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诗+陈嘉俊
远古,当人们还不认知真正的“天”的时候,处在“天圆地方”的概念之中,人们对“天”就存在崇拜与敬畏,深怕得罪“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于是,自古以来,祭天、敬天就成为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内容,认为可以带来环境的美好与安定。现如今全球气候的变暖、废气的排放、环境的污染,都深深地困扰着现代人,也引起了我们这一代的深层思考。环境保卫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同时,更直接地影响到地球上每个物种的生存。
气候变暖、环境污染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议题,世界上的大国召开有关会议,签署了《京都议定书》,限制废气排放。然而,气候变暖、天空变色、大地变黑,依然悄悄地但却大规模地发生着。根据专家估计,现在地球对于环境污染的负荷已超负荷20%,流行疫症会接踵而生。气象学家更预测,全球变暖之下,海啸将不断降临陆地。未来20年,有数以亿计现在有水可用的人将无水可喝,我们的陆地将变成干瘪的陆地,沙漠化、沙尘暴、耕地减少,正逐渐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环境。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兴建设不断,工业由沿岸地区扩展至内陆各省,对环境造成极严重的破坏。
南北两极地处地球的两端,其地理环境是纯净的,同时更是极端脆弱的,越来越多旅行者的到访对两极的环境保护无疑是极大的考验,这不仅考验着自然地理环境本身的承受力,更考验着每一名旅行者自身的理念与行动。
南北两极 红色警戒
南极,全世界最寒冷的地方,最低气温为零下89.2℃,全年平均温度也只有零下25℃,故有世界寒极之称。深厚的冰层记录了地球千万年的历史。南极的范围相当大,地处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洲与南大洋,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南极洲包括了南极大陆和周围的岛屿,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面积的1.45倍,占世界面积的10%。南极洲大部分是高原地带,平均高度1800米。这里岩石林立、海岸陡峭,横贯的山脉把整块大陆分成两半。而南极洲的最高峰埃尔斯沃思山脉的文森地块(Vinson Massif of Ellsworth Mountains),海拔高达4897米。
南极不只寒极,也是世界上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最干燥的地区,一年几乎有八个月处于严酷的冬天。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变换,只有寒、暖两季,寒季是大陆的主人,暖季是短暂的。南极的寒冬,一天24小时都处于黑暗之中。由于长年冰雪覆盖,冰盖平均厚度达2000米,是100万年前笼罩地球的冰期余迹,除了大约5%的地方外,整个南极大陆全部为冰层覆盖。在那不到5%没有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上,生长着一些低级植物:地衣、苔藓和海藻;另外还有四种开花植物,三种是禾本科植物,一种是石竹属植物。据目前科学家的统计发现,南极还有四十多种昆虫,这些昆虫中最大的是无翼蚊。
南极最为人熟悉的动物首推企鹅,此外还有海豹、鲸类和鱼类,而保持南极生态平衡的是产量巨大的南极磷虾,蕴藏量可达10亿~50亿吨。至于天上的飞鸟,品种繁多,有多种海鸥,如南极贼鸥、南极燕鸥、南方黑背鸥以及多种海燕。
而北极是地球的自转轴在北半球与表面相交会的区域。北极全被冰块覆盖并没有陆地,但却是许多野生动物如善知鸟、海豹和北极熊的栖息地。北极的一天不像一般的地方由日与夜组成,它的夏季长期挂着不落的太阳,而冬季则只有黑夜。北极冰块平均厚二至三米,有时会有相当大的变化,偶尔浮冰的移动会把清澈的海水暴露出来。近年的研究显示,北极冰块的厚度比过去几年薄了很多,威胁着很多独特生物如北极熊的存活,甚至关系到人类的存亡。
