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11166) 赵丽萍 赵 杨 于 浩 胡志斌 陈 峰
生物统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与思考*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11166) 赵丽萍 赵 杨 于 浩 胡志斌 陈 峰
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在国内称为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卫生统计学(health statistics),是数学、统计学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被称为生物学的方法论,其肩负着培养高水平生物统计专门人才、解决生物医学领域重大统计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生物统计专业是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工程、卫生事业管理、精算、保险金融等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生物统计专门人才也是国家重大决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生物医学教育、医院及卫生部门管理、人民健康咨询分析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生物统计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生物统计学人才需求的缺口极大,相关专门人才的培养规模与现实需求极不相称[1-2]。
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后[3],2012年,南京医科大学成功申报开设了全日制本科应用统计学专业(生物统计学方向),四年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招收30名左右本科生。目前,国内开设生物统计学专业的院校很少,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生物统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4]提供借鉴。
生物统计学不仅为开展生物医学研究设计、实验室数据测量分析、现场调查、疾病监测、药物临床试验、卫生政策与防治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设计方案和数据分析结果,而且为贯彻《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一系列的卫生法规、标准,保障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提供可靠的方法学基础和定量执法依据。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生物统计学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严谨的科学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达的能力,熟练掌握数据管理软件和统计学分析软件,能够从事卫生统计、医学统计、生物统计、数据管理等工作,为医学、生物学科学研究、卫生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教育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我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资源优势,以理为主,医、文兼修,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协调发展。经多次论证,确定了生物统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对生物统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计划,注重学生的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编程实践能力的训练,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时比达2∶1;注重对学生的统计学思维、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讲授内容中注重知识点的介绍,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
生物统计专业必修课共38门,169学分。必修课分为四大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医学相关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医学相关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在第三、第四学年开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第四学年进行。
开设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是生物统计专业的特色之一,共设置8门医学相关课程,包括:生物医学导论、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人类疾病的病原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临床疾病概要、流行病学、卫生学,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知识,使得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了解生物统计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与医学相关专业人士顺利交流沟通。
专业基础课程6门,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管理、信息学基础,主要是数学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相关知识。
专业课程共16门,教授学生系统地学习统计学专业知识,并学会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资料分析、统计模拟试验的基本技巧。课程包括:生物统计学与Stata统计软件、多元统计分析与SAS应用、SAS高级编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非参数统计、统计计算、线性统计模型、广义线性模型、统计设计、现场调查方法、流行病学统计方法、临床试验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微分方程与疾病动力学模型、生物信息学。
除了必修课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学生选修16学分的选修课,其中社会人文类、自然科学类各4学分,医药类及专业选修课8学分。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学习阶段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共20周。部分学生拟安排在本学院内统计专业实习,主要进行统计方法、统计软件的练习和实践;大部分学生主要在大型跨国制药企业、统计局、卫生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生物工程研发中心等单位实习,通过学习卫生业务统计相关专业知识,参与医学科研设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报告撰写等实践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2008年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校内率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012年招收第一届生物统计专业本科生的当年即实施了从大一开始的全员导师制,要求所有本科生都必须参与导师制,完成该培养环节计6学分。生物统计专业的本科生全部由统计学专业教师带教,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即指定导师。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稳固专业思想,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本科生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暑期基础科研训练安排在第三学年的暑期,为期4周,主要对学生进行科研选题技能与科研素质针对性的训练,计3学分。要求完成一项选题报告、一项科研设计,结合选题内容和所掌握的资料撰写一篇文献综述。在导师对学生的工作量、工作态度、科研能力、综述水平、科研设计完成情况等做出综合评价、符合要求后方能获得规定的学分。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已开设生物统计专业的院校[5],目前,国内院校设置生物统计专业的很少,生物统计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还不成熟,我校生物统计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讨,生物统计专业培养的人才还需要用人单位的检验,今后我校将继续进行生物统计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和优化,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致谢:感谢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教授、北京人民大学易丹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濮晓龙教授、东南大学林金官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陈平雁教授、默沙东王武保博士对我校生物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所提的建设性意见。)
1.白毅.生物统计学人才缺口待填补.中国医药报,2010.
2.刘欢.生物统计学人才培养需要创新机制.科学时报,2010.
3.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统计研究》,2011,28(11):3-10.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5.陈平雁,安胜利,徐燕,等.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中国卫生统计,2009,26(6):666.
(责任编辑:丁海龙)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