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音色研究中的气息训练

2015-01-28 12:30:31范文婧乐山师范学院614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6期
关键词:长笛演奏者音色

范文婧 (乐山师范学院 614000)

长笛音色研究中的气息训练

范文婧 (乐山师范学院 614000)

长笛作为现代管弦乐团的高音乐器,至今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古老的西方乐器正以它先进的制造工艺服务于音乐艺术的表现。在交响乐及室内乐的演奏中,它优雅、柔和的音色,曼妙、灵动的音质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艺术形象。在长笛表演艺术及教学中,对其音色的研究从未停止,本文通过多项实验性训练,证明长笛吹奏时气息与人体状态以及动作的协调对音色产生着重要影响,以此总结出长笛音色、气息教学的多项训练方法,希望对长笛学习者有所帮助。

长笛;音色;气息;身体状态

在长笛的演奏中,优美的音色是演奏者与长笛碰撞出的火花。多年的演奏学习,使我们见识过风格各异的音色,这种音色上的差异或根据乐器本身的材质、工艺的不同而不同,或演奏者的个人演奏风格所决定。在独特音色下蕴涵着温润饱满而自然飘逸的音色共性。这些都来源于演奏中气息的充分支持与灵活运用。

一、长笛音色与气息

长笛音色的创造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探讨长笛音色实际就是在研究演奏中气息的应用。正如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它也有一套科学的应用方法。例如,如何做到集中吸气,平稳适度呼出。但与声乐的运用技巧有所不同的是,这种气息的运用更多的是要与肢体多个部位协调使用。演奏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各肢体部位的联动协调直接影响着音色的发挥。通过本人多年学习与教学经验发现,初学者常常困惑于发音及音色问题。如吹孔位置、角度的偏差导致发音困难,嘴型、气息以及身体状态都有可能影响音色的良好发挥。长期的吹奏训练或许会帮助手指技巧得以进步,但就音色而言,仍是未解决的难题,演奏状态下气息的系统练习是格外重要的。

首先,吸气动作可以看做是气息的重要开端,在将身体内残留的气息全部释放后,进行瞬间的深吸气,吸气使人体腹部有明显的膨胀感,气息会直接到达一定深度并充分储备。练习吸气较好的方法,如人体平躺在床上或靠在椅子上,将一本具有一定厚度的书(或字典)放在腹部,通过大幅度的呼吸动作将书从腹部顶起,这样反复多次练习体会演奏时的呼吸状态。

其次,注意呼气时的身体状态,在开始吹长笛时,建议演奏者不要过于在意音色,将注意力首先放在气息上保持气的不断前行,直至彻底释放。演奏者也可尝试将一张面巾纸放在面部前端大概十公分距离,这时朝纸巾的方向不断吹气,这一过程中纸巾被吹起的角度注意保持基本一直,并不断持续。这种练习可以印证演奏者吹奏时的状态,只有保持平稳的吹奏力度不断释放气息才能保证音色的持续稳定。

其实,良好的演奏气息也离不开全身的协调运作,音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身体协调动作下气息的合理运用形成的。虽然学习者的吹奏风格千差万别,多数演奏者希望自己吹出漂亮的音色的目的性较强,导致忽视了身体演奏前的状态。这样在吹奏中不经意地会将注意力放在音色上,忽视自身状态与动作的协调,从而导致音色的缺失。

二、身体状态对气息的影响

古代哲学讲人有三宝,即“精、气、神”,这是构成生命延续的重要元素。它们分别代表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身体器官的活动能力,气血在体内的流通以及知觉、意志等。绝大多数人都期望拥有良好的体魄、活跃的身体机能,健康的精神面貌。长笛的演奏本身是一项需协调全身进行的表演形式,同样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及精神状态来支持悦耳音色的创造。在多年的高校教学工作中本人深有体会,经常与学生探讨优美音色的发音原理。例如,为什么清晨时分的的演奏远不如午后的演奏状态好,身体状态对音色会造成哪些直接影响以及对演奏中音色的判断等诸多问题。于是,本人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实验性训练来证明身体状态对演奏时气息的运用起到的重要作用。

