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军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创作的激情
陈志军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社会需要艺术,艺术源于生活。作为艺术创作者,保持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要随时保持对艺术创作的热忱和激情,把源于心灵深处对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的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创作出使人心灵震撼的作品。
艺术创作;激情
世界上任何民族,无论他们生活的多么艰难,都不会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食宿上。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民族,也不会把时间完全用于生产或终日无所事事。即使最贫穷的民族,也会生产出自己的工艺品,享受其中的美。自然资源丰富的民族则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以创造优美的作品。世界各民族尽管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美的享受,这一事实本身就能证明这些民族有美的欣赏能力,而且都有渴望创造那些以自己的愿望和形式使人们得到美感享受的作品。只要想成为艺术家的人,追求的美的理想和对艺术创作激情的存在。个人有没有成就并不重要,可能由于技术上的欠缺,实现不了这种理想。阿洛伊斯·黑格尔表述这种观点时说:“艺术创作的精神实质是希望达到美学的效果。”很多人都有努力想要表现某种美学的冲动,但却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设想的完美形式,而由于缺乏训练,不能充分表达。由于创作形式反映了过去的实践经验,在用形式表达一定内容时,人们对艺术的享受又增加了新的成分,从一种新角度促进了艺术创作。这种表现欲望的冲动是艺术创作者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这种冲动往往被我们称之为艺术创作的激情。
俄罗斯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激情永远是观念在人的心灵中激发出来的一种热情。”激情,字典的解释是: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如狂喜、愤怒等。艺术创作一定要充满激情、表现激情。艺术创作离开,作品就会如同一张普通的白纸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当然,创作本身就是一次情感投入——艺术家本人同样体验到了情感。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同时改变着创作者和消费者的头脑。现在往往有些艺术家自认为有“一技之长”,满肚子的学时理论,在艺术创作中会搬来很多的教条理论知识,最终成就了大批具有“匠气”的作品,并为此乐此不疲,这其实是对生活、对社会的麻木。很多作品形式千篇一律,虽然在作品中尚有很强的功底,但是给观众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并不高,会引起观者的视觉疲劳。“一技之长”是什么?“一技之长”是重复,是自我复制。正是这种重复性的现实泯灭了人对这个世界的联想和勇气,这在艺术创作中是禁锢,是绊脚石。作为艺术创作的作品需要激情,激情进一步推动艺术家的情感的体验,把思想的认知融汇创作中,使表达出来的作品思想感情深切、真挚、动人。没有激情的作品是不能打动观者心灵的,连自己也不敢动,如何去感动别人?
在我们对艺术创作蠢蠢欲动的时候,不要忘了用自己的目光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有时,美的快感寓于自然之中,婉转的鸟语、优美的风景或动物的姿态都能使人愉悦;自然的某种味道或香气可以个人艺术创作的冲动;绮丽的景色更能唤起我们对艺术创作的激情。这些都有美的价值,但他们不是艺术。当工艺达到一种卓越程度,经过加工过程能够产生某种特定形式时,我们把这种工艺制作过程称之为艺术。然而,一段舞蹈、一张绘画、一件雕塑却是美的创作产物。因为他们是通过我们的实践创作出来的。艺术不是直接来自于自然,而是需要加工创作的。身体或物体有节奏的动作,各种悦目的形态,声调悦耳的语言等都能产生艺术效果。人通过肌肉、视觉和听觉所得到的感受,就是给予我们美的享受的素材,这些都可以用来加工创作为艺术作品。科托纳以一种强烈的、空间的、美的根基感,为教皇乌尔班八世的家庭宫殿——巴尔伯利尼宫绘制的天顶画,特别能反映对艺术创作原始冲动的特点:画中众多的人物从宫室的四方冉冉上升,自由自在飘动着的坚实人体令人眼花缭乱,建筑雕塑与绘画完美的融合起来,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给人以美的享受,顶部好像延伸到了天空,仰头而望,我们仿佛看到了天国的壮丽,一切都是那么惊心动魄!正事科托纳的这种对艺术创作的激情,并结合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创作出这种震撼心灵的作品。艺术的美同时需要不断的提炼和加工,以我们对艺术、对世界、对社会的认知来诠释现在的世界。马克思·弗沃思说:“艺术是一种表达感觉过程的功能,这种感觉过程的表达是由艺术家以人们的感官所能看到的方式创造出来的。”绘画和造型艺术狭义的解释是艺术家具备了一种能力,用永久性的物质材料表现对艺术创作激情和感觉过程的成果。
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艺术创作作品、艺术创作产品,作为艺术创作者要时常提醒自己,只有对艺术创作有永恒的激情才是艺术创作永恒的动力。“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态,往往发生在强烈的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辞海》)。伊罗·赫尔恩曾说:“为了了解艺术冲动是美学创造力的动力,我们必须把它同可能产生具体艺术品质的某种功能联系起来,我们相信,在表达感情的活动中可以找到这种可能。”当然,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赫尔恩把自己对艺术的定义局限于表达感情状态或思维形式上,而没有把某些主要不是用来表达的那些单纯的形式因素所带来的喜悦包括在艺术之中。我们不能把艺术创作的激情看作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动力,艺术的来源存在于一种把形式永久化的欲望和冲动之中。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这种动力,只有在艺术创作中饱含激情才能使艺术创作脱离死板的“匠气”,才能真正的使艺术充满魅力,给人无穷的力量,令人无限神往。
[1]王颖,李国锦.论艺术创作中的灵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
[2]李剑平.神秘的灵感从何而来[J].考试(中考版),2006(1)
[3]郭倩.无形的灵感[J].当代学生,2006(Z1)
陈志军(1978-),男,河北唐山人,硕士,从事专业:工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