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临床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硬膜外麻醉后在监视下,行骨折闭合复位,对小切口行PFNA固定。结果 术后临床效果评定优49例(79.03%),良9例(14.52%),差4例,(6.45%),优良率为93.55%。结论 在C臂监视的情况下行牵引床闭合复位手术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6.118
工作单位:461443河南省太康济民骨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FNA Clinical Experience
SHANG Kai SHANG Shouli SHANG Shoulu SHI Baosen LUAN Sizhong Spine Surgery,Orthopaedic Hospital of Taikang Jimin,Henan,Jimin 46144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losed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FNA clinical experience. Methods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62 cases of various type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after their epidural anesthesia under surveillance,closed reduction of fracture lines,small incision PFNA fixed. Results Excellent clinical results after assessing 49 cases (79.03%),good in 9 cases (14.52%),and poor in 4 cases (6.45%),good rate of 93.55%. Conclusion In the case of C-arm monitor downstream traction bed closed reduction surgery after using PFNA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simple operation,small patient trauma,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 closed reduction,PFNA fixation
患者的患肢固定于牵引床。使用C臂进行监视,并使用牵引床对患者患肢进行内收及内旋位的纵向牵引,恢复骨折成角、旋转及肢体长度。完成后经正、侧位对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情况进行透视后满意后,术区仔细消毒并铺巾。行纵切口,长度大约为4cm,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筋膜依次切开,找到大转子窝后使用尖锥进行开口,远端髓腔使用髓腔扩大器进行预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大小合适的PFNA针进行固定;远近端扩髓后观察情况,如果位置合适即可顺利插针,避免出现插针打不进拔不出的情况。在透视下进行插针,股骨颈内主钉约为股骨颈下1/3。在颈内打入导针,确认位置正确之后,将患者的股骨外皮质依次进行开孔,并将旋转刀片打入,为防旋在主钉远端进行上锁并静力固定。在C臂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及内固位置,如果准确无误即可进行冲洗并放好引流片,之后将切口逐一缝合。
1.3 术后处理
手术完成后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持正确的体味,患肢中立,术后3天需行常规抗炎治疗。术后1天换药并将引流片拔除,之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适当行患肢肌肉的收缩训练;术后第3天开始即可行慢慢屈髋、屈膝活动;手术1周后患者可扶双拐下地,但是注意患肢不可负重。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每月1次,之后可2个月随访1次。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要注意拍摄X线片,并注意检查患者的术区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患肢关节活动度如何等,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其患肢负重程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且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常用处理措施为骨牵引、石膏等,也有关于在将大切口暴露后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解剖板内固定的报道。若对患者行保守治疗其术后卧床的时间较长,且活动范围小;大切口暴露固定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而且出血多,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在临床得以开展,骨折经牵引床复位后维持状态下行小切口PFNA内固定以完成手术,为了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特进行了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在30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1.2)岁;致伤原因方面,有41例患者为行走跌倒,14例患者为车祸,7例患者没有明显的外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后并不需进行行骨牵引,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后即可行手术治疗。对患者性持续硬膜外麻醉,为了手术时方便股骨粗隆部及股骨颈的正、侧位透视,选择合适的位置将
2 结果
此次研究的62例患者无1例术中死亡,且均得到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5到24个月,平均时间为(12.3±1.2)月,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平均时间为(3.1±0.5)个月,且没有切口、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标准评定如下:优,49例(79.03%),良9例(14.52%),差4例,(6.45%)。优良率为93.55%。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了,对患者行卧床牵引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有较高的病死率 [2]。随着临床麻醉及内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术式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也慢慢宽泛。与其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比较,PFNA固定有明显的优势:因主钉有外翻角进针点可以落于股骨大粗隆顶端部位,更便于操作;螺旋刀片旋转击入可防止骨质丢失,刀片与骨质间铆合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避免旋转、松动的情况发生;刀片与髓内主钉间的自动锁定装置,可以利于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定位更为精准,因为行可小切口手术治疗,不但手术的时间较短、而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3]。
总之,在C臂监视的情况下行牵引床闭合复位手术后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但手术操作简单,而且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所需要的时间较短,有较为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