1.腿部力量训练

清晨围绕校园进行的半小时有氧慢跑,配合行走,再进行适度的肌肉、筋骨拉伸动作。待周身发热,舒展后进食,在进食半小时之后的长笛长音训练中,大多数学生会有气息明显充足的感受,吹奏声音富有力量感。通过这样一种尝试我们认为,为吹奏长笛,人体需要提供大量气息,并对气息有明确的要求。如演奏时气息的运动状态、长短、强弱等,这些力量的来源都是靠身体活动机能逐步完成的。研究发现,身体经过适度锻炼后,腿部肌肉会变得紧实有弹性,腰部形成良好作用力,这种状态下有助于演奏中气息的深度贮备以及集中输送。

2.胸、腹、背部演奏状态训练。音色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那就是胸、腹、背部演奏时的状态,它涉及到气息吸入时的贮存,呼出时对音色的帮助。事实上,胸、腹、背部的扩展及适度放松动作非常关键。在训练中,胸、腹、背部起到了传送气息,拓展音质的作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连续加入胸、腹及背部伸缩、扩展的运动,使胸、腹部呼吸顺畅,背部与腰部肌肉的合力可在运气时辅助形成体内气柱,使气息得到很好的支撑。演奏时想象如喝果汁一般,身体强烈地渴望吸收的感受,这时胸腔配合腹腔进行深度吸气并储存气息。同时,肩、背部骨架、肌肉适度下垂、放松,将颈部拉伸,胸腔呈张开状,将气息慢慢呼出。这一连续动作,帮助气息寻找到科学的调理状态,助力音色的良好发挥。

3.手部状态对气息的影响。长笛演奏中,手臂、手腕、手指的协调演奏状态是配合气息集中运用的辅助性动作。长笛演奏中手指状态及技巧会对吹奏音色起到重要影响,教师经常会引导学生要尽量学会手部放松持笛演奏,为学生说明演奏过程中的手部动作与气息的关系可以为音色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吹奏者手部状态轻松、自然,那么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气息上,这样会使人体吸气更为集中,呼气负担减轻,从而令吹奏出的音色更为自然的流露。

首先,是研究手臂的姿势,手臂带动整个手部举起长笛,具体所用力量与长笛本身重量一致,在拿起长笛时,手部尽量不要抓得太紧,感受到长笛的真实重量有益于缓解手指演奏中造成的疲劳。持笛的姿势可将双手尽量成环抱状,使手臂不过分僵硬。其次,手腕在持笛时要灵活使用,这个部位的僵硬会直接影响手指的灵活性,所以需要学着尽量放松,灵活使用。缓解手臂僵硬的有效办法,可尝试寻找与人体持笛时手臂高度相一致的固定位置,将手臂依靠在上面进行吹奏,人体力量转移,这时手臂只负责将长笛托起而并不吃力,体会手臂的僵硬感随之消失。最后说到手指——这是直接接触长笛的部位,在使用手指按键时注意力度要轻、开启与闭合时手指幅度要小,这样做的效果使手指触键更为敏捷。在演奏者学习节奏初期,常常伴随情不自禁的身体摇晃以此为自己数拍子、查节奏,在节奏与人体律动相适应的情况下可勉强附和,一旦速度变快或多变时身体打拍无法满足速度要求,反而会影响演奏中节奏的准确性以及音色的稳定性。经多年研究发现,将脑部操控的节奏概念直接传递给手指,这样会使手部触键变得灵活、敏捷,同时还可去除身体摇晃对音色所造成的影响。

4.嘴型对声音的塑造作用。长笛演奏中嘴型的控制对音色的发挥十分关键。借鉴国内外演奏大师的吹奏方法不难发现,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演奏嘴型,但可从中吸取对气息把控的科学技巧。如在教学中,学生常常因为风口的大小、松紧问题影响音色,甚至吹不响乐器,或是由于角度问题不能清晰、准确区分吹奏的音区。这些长笛学习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会严重挫败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影响他们深入学习。

