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霞 (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264000)
浅谈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创作研究
姜丽霞 (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264000)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中国制造出了一部部经典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片直到今天还在影响中国的小朋友,但是现在由于中国经典动画片的匮乏以至于中国的小朋友渐渐迷上了外国的动画片,外国的动画形象,甚至把外国的动画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中国本土的动画形象在渐渐被遗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曾经我们也是动画大国,也曾制作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动画片,也曾引领世界潮流,但现在,我们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果不奋起直追我们就会被其它动画大国彻底的淘汰,中国将不会再有本土的动画片、本土的动画形象,更不会有本土的动画文化。本文从中国本土的艺术语言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中寻找新的灵感。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具有丰富的视觉造型与深刻的内在含义,如何从中吸取营养关乎着中国现代动画角色设计的发展。中国现有的动漫造型很少有体现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精髓的,所以本文从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角度探讨动画角色设计与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结合,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动画角色设计;意象造型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是以人为研究和描绘对象的造型艺术。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中国画坛,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通过对形象的外形刻画而表达其神韵。外形刻画最重要的是眼神,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结合被刻画对象的手势、身体姿态与其它重要的描绘其状态的细节,强调主要次要,该详细刻画的详细刻画该省略的省略,进行艺术的加工,达到形神统一。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亦采取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手法,这与动画片角色设计中的夸张变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艺术的创作让形象更加的明确、深入人心。
动画角色设计是以绘画造型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形象的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即动画角色设计也可称为动画造型设计。由于动画艺术本身的高度假定性的特点,在创作动画角色时可以运用艺术的手法对角色进行加工,例如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等手法来表现角色的形象特征,还可以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来表达创作者主观的理想和愿望。动画片中的角色,相当于影片中的演员,是贯穿整部动画片的主要元素,角色设计的好坏往往是观赏者对动画片的一个重要印象。也是一部动画片成败的关键因素。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通过对人物对象外形的刻画来表现其本质,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对于人物的认识与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外形美,而侧重其神韵之美。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即会意、传神和意象造型。
这里的“意”即客观对象的主观精神、内在世界,包含对客观物象的外形刻画,通过形表现意,形是意的表现手段。在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对意象的追求是贯穿始终的,中国历代画师都主张通过形表现意,通过对客观物象的观察研究之后再进行艺术的加工,由此基础上的造型既包含了客观物象的形,也包含了客观物象的意。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不仅仅客观描述对象,画家总是在追求形基础上的意,通过形表达意,但这种意绝不是画家凭空捏造的,而是以客观物象为基础的。既表现物象,但又高于物象,处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似与不似之间是画家艺术再加工,是画家主观能动性一种表现。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基本造型法则。“形”是指其形状,“神”是指其表现的物象具有自然生发的活力,超凡脱俗的精神和催人醒志的生机。形神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形象和神韵,即神依托于形象。以对形象的客观刻画来表现形象和表现形象的主观精神。在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中,某些人物画家为突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甚至采取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表现客观物象的神。以形写神、客观准确的表现出形与神的和谐与统一,实现形神兼备,是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最高境界。
什么是意象?意既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意、情思,画的意旨意蕴,还指神似、神韵、意趣,当然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炼概括。而象也就是自然物象之真,即一般所说的形象。
从历史的发展看,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其以形写神深刻地揭示了意象造型的内涵。意象造型是画家经过对物象的深入研究采用概括、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进行表现。这种表现不但只概括物象的形,更表现对象的神。在表现对象的形神时,画家一般融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使被刻画的物象具有生命力。所以意象造型不只是所看到的形,还有形所体现的神,是画家主观情感所创作出来的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意象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夸张和变形,抓住被刻画对象的主要形体神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通过形表现神,在意象造型的过程中发挥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具有主观情感的意象造型。
