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静华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530000)
隐喻与复义视角下诗歌的女性人文主义情怀
——以The Violet 为例
欧静华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530000)
在诗歌中,隐喻、复义的手法最为常见。司各特的《紫罗兰》(The Violet)描绘了18世纪末期英国的爱情,在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人文主义情怀得到进一步释放,女子的对爱情的态度也在悄悄发生改变。本文从隐喻和复义这两种修辞手法入手,结合作者自译的《紫罗兰》(The Violet)进行分析,为广大诗歌读者进行文本解读和女性意象理解提供新的视角。
隐喻;复义;《紫罗兰》;女性意象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和诗人。他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市,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爱丁堡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当过副郡长,他以苏格兰为背景的诗歌十分有名,后转向写作历史小说,成为英语历史文学的一代鼻祖。
在诗歌The Violet中,司各特运用隐喻、复义的手法,描绘了18世纪末期英国女性的爱情。本文从隐喻和复义这两种修辞手法入手,对司各特的The Violet进行分析,为广大诗歌读者进行文本解读和女性意象理解提供新的视角。
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的诗歌,在词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把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
复义,修辞学术语,指诗歌的内容较复杂,出现多种含义和解释,含义又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燕卜荪在《复义七型》中指出“复义的作用是是诗歌的基本内容”。复义帮助读者找到与真理的心灵契合点,刺激读者做出真善美的多重思考,从而为诗歌积聚内在力量,促使诗歌接近真理;由复义构建的复杂诗语言结构还常常触及人类认知的集体无意识层面,使文本作品跨越时空岁月、超越阶级种族,成为人类情感的集中呈现,从而唤醒人们对人类就有情感的感知,获得心灵的愉悦。
阅读诗歌后,不难发现,诗人先赞美紫罗兰的美丽,然后再转而谈到比紫罗兰更明艳的双眸的女主人,进而谈到露水在炎炎烈日下很快晞干,最后道出美丽女子在男子离开后很快就见异思迁。
先谈隐喻。诗歌中的“紫罗兰”隐喻美丽的女子,她们具有美丽的外表,有众多爱慕者,但是经不起现实的考验。“绿荫”“榛子”隐喻美丽的女子需要他人的保护,她们经不起现实的摧残。美丽的花朵却只能飘香于山涧之中,“山涧”中有灌木丛和森林,隐喻美丽的女子处在深闺之中,受到家庭、社会和文化的束缚。颜色词“湛蓝”和名词“珠宝”隐喻她一方面是珠光宝气的气质,另一方面却是单纯而忧伤。诗歌的意境十分凄美。“露珠”这一意象一共出现了两次,“露珠”的特点是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蒸发,消失得迅速而悄然。此处隐喻爱情易逝。“双眸”此处是提喻的修辞手法,以局部代整体,隐喻女子的美丽容颜,代表了女子的整体形象——俏佳人。“水”此处把“水”的晶莹剔透、甘甜的特点通过隐喻投射到女子身上,隐喻女子温柔而甜美的性格特点。“露珠”这一意象第二次出现的是整首诗歌的转折,“露珠”往往和“夏阳”或“太阳”的意象共同出现,诗歌中的“夏阳”隐喻爱情中来自现实的考验,而此处的“露珠”已经开始蒸发并且逐渐消失,隐喻爱情稍纵即逝。“天明时”或“次日晨间”,隐喻爱情熬不过天明,消失速度很快。“双眸”这个意象第二次出现已经是诗歌的结尾,此处隐喻女子的内心世界。“孤泪”最为凄凉的意象出现在诗歌的最后一行,说明爱情是以失败收场,隐喻爱情的艰辛。全诗的意象以女性为中心,描绘了一位面容姣好、性格单纯、心情忧伤但是对爱情不忠,容易见异思迁的女性形象。命运对这对恋人无情,死神带走了男子的生命,女子是命运和社会桎梏的受害者,面对现实,女性必须尽快走出爱情悲剧的阴影,不惦念过去,不畏惧未来,才能获得新生。
再说复义。复义触发了隐喻具有多重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赏析诗歌的意象。诗歌中“露珠”意象,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表面含义,指稍纵即逝的露珠,二是指女子的眼泪,通过复义,读者可以看出这段爱请虽美丽单纯,但是同时也是凄凉忧伤的,爱情的一方已经出现了背叛和不忠。“夏阳”表面含义是指夏天的太阳,深层含义指残酷的现实,投射出社会和现实的桎梏。“错爱”在诗歌中表面含义是指男子一时糊涂爱错了人,深层含义是指女子不值得爱慕,因为美丽女子容易见异思迁。最后一句中的“离别”,可以理解为短暂的“生离”,也可以理解为永久的“死别”,此处译者译为“天上人间”,突出爱情的悲剧。
整首诗歌说明的主题是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桎梏下,依附于男性而存在,但是她们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爱情中,一旦被现实和死亡压迫,面对命运的无情,她们也必须勇敢面对,另寻新欢,忘记痛苦,继续生活,重新做人。这体现了司各特的人文主义情怀,女性应该从家庭和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自己而活,以自己为中心,追求自己的幸福。
The Violet诗歌中频发出现的女性意象可以从隐喻和复义的手法理解,这样不仅能更好的理解诗歌,还能看出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另外,通过修辞视角,有利于读者理解诗歌的女性人文主义,从而提高诗歌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Wimsatt, William K. & Beardsley, Monroe C. The Intentinal Fallacy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威廉姆·燕卜荪,赵毅衡,卞之琳. 复义七型 [A]. 新批评文集[C].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欧静华,1991年生,女,汉族,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籍贯:广西梧州,方向:外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