吹奏中建议学习者掌握一些技巧:(1)开始吹奏笛头部分请注意嘴唇要保持上下平行,切忌一前一后式的吹奏嘴型,这是根据长笛唇垫的设计所决定的,嘴唇要集中输出气息朝唇垫前端内侧发生点吹气。(2)音色的塑造要靠嘴唇张弛有度的把控。当吹奏开始时,嘴唇自然合拢形成中空圆形状态,所留风口可放置吸管大小即可,嘴型向前积极送气。(3)吹奏过程中音区的区分须把握以下技巧:①风口大小;②气流速度;③吹奏方向。在吹奏时,若风口较大,气流速度缓慢,方向偏下容易吹奏低音音区;若风口变小,气流速度加快,方向朝上容易吹奏高音音区。平衡两种发音方式,中音区较容易发声。随着演奏技艺的娴熟,无论吹奏何种音区,充分的气息支持与灵活、自然的吹奏状态的协同使用是最为关键的。

三、气息训练方法

1.长音练习——在每日练习长音时,保证吹出持续而饱满的音色需要格外注意吸气时状态,这也是音色练习的根本所在。通过气息的平稳呼出再迅速、深入地吸入气息,反复练习会使演奏者养成吹奏前体内存入大量气息以备充分利用的习惯,为以后的连贯演奏打下基础。在音保持一定长度吹奏时还应注意进行强、弱、渐强、减弱等力度变化训练。这种练习在训练初期会明显感觉吃力,这是由于音在由弱变强时,气流速度变快,气息需大量补给,而由强再渐弱时气息速度变缓,但仍需保持向前进行,弱音时的音准保持尤为重要。由此建议,初学者要充分做好长音吹奏时的力度变化练习,使气息得到充分锻炼,为音色提供多种丰富表现力。

2.音阶练习——音阶做为练习曲及乐曲的前期练习,是保持气息、手指技巧协调的基础性训练。通过手指对音阶熟练地跑动,演奏者可逐步将注意力转移至气息的状态上,以此提醒自己关注自身吹奏时的状态,是否呼吸通畅,哪里紧张、僵硬都可在简单的音阶练习时得到关注。在音阶练习时同样加入强弱表情记号,由慢练习开始一遍一遍逐步提速,这样音色中的情感表达将逐步培养起来。音阶练习可参考徐瑾编著《长笛初级音阶练习》、法国保罗·塔法内尔、飞利浦·戈贝尔编著的《长笛每日练习》等。

3.练习曲练习——在乐曲中音色可以做出多种姿态,这可以归功于丰富的练习曲给人带来的启示。练习曲的功能主要是针对各种调式、调性、千变万化的节奏型进行专门的训练,不但助力手指技巧的娴熟掌握,也对音色的协调起到了关键作用。练习曲练习可参考由上海音乐学院朴美香教授编著的柯勒系列长笛练习曲教程,《安德森24首长笛练习曲》等。

目前,本文中提到的各种训练技巧都是借助本人从事的长笛演奏教学及舞台实践逐步进行的尝试和探索。研究证实,扎实的的气息训练会帮助演奏者更好地协调身体与长笛的演奏关系,从而深刻体会演奏状态对音色的发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在关注身体状态的同时,我们还需注重良好精神状态的保持。在日常训练以外多去欣赏、研究各类演奏家的吹奏特质,或通过舞台实践、教学经验,发现演奏者们普遍的演奏习惯,从中总结并深入研究长笛音色艺术。日常训练中注意保持愉悦的身心状态,演奏注重声音带动情感,情感指引音色的相互作用,通过欣赏与演绎培养高雅审美体验,历练演奏技艺。唯有人的精神面貌、身体状态,协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长笛演奏技艺才能得以美好展示,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将会达到新的高度。

[1](奥)芭芭拉·吉斯勒--哈泽著.陈文译.长笛音色训练教程[M].奥地利环球音乐出版社提供版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奥)芭芭拉·吉斯勒--哈泽著.陈文译.长笛指法训练教程[M].奥地利环球音乐出版社提供版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余志刚译.西方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

[4]徐瑾编著.长笛初级音阶练习[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5]王永新编著.长笛经典名曲集[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长笛演奏者音色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46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艺术品鉴(2021年18期)2021-12-01 10:36:52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7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
学与玩(2017年6期)2017-02-16 07:07:16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黄河之声(2016年22期)2016-02-03 07:59:25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
北方音乐(2015年19期)2015-07-04 01:23:45
钢琴演奏中紧张心理的克服对策探讨
虚假的话
——女高音与长笛二重奏
参花(下)(2014年10期)2014-02-27 09: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