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磊 吴家兵 王建军 刘剑君 汤晓勇 张必科 孙 良 曹秋野*
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龚 磊①吴家兵①王建军①刘剑君②汤晓勇②张必科②孙 良③曹秋野②*
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是突发中毒事件有效处置的重要保障,处置装备通常包括现场样本的采集、保存与转运、现场毒物的快速检测、个体防护、流行病学调查及洗消等。针对我国目前中毒现场处置装备存在的种类不齐、装备率较低、物资储备凌乱以及不能满足现场处置需要等问题,阐述中毒现场处置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揭示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将向集成化、箱囊化、平台化、智能化、配置标准化及操作规程化等方向发展,以满足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中毒事件;处置;装备;发展趋势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hu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efei 230601, China.
突发中毒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方式作用于特定人群所造成的群发性健康影响事件,包括工作场所急性职业中毒、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中毒、食物污染毒物所致中毒、误服有毒动、植物和投毒引起的中毒[1]。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数据表明,中毒事件发生频繁且危害极大,中毒事件约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25%以上;其病例数约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总数的15%;其死亡病例数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死亡病例总数的60%以上[1]。由于中毒事件具有发生突然、进展迅速、中毒人员集中以及病死率高等特点,不仅容易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也给事件处置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2]。而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不仅是事件得到快速、有效处置的重要保障,也是应急救援成功的关键。
突发中毒事件处置装备主要包括现场样品采集、保存与运送装备、现场样品快速检测装备、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装备、流行病学调查单元以及人员和环境的现场洗消装备等部分。
1.1 样品采集、保存与运送装备
样品采集是应急检测的重要环节之一,采集、保存和运输方式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成败。样品的采集应尽可能完整、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根据样品来源,中毒事件的样品可分为空气、水、土壤、食材和生物样品(包括血、尿、呕吐物、胃内容物及组织样本等);形态上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不同的中毒事件,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形态对其样品的采集有不同要求,所需的实验室采样设备也各不相同。
(1)空气采样设备。根据不同采样方法选择相应的设备配置。直接采样法常用专用塑料袋或铝箔袋连接一个特质的采气用二联球构成的采气袋,或真空瓶(罐)。空气采样常用带有动力装置并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或者带有动力装置的滤料收集,或直接用装有固体吸附剂的采样管。根据气体形态选择采样装备。对于气态样品可使用吸收管、固体吸附剂管、注射器或采气袋进行现场采集。气溶胶类样品的采集,多使用滤膜(如微孔滤膜、过氯乙烯滤膜)、采样夹和冲击式采样管进行采样。
(2)液态样本采样设备。①有固定包装的液态样本可直接采集原包装产品;②散装、均一稳定的液体样本应采用密闭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③不易混匀的液体应采用较大容器盛装,或采用虹吸法分层采样;④易挥发的液体应保证容器的气密性;⑤易分解的样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样品保持稳定性,如采用棕色瓶等。
(3)固态样本采样设备。通常采用密闭性较好的玻璃容器或惰性塑料容器,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检测样品采集后应置于低温下保存。
(4)生物样品采样设备。生物样品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验结果,因此生物样品采集与送检规范正确与否对中毒事件原因的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3-4]。中毒事件采集的生物样品主要为中毒死亡者或中毒典型患者的血液、呕吐物和排泄物。对于可疑的食物、动物和植物样品需要一并采集。样品的包装包括呕吐物样本采集袋,粪便采集器,血、尿、便样本采集试管、瓶、袋,动植物标本采集袋、采集盒及可疑食物采集容器等。生物样品采集过程应做到无菌操作,采样工具清洁不掺杂质,不同样品独立包装并贴上标签。
(5)样品的保存与运输设备。中毒事件现场样品采集完成后应尽快送至实验室开展检测,如不能及时运送的生物样品应存放于4 ℃冰箱内,需冷冻样品应存放于-20 ℃冰箱内;其他样品可存放于常温冷暗处,如需长期保存的样品应存放于-80 ℃冰箱内。样品保存与运输的原则为:①防止交叉污染,接触样品的工具、盛放样品的器皿必须清洁且不带入新的污染物并密闭保存;②防止腐败变质,生物样品易腐败变质,应冷藏保存;运输以降低生物酶活性达到抑制生物生长繁殖的目的。样品保存与运输的常用装备为样本保存箱、样品运送箱、运送培养基、液氮罐和小型冰箱等装备[4-7]。
1.2 现场快速检测装备
现场快速检测主要是对事发现场与中毒诊断可能相关的样本直接进行分析检测,对中毒类型、剂量、范围及人员中毒程度等进行初步判断,是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初步识别毒物的常用检测方式,可为明确事件性质提供初步调查结论和实验室判断依据。通常在现场采样前或同时进行。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为:①检气管,适用于现场气体毒物浓度的测定,根据检气管变色柱长度测定出气体毒物的浓度水平;②试纸比色法,适用于各种形态有害物质的测定,试纸比色法可对毒物进行半定量测定,但误差较大且试纸本身易失效;③气体检测仪法,该类检测仪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出结果、结果可读性高、精确度高和可连续性检测等特点,不仅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还可用于现场工作人员对环境毒物浓度状态的连续监测;④气相色谱和(或)质谱分析仪法,车载式气相色谱和(或)质谱分析仪可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可用于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具有精确度高、结果可读和检测范围广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未知毒物和多种混合毒物的现场测定。常用的现场快速检测装备为气体检测仪、水质快速检测仪、化学法毒物快速检测箱、便携和(或)车载式气相色谱和(或)质谱仪、中毒鉴定检测车等装备[8-11]。
1.3 个人防护装备
