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

2015-01-27 01:55赵丛敏
金融经济 2014年12期
关键词:融资企业

赵丛敏

一、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的主要困境

(一)自有资本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由于政策的原因,大多数中小型电影企业由于成立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自有资本数额不高,有影响力的作品少,市场认可度低,导致中小型电影企业抵御市场等外来风险的能力比较弱,限制了其融资能力。

(二)人才匮乏,流动性大

在当下政策环境一片大好,文化影视产业呈现出日渐兴旺势头的背景下,大型电影企业加快了对人才的揽储,从而使我国中小型企业电影专业人才出现了极度匮乏的局面,专业人才的断档极大地制约着中小型影视制作企业的规模和扩张。

(三)制作的电影卖点能力弱

很多中小型电影企业制作的电影,因为题材和内容都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又因为宣传的力度不够,所以很多观众不愿走进电影院,观赏其电影,从而导致电影的亏损,这使得投资方不愿意给中小型电影企业投资。例如2013年由大地时代电影有限公司发行的电影《终极一战》,对其投资3000万,票房却只有400万,亏损2600万元。又如由山海童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电影《止杀令》,对其投资5000万,票房只有2000万,亏损3000万。中小型电影企业制作电影的卖点力弱制约了自身融资的能力,使得很多投资商不敢投资,堵塞了自己的融资渠道,切断了自身的融资途径,进而使中小型电影企业自身面临很大的融资困境。

(四)资金回报结构单一

目前很多大型电影企业把电影资金回报的结构分为“电影收益”和“后电影相关产业链的收益”。例如华谊公司于2008年制作的《画皮》,其电影票房收益只是收益的一部分,而涉及《画皮》的相关产业收益却很大。例如,华谊兄弟旗下的歌手张靓颖所演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成为热门歌曲,下载量多达数千万次。之后,又对《画皮》进行网络游戏衍生品的开发,以及成功地将《画皮》引入电视剧的拍摄,电视剧《画皮之真爱无悔》就是由《画皮》衍生而来。因此,很多大型电影公司资金的回报渠道与回报结构多样化,为其带来后续的电影运作筹集了资金,这是中小型电影企业所欠缺的地方。我国中小型电影企业在制作的电影,却未能实现“后电影相关产业链收益”,这就使得中小型电影企业的收益只限于票房的收入,而往往票房收入不佳时,资金链便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后续一系列的融资困境。在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分红是由制片方、发行方和电影院三方分利,各自分别是43%、7%、50%。因此中小型电影企业要想电影赢利,就必须保证票房收入是投资的两倍。这就使得很多投资方不愿给只靠单一票房回报的中小型电影企业投资,这是出现了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五)电影企业资产价值评估困难,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

据统计,中国实际有能力进行制片活动并且有成品影片完成的影视单位约300多家。除了中影集团等30多家国有电影制品厂和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保利博纳等少数几家比较成熟的大型民营影视企业外,其余均为一些中小型的电影企业。中小型电影企业管理不够规范、财务不够透明,产品市场不确定性相对较大,投资风险相对较高,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机制,电影的版权和其他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难以判断。这些都影响了中小型电影企业向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寻求融资的的吸引力。

二、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整合金融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1.强化版权融资形式

在我国,电影版权融资起始于2007年招商银行向华谊兄弟提供5000万元贷款,投资拍摄电影《集结号》,从此以后其他银行也纷纷效仿放贷电影企业。到现在为止,电影版权融资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以现有版权融资;二是以未来版权融资。就版权融资这一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及其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完善电影版权的内容(包括剧本权、拷贝权、播映权等),制定出考核电影版权的价值评估标准,规定相应的配贷比例,建立电影版权的回购机构及文化产品的交易市场,保证其贷款无法收回时具有相对可靠的回流资金。

2.实施影片预售贷款

影片预售融资在美国好莱坞已经成为获得金融资本的一种常规和成熟的方式。在我国,一些电影企业也在积极探索这一融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大多集中在大型电影企业,例如华谊兄弟旗下的两部影片《夜宴》、《墨攻》在日本分别取得了500万美元和350万美元的预售融资资金。随着我国电影院线数量、观影人数的不断增长,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的日趋完善,中国电影需求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这也为中小型影视制作企业积极学习、探索预售融资方式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然而,如何在拍摄前或拍摄中进行有轰动效应的宣传铺垫,在市场上获取一定的知名度,获取明显的电影观众群体和票房份额,是中小型影视制作企业采用预售融资首先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只有在拍摄前期和中期获取了一定知名度、观众群体和票房份额,银行和相关机构才会乐意在影片的制作前或过程中,根据制作公司与电影院线所签订的预售协议为拍摄和制作影片提供一定的贷款,后期影片上映所产生的票房收入再归还银行贷款。

3.实施电影基金贴息贷款

中国电影基金属于公募基金,其中,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是按照所有电影企业发行及院线放映的每一部影片票房收入的5%提取的,作为广电总局掌握使用的扶植国产精品电影的基金,按照2013年国内电影票房总收入276.8亿计算,仅此专项资金就有13.84亿。在电影产业融资日益困难的今天,如果将其中一部分资金拿出用来归还精品电影贷款利息,促进相关商业银行向电影制作公司提供贴息贷款,这不仅可以规范电影企业的资金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该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有了这样一项基金贴息贷款,一方面将有利于激励中小型电影企业多出精品佳作,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4.政府担保贷款