近几十年,全球科学家都在密切注视北极圈的各项环境变化,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北极区的影响、北冰洋独特的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以及北极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并察看极地的转变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国际法规定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由于气候严寒,北极区内的生物种类很少,主要有地衣和苔藓。不过,北冰洋的动物品种却丰富繁多,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北极熊、白鲸、独角鲸、海豹、海象、雪橇犬和善知鸟。北极大部分地区都是渺无人烟之处,或者稀疏地散布了偏僻小镇和聚居地。住在这些地方的大都是因纽特人,他们是文化上大致相同的原住民。北极区内只有小部分的小镇和聚居地与其他地方有交通连接,一年内大部分的时间,这些偏远小镇与外界的通讯都会受阻。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2003年破冰船踏足北冰洋时,能够到达北纬79度,而2010年竟然可以去到北纬85度的地方!即是说,北冰洋正在以平均每年近一个纬度的速度融化着。根据这个速度计算,不到20年,北极的夏天可能再没有冰了。海冰融化是一个恶性循环,本来雪白的冰可以把阳光反射回去,大幅减少吸热程度,但冰融使海冰越来越少,其反射能力亦大大地减弱,于是海水吸热就会越多,冰融得就会更快。而罪魁祸首,就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全球变暖。
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化外之地,探究地球千万年演变的过程,以及探测全球气候的变化。这里虽然没有人为刻意留下的痕迹,但深厚冰层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记录了地球环境的变化,也暗藏了人类破坏环境的恶行,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长年累月在这片区域忍受着恶劣的环境进行研究,目的就是要找出地球生态的演变。他们发现连地球最纯净无垢的南北两极也开始受到污染,这已经不只是警告信号,而是真正进入了危险的红色警戒线,如果人们仍不作出积极的挽救行动,我们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会被彻底毁灭,到时,人类再难独善其身。
近些年,多了一种生物在南极活动,这就是人类。现时南极有20个国家建起了一百五十多个科学考察站,每个考察站都挂着自己国家的旗帜。中国在南极现在共有四个考察站,包括:1985年建成的长城站、1989年建立的中山站、2009年在冰穹A建立的昆仑站及2014年在中山站与冰穹A之间建立的泰山站。考察站在极地开展广泛的研究,学科领域涉及高层大气物理和空间物理、生物和生态、地球科学和海洋大气科学等方面。
中国南极科研足印
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10号”及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到南极考察,目的是在南极建考察站并在南极洲和南大洋作科学考察,奠定日后在南极做科考工作的基础。所谓万事起头难,南极地形复杂,气候环境条件极端恶劣,考察队到达南极后,在起卸物资和发电机时就遇到重重困难,经多方努力才能在西南极洲的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建立第一个考察站,命名为“长城站”。据说,当时考察船上的千吨物资中备有二百多个裹尸袋,原来首航的工作人员对踏足这片冰原,是有一种视死如归的心理准备的。
自古以来到南极探险的人,命丧冻土实非罕见,而空难也时有发生。第一位在南极上空飞行的中国直升机师于志刚,认为南极天气变幻无常,风雪交加,大雾弥漫,风力强劲,一年有三百多天平均都吹八级以上的风,而且到处都是冰山雪地,不能正常通讯和导航,而且没有正规起降的场地,飞机很容易发生意外。他曾在阵风及风速超标的情况下,冒险驾驶直升机前往乔治王岛营救被困于风浪的建站人员。
至于第一位徒步横越南极洲的中国人秦大河,于1989年7月跟随国际科学考察队完成长达六千多公里的考察路径,途中体验到冰隙、雪震、缺粮、通讯失灵、能见度低至要扶着铁索走路、队员挖雪洞避风雪等惊险场面,俨如唐三藏西天取经,历尽艰辛。所以中国同年2月在东南极洲的拉斯曼丘陵(Larsemann Hills)上建立第二个考察站中山站,也是另一番成就。
2005年中国考察队再次深入不毛,登上南极冰穹A这个离海岸线最遥远、海拔高达4093米的地方,在此之前,无人曾到过这个南极高点,可谓傲视全球。2009 年中国的冰盖队克服了软雪区的运输困难,把建材和物资运入内陆冰盖这个冰隙重重的“地狱之门”,然后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在零下40℃、氧气只有平原57%的地方埋头建设考察站。昆仑站的建成,要归功于那班无惧极端环境的建站人员。
