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娥,王伟,王秀霞
青岛市中心医院办公室,山东青岛266300
循证医学课程教学在本科教学及实习阶段的应用
魏秀娥,王伟,王秀霞
青岛市中心医院办公室,山东青岛266300
近年来循证医学蓬勃发展,对于临床医学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该文对循证医学指导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循证医学;本科教学;实习教学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被定义成是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与患者独特价值观和个体情况的结合[1]。最佳研究证据是指来自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研究或基础医学的研究,研究的证据要求最新、有效,必要时需要质量评定;临床经验指医生的临床经验,是临床操作的技能和已掌握的经验,能够对临床操作评估、诊断和预测风险;患者的价值观是指患者自身对治疗的关注、期望和选择,患者的个体情况即个体的临床背景和现状。在循证医学开启的临床医学新模式中,关于患者的最佳研究证据、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的需求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构成循证医学的思维主体。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把握更多的最佳临床证据,融洽处理医患关系,反过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是在有限的五年之内完成,学习过程呈现出被动地接受医学理论和相关实践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临床教育,要求学生对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寻找、评价、综合和应用。在这个综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探索,寻找有效的证据,验证证据的科学性,并相应地对此做出有效、科学的评价。学习过程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也能养成主动学习和联系实践进行理论归纳的习惯,有助于之后的医师生涯发展。对此,针对循证医学的临床实施,对医学学生本科阶段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对医学本科学生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科阶段的教学多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教科书多为经典的医学经验和实践的归纳和整合,所以本科学生学习的主体以教科书为根本。正因为教学书要突出的典型和归纳性,决定了教科书只能在大方向上给予学生指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最新医学知识的补充;若是医学教师的授课水平有限,在课堂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客观证据的描述不足,容易使教师个人的主观意识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后,本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所在医院条件的限制,指导医生不能给以足够的实践应用机会,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实践,降低实践的操作能力。
循证医学相比传统医学模式,既要注重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的技巧经验,又要重视最佳的临床研究证据,还要考虑患者的个人临床背景和现状,其兴起和发展是必然。但是循证医学的教学和实施,仍需要与传统医学相互补充和相互改进,在传统医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医学经验知识的汲取,对最佳临床研究证据的学习,并掌握对患者临床背景和现状进行有效评估的方法。
在此教学理念对于循证医学的认识为:①学会查阅医学研究成果的方法,能够在学习过程和实习实践过程中,正确的查阅和掌握最新、最佳的医学资料和研究成果,能够结合具体的患者病历,给出最恰当的治疗方案;②对疑难病例的讨论,尽可能做到以理论指导为前提,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背景和现状,以当前临床研究的最佳证据为指导,展开一定范围的讨论,集思广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③学会辨别上级医师的临床经验,能够以可靠的论文资料为参考,学习上级医师的临床经验为我所用,多方面汲取有效的临床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
医学学生本科学习阶段所学习的内容大多较为抽象,单单通过课本很难掌握要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石是最佳的医学证据,而这些医学证据主要来自已有的研究报告,特别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研究的Meta分析,因此通过可靠的医学期刊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医学研究证据。
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需要掌握获取这些医学研究证据的有效方法,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临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了解同类医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从而把此类医学问题的最佳证据为我所用。
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时要做到:基于临床关注的问题或重大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参考当前最好的证据决策;关注实践的效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在实践操作中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有效的文献检索,以及合理的归纳和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对本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但是在检索和分析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刻领悟有关文章对治疗方法的表述,不能断章取义;在分析文献的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辨别权威的表述和指南;在以文献作指导的时间过程中注意与临床经验进行合理结合,充分参考病例的个人情况和临床背景,结合用药的禁忌,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为将循证医学思想具体应用到临床教学工作中,郑宏庭等人以内分泌临床教学为例提出,对在一线进行临床教学的医师进行包括循证医学相关理论和实践,以及文献检索、阅读、评价等技能的培训;进行实习生承担日常医疗工作、一线医生协助的教学模式改革;集中讨论解决实习生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举行以实习生为对象的病历或专题讨论以及相关文献报导[2]。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医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又可以将理论在实践中体现,并加以操作运用。
鉴于医学前沿的论文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多为英文,专业英语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英文原版教材的阅读,掌握常见的疾病的词汇及英文的习惯用法。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于某个特定领域新进展进行查阅,不断更新最佳的医学研究证据[3]。
因为当前专业职称的评定现状,临床医生需要晋升职称,医学生需要发表论文,运用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主要是SCI论文)造成对EBM认识上的误区[4]。社会上也因此出现各类为了迎合对系统评价/Meta分析需求的培训班,因为培训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影响了参训学员的学习质量。
王萍玉等人对某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并采用形成性评价,具体包括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教学实践活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循证医学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教学质量得到提高[5]。
在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对理论的掌握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还要学习一定的文献评价进行相应的补充,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6];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认可,主动地学习,同时能培养学生对循证医学学习的习惯,促进终身发展。
在本科及实习阶段学习循证医学对于我国医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①提高我国药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循证医学遵循以最佳的医学研究证据,在对医学证据的搜集和分析过程中遵循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考虑病例个人的临床背景和现状,以最佳证据指导实践,指导对新药研发、生产、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同时也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走出国门、创出品牌。
②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不均衡,各地疾病谱构成不同,医务工作者素质和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普及循证医学知识是通过不断提高医生的临床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改善当前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又不增加医疗费用,使公众和政府都能获益。
③普及医学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随着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普及,患者和公众能方便了解自身的基本临床情况,获得医学研究结论,防止有病乱投医[7];同时,公众的健康意识提高了,便从以往的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疾病。
对本科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会搜集最佳研究证据,学会评价医师已有经验并为我所用,学会分析病例个体的临床情况和现状。学生的学习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同时掌握获取资源的有效方法,学会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有据可依,并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一方面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进终身学习。
[1]曾宪涛.什么是循证医学[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3(32):1-5.
[2]郑宏庭.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 (15):45-46.
[3]王银娜,孙懿.重视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及训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65-66.
[4]曾宪涛.什么是循证医学[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3(32):1-5.
[5]王萍玉.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医学专业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30-32.
[6]王志强.循证医学教学法对医学生临床实习中理论和实践成绩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3(11):91-93.
[7]赵晓辉.循证医学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4):87-88.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urs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Practice stage
WEI Xiu-e,WANG Wei,WANG Xiu-xia
Qingdao Jiaozhou Central Hospital,Qingdao 266300 China
Zhāiyào In recent years,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flourish.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guide the Clinical.This article will Overview the important rol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or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evaluati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Undergraduate Teaching;Practice Teaching
R19
A
1672-5654(2015)03(c)-0055-02
2015-01-05)
魏秀娥(1975-)女,山东胶州人,本科,中级职称,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