电影投资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是电影产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所在,对于中小型电影企业这无疑成为其融资的致命伤。大型的电影企业抵抗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往往较强,这也造就了它们良好的融资能力,而中小型电影企业,却正好相反。为了让中小型电影企业走出融资困境,使整个电影产业协调一致的发展,政府应当发挥起导向性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在中小型电影企业和投资方牵头并吸纳各种社会资金加入,建立专门的担保公司,为银行向中小型电影企业贷款提供相关的担保,分散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为中小型电影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借鉴国外经验,健全电影融资体系

1.借鉴国外履约保证机制

履约保证机制是美国好莱坞在电影制作融资的时候所通常会采取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机制中,投保人是相关电影制作公司,履约保证公司即保险公司,为其履约提供相应的保证责任。在此项基础上,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为电影制作公司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在此过程中,履约保证公司将分别完成电影制作的企业评估、影片项目受益评估、保证制作按期完成的保证书、监督影片制作完成等任务,同时获取电影制作经费的3%以内的收益。中国电影企业可以积极开拓这种分工负责、分散风险、共同履约、相互约束的国外融资模式,解决融资困境。

2.建立由观众参与的电影制作基金

除了传统意义的融资模式,为了增加融资渠道,很多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建立由观众参与的电影制作基金,例如日本由电影制作公司和相关商业银行以及证券机构联合成立了一种面向个人融资的电影制作基金,根据电影票房的业绩对购买基金的客户按照一定的比率给予分红的回馈。观众的基金收益与电影票房成绩会随时挂钩。

3.票房预付款方式

法国对电影的大力扶植,采用的是电影资助制度策略,即票房预付款制度。例如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会从每一张电影票中提取出11%左右的税金,然后以该税金形成两个主要资助基金项目:自动资金与选择资金。自动资金是直接自动返还制作者,与票房成绩直接相互挂钩;选择资金则是票房预付款制度,即法国国家电影中心预先会支付给制片人影片预算的部分资金。我国政府可以像法国政府一样,积极推进该项制度,也为中小型电影企业谋求更多的融资渠道。

4.电影票房期货融资

电影票房期货融资即电影的投资者可以直接押注要新上映的影片票房,再通过它的期货合约来对冲其风险。该融资方式的特点是转移电影企业制片方的财务风险,通过金融产品来分散到相关散户的身上。对于中小型电影企业来说,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不及一些大的影视集团,该融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融资的好途径。

5.中小电影企业组合成融资团体

受制于规模和业绩,单个中小型企业融资贷款往往较为困难。为了能够顺利获得相应的贷款,中小型电影企业就会选择信誉相对良好、经营比较稳健的合作伙伴组成一个大的融资团体。对整一个融资大团体而言,由于横向监督机制和一定连带责任的存在,使得中小型电影企业会时时跟踪监督团体内其他成员信贷到的资金的使用状况,因为他人的违约也将意味着自己需要承担风险。声誉机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团体内的中小型电影企业短期行为的出现,使其足够重视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与信用积累,从战略的制高点来考虑和思索企业的长远发展,以至于可以获得商业银行可持续的信用贷款支持。

(三)创新融资方式,寻求融资新途径

1.利用网络募融资

网络募集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其优点是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融资对象范围较广,融资的市场潜力巨大。韩国很多票房好的商业大片基本都建立了网民基金,直接向影片的观众群体筹集,这极大的促进了电影产业在民间吸纳闲散资金的能力,拓宽了融资途径。韩国史上最成功的电影

《我的老婆是大佬》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融资,筹集了280万美元拍摄资金。在我国,阿里巴巴继推出余额宝之后,也开始尝试该种融资理财产品——“娱乐宝”,针对观众群体融资。按照“娱乐宝”观众可投资影视,百元起步的预期收益约7%,第一批参与娱乐宝的四个项目包括《小时代4》、《狼图腾》、《非法操作》和《模范学院》四部影片。

2.吸纳明星演员共同投资

中小型电影企业在电影制作时往往会请来一些比较知名的演员参与影片的表演,尤其是男女主角都需要一定的号召力的演员来参演。中小型电影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投资比例向演员筹集资金,采取制片方和演员一起融资的模式,影片的票房收入按照投资比例进行相应的分红。这一创新的融资形式作用有二: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资金来支撑制片方影片的制作;另一方面,制片方让演员来共同投资并按照票房收入的比例分成,有利于鞭策演员更加投入影片的表演,使他们百分之百投入,为了影片的高票房和好成绩而共同努力。

3.为某个电影单独发售股票

为某个电影单独发售股票融资,是一种电影企业融资模式的大胆创新,这种融资模式是一种“权益共享”的形式。中国电影《大唐玄机图》是大陆第一部采用“版权收益共享”模式运作的电影,项目的发起制作方为深圳世纪领军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而该影片的制作方表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投资《大唐玄机图》影片,《大唐玄机图》的所有财务情况将会完全公开化,以此来杜绝融资资金流向不明的现象发生,让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资金的使用放心。

参考文献:

[1]刘勇、张志强.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2,06:第34卷.

[2] 童家丽、张莺、肖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融资之路 [B].商业经济,2011,04:第9期.

[3] 汤志江、曾珍香.当代中国电影产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A].河北学刊,2012,03:第2期.

[4] 林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投融资问题及对策[A].经济纵横,2012,第四期.

猜你喜欢
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房企融资能力对对碰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