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分析

2015-01-27 05:24庞金奎,杨秀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药物治疗主法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近期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首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患者疼痛。早期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减少系统及脏器受累。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7.156

作者单位: 1 163712黑龙江省大庆第四医院

2 163712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The Analysis of 30 Cases Rheumatoid Arthritis Drug Treatment

PANG Jinkui 1YANG Xiufeng 2 1 The fourth hospital of Daqing,Daqing 163712,China,2 Daqing oil field general hospital,Daqing 1637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Methods Analyzed 30 patients’ cases in heumatoid arthritis which were chosen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2. Results 6 cases were short-term controled,14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8 cases were effective,2 cases were invalid,the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93.33%. Conclusion The best way to control the rheumatoid arthritis is to adopt 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in order to 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The earlier application the slow acting antirheumatic drugs,the more to reduce the system and organ involvement.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Drug therapy,Method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形式多呈缓慢发病,也有的呈亚急性发病(多见于老年患者),首发部位多为手指关节及腕关节,可以单关节或多关节同时起病,进行性发展为多关节、对称性关节肿痛,以及四肢小关节均可受累,可伴有发热、皮下结节等伴随症状。减轻疼痛和炎症,缓解病理进程,保存关节功能,促进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 32岁;病程1~26年,平均1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风湿病学学会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分类标准 [1]。RA功能分级:I级6例,II级20例,III级4例。查疼痛关节有无肿胀,关节部位有无压痛,肿胀部位皮肤温度有无增高,关节周围有无皮下结节,如果有,检查皮下结节质地、活动度、有无触痛。伴有胸腔积液时,呼吸音减弱;肺间质受累时,可闻及帛裂音。

1.2 方法

水杨酸制剂阿司匹林有消炎、抗风湿及镇痛作用。消化道副作用严重时,可用肠溶性阿司匹林,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但是肝、肾功能较差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用该类药。消炎痛一般用量25 mg,每日2~3次,每日总量不超过150 mg为宜。布洛芬有抗炎、解热、阵痛的作用。胃肠道反应小患者能耐受。前者常用量0.2~0.4 g,每日3次口服。后者250 mg,每日2次口服。芬必得为布洛芬的缓释片,每次300 mg,每日2次口服。炎痛喜康为抗炎镇痛药,其作用强于消炎痛,每日20 mg,每日1次,必要时可增至40 mg。类固醇皮质激素有将强的抗炎作用,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关节症状。因此类药物不能控制病因,停药后易复发,长时间应用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用时要选择适应证: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威胁生命血管炎和严重的其他关节外表现;关节症状明显而慢性药物不能控制或起效的患者。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近期控制: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显效:全部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指标基本正常。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近期控制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学改变是滑膜炎、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软骨坏死和韧带骨化,未经正规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可反复迁延多年,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环境与感染、内源性免疫因素、其他因素如性激素、生活方式等。滑膜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主要的病变,也是关节病变的基础;血管炎则是RA关节外损害的基础,其典型病理改变为坏死性血管炎;类风湿结节也是RA的重要病变,突出表现为肉芽肿形成。晨僵是RA突出的临床表现,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及轻重的一个指标。指关节较长时间不运动后出现活动障碍、僵硬感,影响翻身、扣衣扣、握拳等活动,需经过肢体缓慢活动后这种感觉才消失。关节肿胀多因关节腔内积液或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引起,以手、近端指间关节、腕部受累者最为多见 [2]。关节痛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多关节、全身性的、慢性、对称性疼痛,以夜间、晨间及关节起动时明显。关节畸形常出现于病程的中晚期。

在休养中要十分注意生活起居,疾病在初发或复发时,要保持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以利于病体恢复;当处于缓解期,应以动静结合和劳逸结合的原则,安排好工作及生活,防止卧床过久产生关节强直和废用。应避免或去除发病诱因,如寒冷、潮湿、疲劳、精神刺激、外伤及感染等。

遵循早期、联合、规范、强化和个体化的治疗原则。第一类是非特异性对症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产生,有止痛、抗炎和退热效果,疗效发挥较快。但不能防止病情进展和骨关节破坏。第二类是有助于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物,主要为各种免疫抑制药。此类药物可降低RA的活动性和进展速度,防止或减少骨关节破坏的发生,故RA在未发生骨侵蚀之前,就宜尽早开始使用这类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又称为一线药,有抗炎、止痛、解热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适用于早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这类药种类很多,根据化学结构不同,药代动力学不同,其剂量、用法也不同。非甾体抗炎药分为水杨酸类、丙酸类、喜康类、吲哚类、吡唑酮类、苯乙酸类等。用药过程中应避免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因会引起不良反应增加,而疗效不增加 [3]。这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高血压、水钠潴留、过敏、骨髓抑制及凝血障碍。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左振素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思路与特点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颈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治体会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