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 353000)
试论南平“非遗”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 慧 (南平市文化艺术馆 353000)
南平市地处福建北部,辖一区四市五县,境内多丘陵山地,村落分散,呈点状式聚居,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
至今,南平市已有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9项省级非遗项目、97项市级非遗项目。南平市取得的“非遗”成果,离不开基层“非遗”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为完整、全面地掌握所属县(市、区)“非遗”工作状况,做好“非遗”工作,本人对南平十县(市、区)文化馆“非遗”工作者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一)人员紧缺成常态,兼职临聘现象普遍
1.半数县馆1人从业
经统计,十县(市、区)共有20人从事“非遗”各项事务,其中浦城县最多,顺昌县次之,剩余均仅有1至2人,易造成以下三种问题。
①一人从业,无法设立AB岗,如遇突发疾病、事假婚假等特殊情况,“非遗”工作将无人接手形成空挡。
②基层“非遗”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不仅有大量的案头工作,还有许多户外宣传和资料采集活动。人员不足会造成应接不暇,顾此失彼。
③人手的不足,会严重制约“非遗”资料(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的整理、分类和编目,无法建立数据库。
2.兼职现象成主流
除松溪县、光泽县、政和县、邵武市文化馆各有1名专职人员外,其余6个文化馆均为兼职。
①兼职易导致工作者分身乏力、工作粗糙。面对多项工作时,常常感到左支右绌,力不从心。
②以本职艺术专业为主,选择性的进行“非遗”工作。现各县(市、区)兼职工作者,大多数均为文化馆艺术干部,相较于“非遗”,艺术创作更易出个人成果,无法全身心投入“非遗”工作。
3.临时聘用藏危机
浦城县、顺昌县、建瓯市文化馆共聘用5名临时人员从事“非遗”工作。临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手不足,但因临聘者待遇差、身份不确定,前途渺茫,因而长期从业可能性小,带来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无法保证,队伍稳定性差。
(二)业务能力相较弱,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1.无“非遗”专业知识,一切从零学起
本次调查的20名工作者,在校专业涉及音乐、摄影、美术等艺术专业,也有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在校期间从未学习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对“非遗”一无所知。
2.培养方式单一,知识层面受限
除日常工作经验积累、参加各级“非遗”工作会议外,县级“非遗”工作者主要依靠短期培训增进业务能力。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县级“非遗”工作者可参加的省内培训共8期。因时间、人数及课程限制,短期培训多以普及为主,不可能深挖细讲,所受知识有限。
3.受训人员不全,培训效果不佳
每期“非遗”专业培训往往因经费、场地、名额等因素限制,每个县(市、区)参训名额大多只有1人,又因我市“非遗”工作者平均年龄44岁,且女性占半数,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去外地参训顾虑较多,因而近半数人员未参加过培训。即使参加了培训,也不代表业务能力提高,由于培训时间短,教材不规范,其它工作繁忙,培训后主动巩固复习的人员较少。
(三)研究人才显缺口,无法深入理论层次
1.“非遗”工作者以管理型为主,研究人才缺乏
20名被调查者本科及以上学历8人,大专学历7人,从数据上看,文化程度不低,但均专业不对口。进入文化馆后,因工作需要才被分配从事“非遗”工作。目前他们侧重于管理,理论研究能力有限。
2.研究型人才培养处于初级起步阶段,人才资源匮乏
现阶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文化遗产学系,200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招收非遗学博士,2008年中山大学设立非遗学专业硕士、博士点,相较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培养,“非遗”大专、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3.县级文化馆难吸引研究型人才,软硬件设施奇缺
近几年虽然邵武市、松溪县、建瓯市、光泽县文化馆先后加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但无论是加挂或未加挂,均无业务经费、人员编制;同时,各县(市、区)文化馆自身条件有限,经费紧张等现实问题,很难吸引高端研究型人才落地。
(一)定岗定编,设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单独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给予相应人员编制与业务经费。“非遗保护中心”隶属于上级文化部门,并制定工作责任制,明确职位职责,将“非遗”工作常态化。
(二)采取多渠道方法,提高“非遗”工作者队伍的专业素质
1.规范培训制度
①定期举办培训。每年定期举办两到三次专项培训班,编纂统一的教材,根据培训内容适时组织实地考察。
②落实轮训机制。保证每年馆内每位“非遗”工作者均受训一次,及时更新“非遗”保护理念及工作方法。
③开展基层普及班。被培训者学习归来,可利用上级培训课件或自身心得体会,面向当地文化站长、村级文化协管员,开展小范围培训班。
2.尝试定向委培
采取定向委培方式培养现有人员。粗略估计,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中有意识强化非遗保护和研究学科建设的单位超过30余家,其中有9家提出明确的学科建设规划和相关教学要求。这些规范的研究机构,为定向委培提供了有效渠道。
3.争取高校合作
非遗保护中心应争取与高校合作,成立研究基地。从南平地理位置考虑,可以与武夷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南平校区)等高校合作,利用高校学科设置齐全的优势,充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盖的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文化载体或精神成果。如此既有利于弥补目前“非遗”工作者理论知识不足的现状,也有利于克服高校科研人才田野实践经验匮乏的情况,资源互补,达到双赢。
(三)运用各种方式,调动“非遗”工作者工作积极性
1.开展评选活动
适时开展评选表彰等,既能肯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又能激励更多从业人员努力工作。在评选过程中,需公正评价每一位工作者(包括乡镇村级文化工作者),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身份,只要在本职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为“非遗”保护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就可以参加。对于评选出的优秀工作者,除精神奖励外,也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2.完善工作条件
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多关注“非遗”工作者的工作现状,尽可能改善其工作条件,配备录音笔、单反相机、录像机等设备以用于日常采集,设立存储室用于存放“非遗”资料,有可能的情况下,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提高待遇、生活条件等,吸引人才落地。
3.与职称评定挂钩将“非遗”业务能力与职称评定挂钩,设立与“非遗”专业相对应的岗位职称,制定评聘标准。
[1]钱益汇,黄琎.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现状与培养机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5).
[2]王宪昭.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才的培养[J].文化遗产,2010(4).
[3]肖菲.浅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与开发[J].商业文化,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