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东大连市第八十三中学
初中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
李柏东
大连市第八十三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能力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新策略,但学生学会合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信息课堂上用不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怎样用好它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信息技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合理分组;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合作性,把由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旁观者、接收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者。使课堂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实践、摸索与反思,我认为,在信息课堂上用不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怎样用好它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随着对课堂教学的不断研究,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尤其是我校地处老城区,学生来源复杂,外来务工子女比重不小,学生学习习惯、思想素质及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参差不齐,整体信息技术基础及信息素养较差。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将一些难度大的操作以“导学案”方式抛给学生自行讨论、合作、交流、消化只会让合作学习形同虚设。
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下《被污染的地球---滤镜的使用》一课,如果让学生看书自研、自探、再合作探究学习(主要是探讨如何对已给图片添加污染效果),那将不会有“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更谈不上“知识生成、规律总结”。
因为PHOTOSHOP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无从触及。他们做出来的污染效果不够理想,一是由于对“滤镜”工具理解的不够透彻,“云彩滤镜”运用的不好,二是对图层的“混合颜色带”调整不当。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老师不及时指点操作难点,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更谈不上学习兴趣。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实际来选择。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都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新策略。但是在现实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经常是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只有一部分学生动起来,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动。一些学生基本是做与本节课主题无关的事情。最后在教师机上展示的也就是几个经常展示的学生,这样的课堂谈不上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造成组内优生包揽,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更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最终沦为失败的课堂。
(一)合理分组、适当培训
组建学习小组,各班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创造意识、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性格等对学生进行分组。
以前,我每接一级新学生,第一节课便是了解学生,讲解信息课堂应该遵守的纪律和制度、排座位。为便于课堂管理,除了个别学生需要调整座位,其他学生在微机室上课都是按学号对应机号入座。这学期,为了小组成员能更好地交流沟通与合作,我让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我们机房有5列机器,每列10台,每列坐2个小组,每个小组4至5名学生,这样便于他们走动,交流、探讨。另外,将自控能力欠缺的学生安排在组长或老师容易监管的位置。这样对学生的座位重新进行编号,既方便了小组合作学习,又保证了教师课堂上的管理和监督。
其次,教师要求小组长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协作,这样每个学生才会有事干,不会盲从。同时鼓励学生在做完自己分工任务的同时,为了自己团队的荣誉,要积极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
最后,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培训。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坚持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如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乱喊乱说,要进行思考,想好后举手回答;发言人要自信大方地迎接同学们关注的眼神,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发言;对倾听者的要求,要关注发言人,要注意倾听,有不同见解要听完别人的发言再举手示意,对于精彩的发言,要给予真心实意的赞誉。这样把小组成员紧紧凝聚起来,增强了团队和竞争意识,相应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好起来。
(二)教师充分备课,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能够在课堂中顺利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
1、教师的课前必要检查。包括教学设计、实习素材、网络维护等方面,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前提;
2、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辅导。辅导内容可以是操作难点或指导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分工、如何交流、如何评价、如何倾听等方面;
3、做好相关素材资源的提供。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上课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或网络资源共享。
(三)教师要有效的调控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课堂调控的到位。
1、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教师要事先说明学习任务,让学生心中有数;
3、教师要全程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眼神、手势提醒或“黑屏肃静”使偏离课堂主题的学生回归课堂;
4、使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5、及时给予个别学生帮助,保护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6、制定并运用恰当的学生评价标准,及时准确地评价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技能、归纳和整理知识点。
另外,在信息课堂学习中,加大评价机制,多鼓励、多肯定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立足点,被需要心理得以满足,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思考、去总结,就能让信息技术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合作、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1]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J].教育研究,2002.
[2]刘春红.合作学习的原理与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李柏东,男,毕业于哈尔滨学院,学士,现任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三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