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5-01-27 15:15:25唐景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3期
关键词:病症内科重症

唐景凤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一科,江苏淮安 223300

近年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加剧,尤其国内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各地区呼吸道系统疾病发病率也不断增长,特别是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结核等恶性病症发病率突[1]显。曾有相关统计表明呼吸道系统疾病多以高龄及低龄幼儿最为多发,加之病症多属慢性发病,难根治易反复等典型特征[2]。严重呼吸道疾病可造成患者胸痛、咳嗽、咯血咳痰等症状,为患者带来严重心理压力。因此这类患者在临床护理治疗难度较高,特别是部分危重症呼吸疾病患者有着病变发展迅速、病情恶化快等危险,为临床护理带来较大风险。该文回顾分析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173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本着“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结合患者病症制定个性化整体护理,其护理疗效令人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73例,男性91例,女性82例,年龄17~81 岁,平均年龄(61.6±5.7)岁,全部患者均诊断均符合危重症呼吸道系统疾病,其中61例支气管哮喘、53例慢性支气管、12例肺癌、27例支气管扩张、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86例,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17~80岁,平均年龄(62.1±5.3)岁,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服务,观察组87例,男性46例,女性41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61.6±5.7)岁,结合患者病情状态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对比病情类别、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服务。

1.2.2 观察组 根据患者病情状态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①病情监测:患者入院后采取24 h不间断监测,记录患者心率、脉搏、血压及呼吸状态等各项体征,特别是重点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详细确诊患者有无胸痛、咳嗽、咯血咳痰等症状表现,分析痰液性状;全面记录哮喘患者有无并发症及各类诱发因素,尤其重点加强夜间巡查记录,作为哮喘夜间发作处置准备;若患者伴有缺氧、发绀等症状需及时通气吸氧、连接心电监护,记录气血指标,根据患者病症制定护理分级。②通气护理:呼吸道系统重症疾病患者多伴有通气不畅,甚至辅以机械通气,因此在护理时需加强患者通气监护,确保呼吸道畅通,定期为患者口腔及呼吸道清洁,清除咽喉口腔痰液及分泌物,减少口腔感染风险;若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可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密切注意呼吸机上的各项参数变化并在出现预警时予以及时处理。③用药指导干预:结合患者机体状况及年龄、体重指数等,遵医嘱严格指导恰当合理的用药方案,科学控制药物剂量,保证患者血药浓度合理,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其中静脉注射及雾化吸入属于呼吸内科最为常用的给药方式,需根据药物类型差异选择合理用药方案,如建立不同的静脉通路以此保证常规药物与特效药物区别性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药效稳定。另外需严格控制用药速度,减少患者不耐受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④医疗环境改善:一个整洁、干净、舒适的病区环境可有效提升患者住院治疗心理情绪,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同时干净的就医环境可有效避免医源性感染风险,注意加强病区空气流通,保障空气质量良好,可定时加强通风换气,室温以21℃为宜,保持50%~60%湿度,病区消毒处理时避免选择刺激性较强的消毒液。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评价护理质量,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死亡。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80%(79/87),其中显效38例,有效41例,无效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58%(65/86),其中显效29例,有效36例,无效21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案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当前医疗概念不断转变,相应的临床医疗诊治模式也在不断调整,逐步由过去传统的医疗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形态医疗模式[3-4]。人们对于医疗救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过去传统的生物机体治疗向当前心理需求过度,患者更加注重在医疗救治过程对自身需求的满足及后期生活质量的改变。因此当前病症的治疗不仅仅依靠药物单纯改善患者机体症状,同时也需要更加重视患者心理需求采取综合性治疗护理。其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也由此在国内得到关注及不断发展[5-7]。通关医护人员结合病症特点及患者个人需求为其制定科学系统的就诊管理,最大程度确保患者药物疗效的同时保证后期病症归转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呼吸内科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室患者病症特点多为胸闷、活动受限、反应能力偏低的高龄患者,在日常住院治疗中常常出现各类突发性意外事件,对此护理人员需得到重视这类隐患[8-9],加强对患者需求的协助,有效指导在日常用药及饮食结构的调整,提升患者治疗恢复效果。不过呼吸科重症患者症状多表现为剧烈咳嗽、胸痛、失眠、心理压力重、焦躁不安的特点,因此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个人需求差异,善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提供良好的心理干预护理,让患者在治疗过程感受到鼓励与尊重。而该组研究结果也充分表明良好个体化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疗效良好,可有效促进患者后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孟.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1):2009-2010.

[2]孔彬,冯琼.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34-335.

[3]叶任秋.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22-123.

[4]肖少娴,曹燕春,周秋玲,等.舒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9):1212-1214.

[5]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336-337.

[6]Ivo Beetz,Roel J H M,Steenbakkers,Olga,et al.The QUANTECcriteria for parotid gland dose and their efficacy to prevent moderate to severe patient-rated xerostomia[J].Acta oncologica(Stockholm,Sweden),2014,53(5):597-604.

[7]Fred Y Aoki,Frederick G,Hayden.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neuraminidase inhibitor drug therapy on severe patient outcomes during the 2009-2010 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1N1 pandemic[J].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3,207(4)547-549.

[8]Xiuna,Wang,Fan Wu,Ling Liu,et al.The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PfZipA regulates secondary 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in the plant endophytic fungus Pestalotiopsis fici[J].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FG&B,2015(81):221-228.

[9]Mei Cheng,Shu-Ling Cheng,Qing Zhang,et al.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intervention guided by chronotherapeutics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of older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4,23(15-16):2247-2254.

猜你喜欢
病症内科重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祝您健康(2022年6期)2022-06-10 01:37:18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环球时报(2022-04-15)2022-04-15 17:15:38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00
青春期病症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06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3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0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