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 寅 (西安邮电大学 710121)
黑白躯壳中的彩色人生
——动画电影《波斯波利斯》浅观
邴 寅 (西安邮电大学 710121)
动画影片《波斯波利斯》根据玛赞·莎塔碧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从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伊朗女孩所经历的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等当代伊朗的重大事件以及她自己的成长轨迹。影片以其迷人的艺术气质与深刻的现实背景在世界范围赢得了广泛赞许,简单的黑白手绘画面承载了一段感人的彩色故事。
动画电影;创作手法;艺术特点
自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国王开始,历经三个朝代,波斯帝国建成了一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它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心脏。然而如今的伊朗早已不再是当年强盛的波斯帝国,每当我们提起这个中亚国家时,除了遥远的《一千零一夜》,只会联想到石油、伊斯兰教以及时刻笼罩着的战争阴云。2007年,一部根据伊朗裔女漫画家玛赞·莎塔碧的同名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波斯波利斯》为我们揭开了现代伊朗的神秘面纱。
动画电影《波斯波利斯》改编自同名自传体漫画。该片编剧及导演之一玛赞·莎塔碧就是原著漫画的作者。漫画共分四部,分别是《面纱》《安息日》《流落奥地利》和《回家》,玛赞用简单的线条与黑白对比勾勒出自己经历的震撼人心的故事。2007年,《波斯波利斯》被成功的制作成为动画电影,然而从漫画到动画,无论创作手法还是艺术风格都有了很大的转换。
改编后的动画影片在最大程度上继承并发扬了漫画的形式美感,基本上全部采用了黑白影调。然而与漫画中那版画般的质感有所不同的是,动画加入了更多的灰色过渡调子,既保留了影片的整个色彩基调,又成功营造出奇妙的视觉效果,大大增加了画面的深度与对空间的表现力,如弱化背景的明度以突出前景人物、利用不同层次的背景变化模拟空气透视效果以及各种云、烟雾等特殊效果。在完美的继承了原著漫画的形式语言的同时,作者又利用动画的艺术特点创造了更加迷人的视觉效果。比如对影片转场的巧妙设计,在描写玛赞的阿鲁什叔叔去苏联时,画面先以飞舞的蝴蝶转场,又以溅起的海水转向下一个镜头。再如对于人物动作的塑造,片中在描述巴列维王朝国王受英国人怂恿开始独裁统治时,采用了类似中国皮影戏的形式与动作风格,戏谑的表达了讽刺之情。作为由漫画改编的电影,这部作品成功创造出了独特的视听特色与影片结构,而并未照搬漫画。最终,我们看到了一部在视听语言上极具风格、几乎不同于以往我们看过的所有影片的动画电影。
茉莉花在《波斯波利斯》中多次出现,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含义。影片以作者的主观视角,讲述了她所知道与经历的国王被推翻、伊斯兰革命以及两伊战争等当代伊朗的重要事件,以及她自己在成长中对于社会、国家、信仰等的困惑与彷徨。作为一个漂泊异乡的伊朗知识女性,作者目睹了伊朗的政治文化变迁,她对她的祖国表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爱恨交加的感情。一方面,这片国土留下了她童年的回忆、家庭的温馨和文化的基础,是她永恒的归宿与根源;另一方面,这个国度又让她备受伤害,战乱与独裁、被束缚的自由、亲人的离去等,直至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
玛赞·莎塔碧1969年出生于伊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德黑兰长大,她的母亲是波斯国王的曾孙女。从玛赞童年开始,伊朗就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代。巴列维政权推行全盘西化的“白色革命”并未让伊朗变得真正富强起来,继而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伊斯兰革命。她目睹了战争的毁灭与摧残,遭受了亲人的离别。霍梅尼政府上台之后重新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国度,人们迎来的却是原教旨主义者严酷的教义陈规,片中玛赞在街头偷偷购买朋克录音带被抓的场面十分令人难忘,两个披着黑色长袍形同幽魂的妇女与玛赞纠缠不清的细节,是影片最辛辣讽刺的一幕。十四岁时,玛赞被父母送往奥地利上学,在那里,她经历了另一种绝望:当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中时,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局外人,融入群体如此艰难,西方人迥异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让玛赞难以适应。好不容易迎来的第一份爱情,却发现那只是个懦弱的同性恋者,文化隔膜导致的猜疑和误解,成了她永远的无法摆脱的梦魇。不断流浪,不断迁徙,万家灯火的圣诞节里,独自对着电话彼端的父母浅浅哭泣。
初看此片,除了惊叹于其艺术美感,更是为其质朴的形式语言而折服。法国《人道报》曾说《波斯波利斯》有着“睿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本片的每一帧画面都先由铅笔仔细画在纸上,然后用老式的毡头笔来重新描摹,线条有轻有重、充满变化,即使是片中个别运用到三维技术的镜头,也被结合的天衣无缝,完美的融入到整体风格当中。影片充分挖掘了手绘动画技术的潜力,其中人物细腻的动作与表情都是使用电脑制作无法达到的。其次,对于角色动作、镜头运动等风格的控制也十分到位,可以明显看出本片意在追求一种简洁的个性,人物动作并没有过多夸张,对挤压与拉伸的应用也是点到为止,尽量使用平和、简单的动作来表现内容,而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激烈的战争等复杂场景的表现更是进行了艺术化的高度概括提炼,并未直接去描绘那些繁琐的细节,如仅仅使用剪影就投射出一个庞大的战争画面,波浪、烟雾等则用类似剪贴画的运动风格来抽象展示,这些一举两得的巧妙应用也成为构成影片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质朴却不是简单,而是深藏着睿智的内涵,即作者以其幼年对于伊朗社会的洞察,以及她成年后的反思总结,还原成最初的儿童视角,其中渗透进了作者几十年来的思考与理解,因而虽然形式简单,却使人回味无穷,这也是本片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波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原著漫画与动画影片中都得到了强烈的体现。波斯细密画是古波斯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需要精细刻画的绘画类型。主要作为书籍的插图和封面,以及镜框、象牙等器物上的装饰图案。题材则多为人物肖像、图案或风景等,采用矿物质颜料,甚至以珍珠、宝石等磨粉作为绘画材料。作者在其漫画中并没有直接利用这一形式,但从装饰性的图案及构图中又仿佛可以窥见那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绘画传统。沐浴过西方文化的作者将复古视为倒退,黑与白的交映或许也是她对五彩缤纷的细密画那古代准则的反叛。她利用这些抽象化的民族文化特征使自己的故事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魅力。
据作者所说,她在创作漫画之前并不是一个职业漫画家,她甚至都没有看多多少漫画,而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一部作品。可以看到,作者在创作当中汲取了许多《鼠族》的元素,同样是黑白色调、如木刻版画一般的简单形象,同样简洁而有深度的对白。所不同的是,作者在作品中展现了更多女性所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对于点、线、面的掌控更加自如。尤其是波斯艺术形式在画面中的体现,使得每一个画面都具有强烈的构成感与装饰感。
[1]余为政.动画电影探索.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
[2]弗兰克·托马斯/奥利·约翰斯顿.生命的幻象.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