中国动画片在造型上的表现形式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不重客观再现而重主观表现,更注重平面化和装饰性的处理,使形象富于形式美感和装饰意味,力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动画设计师也像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家一样注重更多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美感。
国产动画《哪吒传奇》《美猴王》《水漫金山》等等给了我们很多新的启示,传统与民间的宝贵资源有着无穷的开发前景。只有将中国传统的造型语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新时代下探索新的动画造型方式,才能创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更加优秀的动画作品。
中国传统动画多以线描的造型手段来表现每一个动画形象的生命力。体现出浓厚的美术氛围。这也是动画早期在中国被称为美术片的原因。这种造型不仅最大限度的表现了自然形象的真实,而且又用形限制了随意性的发挥,既保留了动画片制作上的严谨性,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会意、重神和意象造型的特点。用线造型这种来自于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手段,在动画中被运用的淋漓尽致。
要创作富有特点的意象造型,一定要培养写实造型的能力,要强化各种造型的意识。写实能力的培养是画家进行意象造型的重要基础。要加强从生活中提炼形象运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去,要把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高度概括、大胆夸张等艺术加工手法也运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去。总之,要不断总结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意象造型的特点把它运用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去。
要让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的造型艺术在动画片的角色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和发展,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其“形”,延伸其“意”,从而传其“神”。学习其形绝对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水墨人物画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形”的延伸这个方面,动画片《牧笛》《山水情》就是非常优秀的例子。这两部动画片都是在把握了原著精髓的同时,又能够根据儿童的欣赏心理来进行形象的刻画。这两部影片形象特征鲜明,情节跌宕有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也是《牧笛》《山水情》堪称中国动画片不朽之作的主要原由。
《牧笛》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12月摄制完成的一部水墨动画片,导演特伟、钱家骏,编剧特伟,摄影段孝萱,动画设计矫野松、邬强、林文肖、戴铁郎。影片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夏天的一个早晨,牧童骑着水牛去放牛,牧童睡着了,等他醒来,发现牛不见了,牧童去找牛,原来牛被瀑布所吸引,牧童唤它,它不动。牧童突发奇想,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水牛被笛声吸引回到牧童身边。牧童骑上牛背,悠然回家。片中的角色牧童和水牛的造型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会意、重神和意象造型 的特点。中国传统水墨大师李可染为了这部影片特地画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供创作人员参考。片中的牧童:小褂和短裤成功塑造了一个农村放牛娃的形象,这是会意。牧童的五官刻画也极其简练,眼睛、鼻子、嘴巴都是用一根线条来表现,耳朵更是只用轮廓线来表现,造型高度概括、自由。牧童活泼可爱的神韵通过牧童的形象体现出来,这是重神。水牛的造型更是提炼到仅用大块的笔墨去表现,只在牛的两只角上用了几根线条来表现,大块的笔墨把水牛的质朴的乡村感觉给呈现了出来,让整部影片更加的充满乡土气息,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牧童和水牛的设计都是画家意象造型的产物。
《山水情》编剧王树忱,总导演特伟,导演阎善春、马克宣,摄影段孝萱,动画设计孙总青、姚沂、陆成法、徐建国、金国忠,1988年10月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老琴师在回乡的路途中寻觅知音,偶然遇 到一个渔家少年,老琴师很是喜欢,于是两人结为师徒。在老琴师的细心教导下,少年进步飞速,终于也成为了一个优秀的琴师。在临别之前,老琴师将其心爱的古琴赠送给少年,一个人走向茫茫山野,少年不舍老师离去,独自弹奏古琴,用美丽悠扬的琴声为老师送行。老琴师的造型简练概括,从上到下就是简单的几根线条,人物整体感觉非常的飘逸。衣服也用几根线条来表现,省去了繁琐的衣纹线和其它装饰性的东西。通过五官的刻画把老琴师优雅、淡淡的忧郁和古人那种淡泊名利的感觉都体现出来,寥寥几笔但却通过形表现了神。老琴师的形象设计,有一种拙朴、古趣、厚重的视觉美感享受。小渔童的设计清新、洒脱,也是几根线条就把一个活泼可爱的渔童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把角色的神韵和笔墨情趣融合在了一起。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整个角色设计抓住最能反映对象整体特征的五官部分予以刻画,表现对象精神、气质。
《牧笛》《山水情》的造型语言与国外的动画造型有着很大区别。迪斯尼的动画角色用线是在结构基础之上的线,像素描结构线条。中国动画造型的线受中国绘画的影响有写意的特点,造型更自由。
在造型形式上,影片《牧笛》《山水情》的角色设计以空灵和飘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动画设计者在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中提炼和升华并进行再创作的结果,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
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动画角色设计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中的形象,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照搬照抄,我们或许永远找不到传统与现代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方法,也就无法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动画是一个形象化很强的文化产业,动画的角色是其灵魂,也是创造一部优秀动画片的重要条件。所以动画片的角色设计至关重要。作为新一代的动画设计者,我们应该学习中国独特的造型语言,并借鉴本民族优秀文化,创作出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
姜丽霞,女,1981年8月出生,现任教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