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3例髋臼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所有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通过6~2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临床治疗优22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2例患者出现腓深神经损伤、3例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临床应根据患者骨折分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有效的围术期功能锻炼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4.068
作者单位:161600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Acetabular Fractur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FENG Bo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eshan County,Keshan 161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Methods Forty-three cases of acetabular fracture patients from July 2012 to July 2014 were treated for clinical data,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By 6-20 months of follow-up,all patients clinical excellent in 22 cases,good in 18 cases,two cases,one caseof poor,its clinical excellent rate 93.0%,and all the patients were not there wound infection,deep vein thrombosis 2 patients had deep peroneal nerve injury,3 cases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one case of avascular necrosis,one case of traumatic arthritis. Conclusion Clinical genotyping shoul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fractures,fracture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an effective periopera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interventions can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Acetabular fractures,Complication,Therapy
髋臼骨折主要是指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造成的髋臼多种形式骨折及相关严重并发症 [1]。研究资料显示,髋臼骨折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髋关节活动受到约束、关节局部疼痛,若患者合并骨头脱位,则临床表现为相对应的下肢畸形和弹性固定;若患者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其功能障碍和疼痛状况不如髋关节前后脱位;若患者脱位严重,则临床表现为患肢缩短。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3例髋臼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为(42.4±1.4)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空坠落9例、重物砸伤7例、其他原因4例;骨折分型:横断伴后壁骨折9例、后柱伴后壁骨折15例、横断骨折8例、T型骨折6例、双柱骨折5例;所有患者受伤直至手术的时间为4 ~16 d,平均时间为(4.8±1.2)d。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进行抗休克治疗和伤口处理,牵引复位或给予麻醉进行闭合复位患者的股骨头脱位情况,复位后牵引股骨踝上骨或者胫骨结节,术前半小时先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所有患者给予全身或者硬膜外麻醉,若患者属于简单骨折,则采用单纯后侧或单纯腹股沟入路,若患者属于复杂骨折,则考虑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过程中,应在直视或者透视下保持髋臼关节面平整。手术完成后应继续牵引患者股骨踝上骨或者胫骨结节。术后应督促患者进行肌肉收缩和足踝关节的康复训练,保持牵引下进行髋膝关节屈伸功能训练,15 min/次,1次/周;术后4~6周应进行床上髋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术后8~10周使用拐杖进行患肢不负重活动训练,循序渐进,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2 结果
通过6~2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临床治疗优22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2例患者出现腓深神经损伤,患侧拇趾背伸功能出现障碍,采用营养神经治疗恢复;3例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
3 讨论
根据文献报道,髋臼骨折属于全身负重关节最大的关节面损伤,只有尽早的进行相应手术治疗,才能有效达到解剖复位 [2]。髋臼骨折早期并发症主要为浅表软组织感染、坐骨神经损伤,临床认为对于浅表软组织感染术前合并局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时应充分进行皮下引流,促进损伤的软组织恢复;对于坐骨神经损伤需做到手术中仔细操作,不对坐骨神经进行分离,在股骨附着点位置将部分外旋肌群切断,从而保护坐骨神经。晚期并发症主要为异位骨化、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异位骨化多见于40~60岁人群,术后采用复方丹参片和吲哚美辛片治疗能够有效防止髋部发生异位骨化;手术过程中有效骨折对位和接骨板加强内固定能够有效防止创伤性关节炎;手术过程中保持骨折复位固定良好同时进行早期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能够加速修复关节软骨、缓解股骨头内压,防止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加强术后康复训练和适当卧床休息能够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本次研究可以发现,所有患者临床治疗优22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其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0%;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2例患者出现腓深神经损伤,患侧拇趾背伸功能出现障碍,采用营养神经治疗恢复;3例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均完全缓解。
综上所述,临床应根据患者骨折分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髋臼骨折,有效的围术期功能锻炼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