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献血人群ABO血型Rh血型分布特征

2015-12-30 03:43:17李英辉郑伟杨巍田建咏杜艳丽孙微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献血者血型

李英辉,郑伟,杨巍,田建咏,杜艳丽,孙微超

哈尔滨市血液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哈尔滨市献血人群ABO血型Rh血型分布特征

李英辉,郑伟,杨巍,田建咏,杜艳丽,孙微超

哈尔滨市血液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献血人群ABO血型Rh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梯度板法进行ABO血型Rh血型检测。结果哈尔滨市无偿献血者共632 590人,ABO血型分布为B型(32.51%)、O型(30.04%)、A型(26.86%)、AB型(10.6%),基因频率r(O)>q(B)>p(A);Rh(D)阳性628 979(99.43%)、Rh(D)阴性3611(0.57%)。结论哈尔滨市献血人群男女间ABO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间Rh(D)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哈尔滨市献血人群具有较高的B基因频率,具有典型的北方人群的结构特征;ABO血型遗传具有多态性、保守性及变异性。

献血人群;血型分布;哈尔滨市

ABO和Rh血型是存在于人类红细胞表面最为重要的2种血型抗原,已成为输血医学中最具临床意义的2种血型系统[2]。在人类血型系统中,AB0血型系统是抗原免疫原性最强的,是唯一有规律地存在着抗原和相应抗体的血型系统。ABO和Rh血型系统由于种族和地区的差异,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很大的差异[4]。由于历史原因,黑龙江省有过大规模的人群迁移,我们这辈人是遗传的F3代,遗传性状已基本稳定,具有一定研究价值[1]。了解和掌握哈尔滨地区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布规律,并建立献血者ABO血型及Rh血型档案,对进一步保障血液的及时供应和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哈尔滨地区2009—2014年到该中心参加无偿献血,并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632 590人,其中男性338 283人,女性294 307人。

1.2 检测试剂

ABO血型正定型鉴定试剂(上海市血液医药有限责任公司);ABO血型反定型鉴定试剂(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Rh(D)血型筛查试剂(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抗-C、-c、-E、-e、血清(荷兰Sanquin公司);广谱抗人球蛋白试剂(上海市血液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荷兰Sanquin公司)。

1.3 检测方法

ABO正、反定型,Rh血型鉴定及分型采用微量板法.Rh阴性确认试验采用3种不同厂家的IgG抗D试剂进行抗人球蛋白法确认。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ABO、Rh(D)血型的鉴定方法依据《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利用OLYMPUS PK7300全自动血型系统进行试验。

2 结果

采用SPSSl5.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哈尔滨市献血人群ABO血型分布情况

表2 Rh(D)血型分布情况

3 讨论

B等位基因分布最多的地方是亚洲中部,其次是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4]。该研究结果显示,哈尔滨地区献血人群ABO血型表现型及其基因频率分布情况为:B型>O型>A型>AB型,P(A)为0.206 6;q(B)为0.245 3;r(O)为0.547 7,符合我国37个民族ABO血型分布情况(华北型)[6]和基因频率估计及哈迪-温伯(Hardy-Weinberg)定律吻合度检验[3]。对该市血型表现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统计,有利于血液中心和各临床医院充分了解不同血型血液用量的比例,提示各型血液的库存比例在适合的范围之内[10]。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通过输血和妊娠,Rh可以在人体内产生免疫性抗体,从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12]。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8]。在今后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合理制定采供血计划和血液的储备,以及稀有血型库的建立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9],因此,ABO和Rh血型系统是临床输血中最重要的两种血型系统,也是引起临床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发生几率较高的两个独立的血型系统[7]。国内外学者研究提示,血型与某些疾病还具有关联性[11]。掌握本地区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采供血计划,为血液资源共享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也可避免无偿献血工作中偏型采集和减少血液浪费。为推动哈尔滨地区采供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孟祥玉,刘雪,卜晓波.黑龙江省和山西省汉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5):10-12.

[2]王迪,黄艳梅,张光谋.河南汉族大学生群体ABO血型分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4):485-487.

[3]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03-109.

[4]樊冬碧,唐小兰.怀化地区汉族献血员ABO、Rh血型系统及其基因频率分布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123-124.

[5]焦玉东,范思勇.扬州地区献血者ABO及Rh血型人群分布及其相关性调查[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35(4)311-314.

[6]肖星甫主.输血技术手册[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龙友国.中国56个民族ABO血型分布[J].国外医学,2010,31(1):108-109.

[8]何缩德,代国知,簧常漠,等.郴耕地区汉蔟人群AB0,Rh血型系统及其基因频率分布[J].实用预防医学,201l,18(5):789-790.

[9]焦玉东,范思勇.扬州地区献血者ABO及Rh血型人群分布及其相关性调查[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35(4):311-314.

[10]张春燕,崔聃,刘杰.哈尔滨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ABO、Rh血型分布特征的研究和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7,31(2):153-154.

[11]汪承勇,肖维品.636例盆腔炎患者ABO血型分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6):731-732.

[12]王玲.部分人群中Rh血型C、E抗原分布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 2010,28(5):371.

Blood Donors in Harbin City ABO Rh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LI Ying-hui,ZHENG Wei,YANG Wei,TIAN Jian-yong,DU Yan-li,SUN Wei-chao
Harbin blood center,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lood donors in Harbin city ABO Rh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MethodsUsing gradient plate method for ABO detection of Rh blood group.ResultsThe results of blood donors in Harbin City,a total of 632 590 human ABO blood group distribution of B type(32.51%),O(30.04%),A(26.86%),AB(10.6%),the frequency of R gene(O)>q(B)>p (A);Rh(D)was positive in 628979(99.43%)Rh(D 3611(0.57%)negative).ConclusionHarbin don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ABO blood group significantly(P<0.05)and Rh(D)blood type distribution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B gene frequency of blood donors in Harbin city is high,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northern population;genetic polymorphism of ABO blood group,conservative and variation sex.

Blood donors;Blood type;Harbin City

R457.1

A

1672-5654(2015)03(c)-0180-02

2014-02-22)

李英辉(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中级检验师,主要从事哈尔滨血液中心血液传染病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献血者血型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人人健康(2021年11期)2021-06-17 03:18:2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中小学校长(2021年1期)2021-03-01 01:30:50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人人健康(2019年17期)2019-09-16 03:22:28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7666名互助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及献血心理调查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