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与陌生人说话”成为交往法则;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路遇有难者伸手帮忙反被怀疑;他人赠予不敢接受;甚至半路拾遗都可能有诈……疏远冷淡成为常态,见义勇为变得稀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已在不知不觉中蔓延扩散。社会学者警告说,不要小看信任,社会信任缺失会导致资源浪费、文化断裂以及社会心理的动荡,会影响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信任问题真有那么严重吗?用西方社会学者的话说,信任是“稳定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信任是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期望另一方履行其信用义务和责任”的预判,信任有助于行动者“消减社会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从这三个层面来理解,信任自然成为一种无形的社会秩序。
前不久“流量不清零后消耗快”引发热议,公众对运营商严重“不信任”。此前时有用户对使用的流量产生质疑,运营商统一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来回复;为息事宁人,有的干脆直接退费,或额外赠送流量进行弥补。这种和稀泥的做法,表面上解决了问题,实际没能让消费者信服,大有做贼心虚的意味。久而久之公众与运营商之间就竖起了一座高墙,此次事件使得公众确信自己跌进了“偷流量”的陷阱,运营商的流量计费系统到底是怎么设计和运作的,这一计费系统由谁来监管、如何监管的信息并不透明。以往的通信消费争议还可以通过消费者打印相关的通话记录与运营商当面理论的话,如今,消费者若想了解流量快速流失是否属正常现象,几乎查找无门,自然心生疑惑。经济和科技的发达是为了让民众生活得更便利,而这便利是以牺牲“信任”换来的,冲击的将是社会的稳定根基。就流量事件来说,运营商们完全可以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在阳光下透明地呈现出来用户已经使用的流量数据,用事实说话,吹散公众心中的疑云。
这样的罗生门故事在当下市场经济社会中常常发生,在经济环境中,人都具有机会主义倾向,面对市场,当人们发现食言比履行承诺更有利可图时,无条件的信任就被看成不合时宜的选择。因此经济学宁愿相信运用制度来约束信用关系,也不愿相信信任的力量。理由是,信任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被约束,为确保公平、公正,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完全可以解释目前方方面面所面临的信任危机了:人总是一有机会就采取行动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今天信息化现代社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搞权力寻租、诈骗、强买强卖,总之利用拥有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获得额外的收益;而不管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是否因此而遭殃。再加上没有制度管束,信任撕裂就成必然。
民生最大愿望是给予普通百姓健康、幸福的生存环境,如果说经济社会处处需要我们防范,那生活还能轻松、愉快吗?没有轻松愉快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社会学人反对经济学人的观点,认为经济活动不能抽离社会生活独立存在,它永远无法与社会的风俗、道德、习惯分离,就像唇齿一样是依附于社会文化背景上的。尽管亟待建立专业的、公信力较强的约束平台,但仍需要每个社会个体具备守信的自觉,因为信任是一种自发的秩序观念,它是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在快速市场化进程中,是时候大力推进信任文化建设了,内容包括社会认同感、规则意识、大局胸怀,以及博爱之心,这是信任社会必须应该具备的,制度是约束的底线,信任文化才是培养自发意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