自1980年代起,中国每年都派遣科学考察人员到南极进行不同范畴的研究,自成为《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并参与第四个国际极地年的研究活动以来,中国的科学家与国际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无论在冰川学、生态学、南极近代环境演化、日地空间环境、南大洋考察、气候和地震观测等研究,都得到丰富的成果。现时中国从南极采集得来的陨石逾一万块,高踞全球第三位。近年除了因应国际极地年而展开“熊猫”计划,对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及冰穹A剖面作综合考察外,第26次南极考察更尝试用遥感技术拟绘测出全球首张南极地图,把海冰、湖泊及冰隙等地貌仔细标示。
今天,全球对南极这片荒芜之地不再陌生,全凭科学研究不断带来突破,为人类理解南极开拓新境界。不过,这片冰雪世界,在科学领域上还有许多课题等待人类去探索。中国,虽然是南极科研的后起之秀,但仍竭力贡献一份力量,在气候研究上也毫不担延。中国利用现有的科研设施积极研究,并与全球分享研究成果。在科研上,研究者不能闭门造车;在南极研究上,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集体的成就。
极地旅行环保守则
到南极旅行,不同于普通的旅行,这里脆弱的生态需要旅行者更加珍惜,那么究竟走进“和平与科研之地”的南极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落下窗帘:最近IAATO向船只发出提示,船只在漆黑的南大洋夜航,船上明亮的灯光,会令夜间飞行的海鸟,例如:海燕和南极贼鸥等迷失方向,它们会在船上的甲板着陆,由于海鸟的脚不擅于走动,因而降落了就难以再起飞,所以有关当局努力游说船只,减少甲板上的照明灯和减低光亮度,并促请船员妥善协助海鸟再振翅高飞。据说,在能见度低的日子,一个晚上,就会有数以百计的海鸟降落到船上!所以船只夜航时要求游客落下窗帘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带走垃圾:极苦寒的气候令有机物质分解速度减慢,所以垃圾处理不小心,就会变成污染,荼毒雀鸟及动物。在游船上,游客一定要小心自己的行装,避免风刮得大,把物件吹走了;离船登岛也严禁携带食物,以免处理不善,变相成为南极垃圾污染河溪、湖泊。当然生火点烟也是绝对禁止的,在这个干燥的地方,一点火种也足以把南极毁于一旦。
洗涤鞋履:来自五湖四海的旅行者有很大机会会把细菌、种子、泥泞、碎屑等其他外来的有机物带到南极大陆去,改变当地的生态。因此,游客在离船登岸前要彻底清洁衣物鞋履和手提装置,船只大都设有洗鞋区,专为登岸前后作洗涤和消毒用。
缓慢移动:游客离船登岛,中间由驳艇接载。在南极区域,登岸的地方有时候会邻近海鸟和企鹅、海豹的栖息地,为免造成滋扰或伤及生物,驳船会慢慢行驶,游人也要保持安静并把声浪降低,不要惊动岛上的生物。
留心动物反应:所有南极的物种都是归入受保护之列的,不能如动物园般随意喂饲和触摸。有些动物例如海狮、毛皮海豹,在换毛时情绪很不稳定,会容易动怒,严重者会咬人。所以游客应与生物保持至少五米距离,从远处观察它们的活动。有些生物如企鹅,它们会群居栖息,不要闯进它们的领土范围,只在外围观察,行动要放慢,脚步要放轻,也要留意不要阻碍生物作息往来的路径。譬如观察海豹,海豹基本在石上和海冰上栖息,对船和人类都敏感非常。一点儿声音、气味和影踪,都会惊动海豹。受惊的海豹通常都会从躺卧姿态立即挺起身子,并四处张望,或张口示恶,甚至步步进迫,吓唬敌人,严重者它们也可能一大群退回海中,这时旅行者要小心后退,不要再作惊扰。在海滩上如发现海豹群,千万不要在海滩与海豹之间横过,只在海豹栖息地的上方蹲身而过,避免挡着它们的视线。当然也不要围观或分隔海豹妈妈与小海豹,以免激怒雌海豹进行攻击。
留心海鸟地穴:观察海鸟的最佳方法是坐着观赏,留意不要阻碍它们的出入口,以免延误它们返巢的时间,增加小海鸟被其他生物猎食的机会,也令海鸟徒添无谓的能量消耗。海鸟会在草丛筑地穴,并为雏鸟添上保护色以作保护,因此切忌走进草丛中,无意地造成巢穴破坏。建议在五米的距离外观赏海鸟,有些海鸟如南方大海燕格外敏感,而贼鸥也很有攻击力,最好退至25米之外去观察。当然一只望远镜在此时此刻就大派用场了!
避免破坏植被:严寒的气候之下,南极仍有植物生长,例如青苔和地衣,它们都是靠点点的湿气滋润和小小风挡的环境赶紧生长,一般在此生长的植物,速度都很缓慢而且较脆弱,所以切忌踩踏植被,破环了它们的生长进程。岸上的一草一木,也不要采摘,当然也不要带走任何石块、羽毛、骨头、蛋卵、化石等,也不要留下到此一游的涂鸦或雕刻,让浑然天成的东西,依旧保存自然的美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