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伟
辽阳县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辽阳 110005
在当今医学中检验医学可谓发展较快的专业之一。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院的检验质量和机械的自动化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如何在检验前对质量控制有所加强,从而减少对标本的影响成为了现在很重要的一项任务[1]。
由于医院新业务和新技术的逐渐开展,医院需要开展临床应用和评价。在对一个全新的检验项目进行推广的过程中,检验科并不是只具备检验该项目的能力就可以,而是还需要检验科与临床进行一定的沟通,相互交流。
对于一些检验项目临床的医师对此的选择并不是十分的清晰,由此对检验科的工作发出一些抱怨。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的问题,这就需要检验科的人员与临床的医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毕竟临床医师对检验项目的选择直接关系着临床价值的体现。对于同一种疾病处于不同的阶段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所以临床医师就必须要对干扰该实验的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个问题便是检验科的人员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的首要问题。如果临床医生在不了解实验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后果只会给患者带来负担,更甚的情况是做出错误的判断,使得后果更加严重。
对于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而言,一份比较合格的检验申请书以及一份符合各方面要求的样本,还有正确的样本留取方法以及样本的及时送达都对质量控制本身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医师在进行填写检验申请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填写,因为该申请单对检验结果的判读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患者本身就存在一些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许多药物都有副作用,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还会使得患者的肝、肾功能损害而引起有关检验结果异常。
对于一些针对临床科室而开展的项目,检验科的医护人员要尽量配合临床医生,满足临床医生的要求。至于那些经济效益不太乐观的项目,要及时向临床医生说明情况更换掉,争取各个科室人员的理解。检验人员还要树立起为临床医生服务的意识,平常多多联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为临床医生推荐一些检验项目。其实在检验人员看来只要取得了相关临床的支持和重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在这一方面就要充分体现检验科的作用,以保证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及时。
在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便是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这项工作的大部分过程是由护士完成的。前面也有提到过,标本的采集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有关检验结果,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护士由于对专业的知识不太了解,因此,会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误差;也有可能护士在对标本进行运送的过程中,部分标本的标签磨损甚至脱落,这样不仅使得检验结果出现很大误差,也有可能使得医师与护士、检验人员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产生误解。在采血过程中,护士应该正确使用止血带,因此,使得所获的标本达到标准。在采血完成之后,护士应该在运送和储存时间上尽量减少,并且尽快进行检测。因为在运送一系列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越少,标本所得的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就越高[2]。
在采样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对于检验结果来说至关重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时间便是早晨空腹检查,在该时间段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昼夜的节律而对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患者在该时间段心情也是出于平静、放松的阶段,因此,采取的标本误差也就越小。在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叮嘱采样前所禁忌的食物,否则护士得到的检验结果就不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情况,使得结果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①对于抗凝剂和防腐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因为在采集样本过程中,抗凝剂是必不可少的药剂。不同种类的抗凝剂对血液所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如果医护人员加入的抗凝剂量或者是加入了不同种类的抗凝剂,都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影响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抗凝剂本身的特性。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均要仔细谨慎的选择合适的抗凝剂,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试验[3]。例如,在进行血液分析过程中,用于检测的血液样本一定要进行抗凝处理,因为血液和抗凝剂的加入量影响着血液样本质量的好坏。如果血液的含量较高而抗凝剂较少,血浆中就有很大的可能出现血块,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血块的出现就有可能阻塞仪器而使得检验结果出现偏差;相反,当血液的含量相对较低时,检验的指标也会被影响。
②防溶血[4]。在医护人员采集血样样本过程中,偶尔会因为采血的操作流程不规范或者是因为技术不够熟练而导致溶血。在原则上,经过溶血的标本是不能够采用的,因为溶血的标本对于许多的有关检验项目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严重溶血时医护人员是很容易发现的,但是对于发现一些隐性的溶血则存在一些困难,只有在进行某项检查之后数据结果显示中才能发现,这时检验人员就应该与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联系,并且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重新采血。
③禁止一边打点滴一边采血。如果患者正在打点滴则该患者不能同时采血,更不能利用点滴的针头进行采血。打点滴的患者应该在打完点滴之后的1 h才能进行采血,这样才不会影响对一些金属离子项目的测定。其实在临床上有采取统一采血体位的规定,就目前来说住院患者主要是卧位,而对于门诊患者来说以坐位为主,并且规定止血带在使用1 min之内进行采血。
在做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检查人员要随时提醒患者注意饮食以及药物等方面,尽量食用不要影响到样本质量的食物以及药物。在由患者自己拿取样本的过程中,有关的工作人员要随时告知样本的留取方法,提醒有关的注意事项,积极与患者沟通,尽量使样本的质量误差降到最低,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相关的检验人员除了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在相关医护人员宣讲分析前把样本的质量控制做到最好。检验人员只有与临床医护人员不断地进行沟通交流,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把影响因素都降到最低。在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相对更加准确,检验人员要把影响结果的每个因素都要处于一种受控状态[5]。因为从临床到实验室的途中影响到样本的因素包括很多,忽视掉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使得检验结果不正确,这也就严格要求相关的医护工作人员以及检验人员对各个因素都要进行全面的了解,真正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及时纠正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保证检测质量的改进,从而提高检验医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人类。
[1]马飞.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保证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0).
[2]王珏.加强临床沟通对检验前质量控制的影响[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461-462.
[3]邓汉珍.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和合作保证检验前的质量控制[J].健康之路,2013,12(6).
[4]蔡昉.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4(13):154-156.
[5]李艳丽,焦云专.对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的探索和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