷、灵巧,弓子快速的拉出两个音,弓子要轻巧短促,模仿鸟的叫声,在招呼小伙伴了;第二声部是在第一声部弱拍演奏的短倚音,运弓要平稳,清晰灵活的演奏这两个音,像另一只小鸟在回答呼应。到了第九小节,两个声部一问一答,速度逐渐加快,感觉两只小鸟互相追逐嬉闹起来,此时演奏要轻巧,弓子拉得短促、紧凑。第13、14小节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两只小鸟招来了许多同伴,小鸟们在叽叽喳喳,快弓的每个发音要清晰、均匀而富有弹性,弓毛贴紧琴弦,演奏出颗粒性的声音。第15小节突慢强奏,每一弓都用全弓,音要饱满、结实。

(二)呈示部

A段(16—63小节),热烈的快板。描绘了勤劳质朴的壮乡人民春耕农忙、欢快劳作的热闹场面。音乐主题取材于壮剧南路北路的曲牌结合并展开发展,作者在曲牌的基础上改变成了切分节奏和弱拍演奏,轻快活跃,让古老的曲牌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 18至29小节这段音乐节奏热烈欢快,演奏时运弓要干脆利索,把握好强拍的弱起音符的节奏的演奏。26小节至27小节的颤弓,右手手臂震颤要均匀,由弱渐强,到28小节一气呵成,表现了壮乡人坚强豪爽的性格。30至37小节是一小段抒情赞美的乐段,33小节的长音“1”和36小节的“2”演奏时要稍带上滑音,运弓时要连贯、开阔,揉弦要求频律较快,发音要饱满,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38至45小节第一声部的旋律用顿弓演奏,依靠右手持弓手指的敏捷动作,弓子带弹性和跳跃的,而第二声部的后十六节奏的旋律和第一声部顿弓是互相交错的,产生支声部的效果。46至53小节第一声部演奏后十六节奏的旋律,而第二声部是一段内弦的单拨弦,一种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与第一声部的拉奏形成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这段拨弦要求干净、清脆、明亮,演奏时注意把握弱拍的后半拍的节奏。58和59小节第一声部每一拍后十六的节奏型,每一拍要有音头,从58至59小节根据音乐从高到低的走向由强渐弱,到60至61小节从弱渐强处理,最后渐慢结束。

(三)展开部

B段慢板(64——97小节),是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抒情性段落,旋律优美流畅,音乐取材于南路壮剧的“过场调”。描绘一幅在辛勤劳作过后青年男女坐下小憩,卿卿我我,互相倾述、诉说的温馨的场面,抒发了对爱情生活无比热爱和向往的情感。由A段的1=A转1=E调,用fa——do弦法演奏,这也是南路壮剧特色弦法。在一段古筝悠扬的刮奏伴奏音乐后,第一声部用中弱的声音拉出两个“5 ”,在第二个“5”前面加上空弦的装饰上滑倚音“4”,“4”音也是南路壮剧音乐的特色音。滑音是马骨胡最富有特色的演奏手法,第66和70小节从“1”到“6”小三度垫指下滑音从四指到三指垫到二指,滑抹的过程要连贯流畅,自然委婉,不能滑得过浓过重,度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并掌握好弓子的虚实变化。68小节强拍从“4”的大二度上滑到“5”,四指要滑得轻巧。63至78小节旋律是马骨胡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在一问一答,一唱一和,表现男女青年在柔声细语的互相述说。而马骨胡第二声部的对答音乐,要尽量模仿第一声部的音量和音色。79小节以后是音乐的展开部,第一和第二声部以卡农的形式,描绘了一幅青年男女夫唱妇随、双宿双飞的奔向美好幸福生活的温馨场面。90至97小节音乐由慢渐快的音乐过渡到A段。

(四)再现部

再现A1段(98——127小节)快板,音乐是A段的再现。其演奏技法也完全相同,壮乡人民小憩后又回到了欢歌起舞的场面,在速度和情绪上更为热烈。结尾128至131小节第一声部每一拍前面的连续的短前倚音,要拉得如同蜻蜓点水,四指轻轻一点,恰到好处。132至135小节两个声部是连续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演奏时做到发音清晰饱满,均匀而富有弹性。136小节起第一声部长达四小节的颤音,演奏时以小节为单位颤音,手指颤指要求均匀、灵巧,而二声部是连续的弱半拍和颤弓,颤弓时用靠近中弓部位演奏,每两拍带小音头,表现壮乡人民坚定、乐观地追求新生活的精神面貌。乐曲最后141小节两个“1”,要有音头,运弓饱满刚健有力。最后一个音的颤弓要突强渐弱,再渐强,强到推到力度的顶点,再用一个全推弓在“1”音强收,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展现了壮乡儿女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总结

马骨胡二重奏《结绣球》的作者刘艺先生长期在广西壮剧团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他经常深入壮乡采风,发掘优秀民族资源。由他创作的这首乐曲把熟悉的南路、北路壮剧曲牌和壮族民间山歌小调音乐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如爵士风格、节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对马骨胡的演奏风格和技巧的一个独特创新,让一个古老的壮族乐器奏出了“中国梦”的时代的新音符。今后,我们有责任使马骨胡演奏艺术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并努力创造更宽广的教、学、研、演交流平台,在新常态下,为我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和弘扬注入新鲜血液,贡献新力量。

[1]苏沙宁.骨胡艺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书系[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龙飞霏.骨胡曲《壮乡春早》的艺术特色及演奏处理[J].歌海,2010(01).

猜你喜欢
壮乡绣球壮族
壮乡美
幸福吉祥伴壮乡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壮乡三月春光美
梦飞壮乡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Cat’s book》
绣球抛上天
壮族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