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扭转道德的困境

2015-01-27 19:20
中华环境 2015年8期
关键词:道德

说到道德的话题,许多人都会一脸茫然,道德是何物,和我们吃穿住行有多大的关系?尤其是将其与环境问题扯上,是不是很牵强?甚至连“砖家”都会质疑,环境问题应该是经济问题,怎么能和道德问题挂上钩?

产生这些与主流忧患意识相悖的各种想法太正常了,我们社会对道德的忽略已经太久。文革期间对道德夸大、过度、不当宣传和使用,致使改革开放后大家谈“德”色变,道德遭遇矫枉过正,严重轻视和有意淡化,再叠加讲速度、要数量发展观的挤压,以至于时下谁提及道德就会遭白眼,被穿上假模假式、假正经,违心、伪善、伪装的“小鞋”。

真正看重道德的人说,信仰是天,法制和秩序是地,道德行走于天地之间,只有道德顶天立地,社会才能建立伦理秩序,得到人们的确信和践行。现在信仰匮乏,法治意识淡薄,道德又能坚挺到哪儿去?比起权势、财富、特权,道德失守成必然,因为放纵欲望比道德克己来得更便当、更爽快。

眼下,见死不救、健身大妈恣意殴打清洁工、那些代表社会道德年轮的老人被救后讹诈施救者等等,失德败德现象层出不穷,被社会媒体严正抨击“缺德”,以暴治暴的路怒、造假售假的厂商被鞭挞“损人不利己”,制造污染,危害一方的企业被曝“黑色、带臭味的积累”......没有被认识、被揭露的失德现象还有多少?比如在国内利用政策漏洞、靠侵犯别人的环境权益发财的人;嫌国内环境恶劣,卷起自己的家当入赘他国的行为,逃避他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该不该算失德?毋庸讳言,当前我们的社会生活被越来越严峻的恶俗主义、实利主义、享乐主义和放纵主义裹挟,环境污染严重、官员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差距大、社会不公等现象对道德的滑坡变本加厉;公共权力社会诚信普遍缺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会诚信和人际信任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严重动摇了公平正义的社会基本秩序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公共权力部门存在的腐败现象,对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现代生活多元化衍生和文化多元化的竞争带来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的不断庸俗化,主流价值观、道德观过多的自我放弃,丧失了整合、梳理的时机,尤其是社会缺乏先进道德群体公共示范,官员群体的贪污腐败现象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公共意识的薄弱,使得这个应该能够引领社会风气、充当社会公共事业的责任角色严重缺位。相反,现实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知识分子、公众人物、文化名人频频挑战道德底线的事件带来巨大的负效应。

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经济实力强大了,但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弱化,这与道德滑坡不无关系。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这说明,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强大并不是国家强大的全部,没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物质的强大是走不远的。

因此,新常态下,亟待解决文化道德建设滞后的问题,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亟待收复道德的失地,在社会亟待树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最基本的道德观念。

猜你喜欢
道德
道德声明
立“道”树“德” 寻“径”共“情”——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简析与思考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筋骨 道德 温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夯实法律的道德根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