个体防护装备(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从业人员为防御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总称。卫生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尤为重要,是救援人员安全的唯一屏障。卫生应急救援人员往往处于事故发生及发展或继发过程中,环境中面临不确定的危险。应急救援时医学救援人员必须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检测、救援工作,参加中毒事件救援的人员需要配备专门的呼吸防护器和防护服,需要处置设备多方位的支持,若无正确的防护则使救援工作加大事件的危害性和处理的复杂性,不仅引起中毒的毒物不能快速的锁定,现场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置,相关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和传递,甚至救援人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其后果严重。因此,中毒事件现场的个体防护装备是现场处置人员安全和有效处置中毒事件的基础保障。
(1)呼吸类防护装备:①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适用于A级和B级防护;②全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C级防护;③随弃式颗粒物防护口罩,适用于D级防护。
(2)皮肤防护装备:①气密式化学防护服,适用于A级防护;②非气密式化学防护服,适用于B级和C级防护;③透气式防毒服,适用于C级防护;④一次性防护服或隔离服,适用于D级防护;⑤化学防护手套,适用于B级和C级防护;⑥乳胶手套,适用于D级防护;⑦化学防护靴,适用于A级、B级和C级防护[10,12-14]。
(3)依据中毒事件中可能毒物接触暴露途径,分别对于吸入式、接触式等暴露方式在防护服装、呼吸防护设备、使用后废弃收集袋、个人防护设施佩戴(口罩、手套、眼罩)以及可能的个人救生设施(安全绳等)实施准备[15]。
1.4 流行病学调查装备
中毒事件现场的流行病学调查装备:①笔记本电脑,含化学品库、分析软件;②调查表,包括中毒个案调查表、调查结果汇总表及采样单等;③记录工具,照相机、录音笔及摄像机等;④参考资料,作业场所和环境毒物方面的监测技术规范、标准检测方法、职业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毒物信息库以及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参考资料等[16]。上述4部分流行病学调查装备是现场调查的必须物资。目前,我国已研发出集成化、箱囊化和便携化的流行病学调查箱,并已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5 现场洗消、环境处置装备
毒物的洗消指通过机械、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受污染的地面、设备、装备和人员进行消毒处理,从而使其沾染的毒剂失去毒害作用。①对染毒的伤员及其衣物进行清洗、消毒,重点为皮肤、眼睛和伤口消毒;②对可疑染毒的伤员也需进行必要的洗消;③对器材设备等进行消毒;④应急人员离开现场时应进行全身洗消。目前,洗消的技术为高温、高压、射流及免水技术等[17]。现场的洗消主要包括便携式冲洗器、泄漏物控制材料、洗眼器、皮肤洗消装置、洗消液以及化学毒剂活性皮肤消毒液等装备[10]。
1.6 其他辅助装备
为保障现场处置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抢救伤员的需要,对中毒事件应配备适当的应急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带(绳)、制冷背心、通讯器材、计时工具、医疗急救包和常见毒物的特效解毒剂,如氰化物中毒时应配备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亚甲蓝、4-二甲氨基苯酚、硫代硫酸钠及阿托品等特效解毒剂[10]。对于这些辅助装备应做好定期检查和补充。
我国自2003年SARS疫情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各地疾病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和体系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施,各级疾病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省、市、县级疾病控制机构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暴露出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相对滞后。在支援汶川地震时应急队伍暴露出应急装备不统一、物资凌乱等情况[18-20]。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尤其是市、县级疾病控制机构在处置突发事件时缺乏统一、规范的个人防护装备,缺乏符合国家生物安全要求的样品采集和运输箱,不但不能有效地处置疫情,甚至可造成病原扩散,严重威胁卫生应急人员的自身安全和公众安全[21-22]。
2.1 基层处置装备配置滞后
现场应急检测对明确毒物种类、浓度及污染状况、制定救援方案和患者抢救治疗方案以及保护周围群众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单位购置了各种实验室和现场的应急检测仪器,并开发应用许多新的快速检测方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3]。省市级机构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对处置设备进行了实时更新,而基层处置装备的配置依然滞后。2010年氨气急性中毒调查报告显示,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缺乏必要的设备,无法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只能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和借助于环保部门的检测依据判定为氨气急性中毒[24]。多数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对检测工作不重视,检测仪器设备陈旧和匮乏,致使现场快速检测设备近乎为空白。某些必要项目不能开展,某些毒物无快速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现场应急的要求。由于不能有效、快速地检测发生中毒的物质,中毒患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解毒治疗,导致患者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李荣宗等[19]对广东省76家承担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便携式快速鉴定与检测装备配置率和达标率均<40%。配置最普遍的为气体检测仪达标率为25%,现场鉴定与检测装备配置率、达标率均较低,与卫生部参考目录差距较大。谢立璟等[25]对全国57家不同级别疾病控制中心毒物检测能力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82.46%的机构装备有不同种类的实验室毒物检测设备,省级、市级和县级机构装备率分别为100%、95.24%、70%,仅有47.37%的疾病控制机构装备有现场快速毒物检测设备,装备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最多的为气体检测仪,其他现场检测设备装备均较少。各级疾病控制中心毒物检测能力调查结果均暴露出实验室检测装备、应急物资储备等诸多方面与应急工作需要存在差距。
2.2 个体防护装备配置不足
为了指导现场人员在应急与处置中毒事件时正确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装备,卫生部制定了《突发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导则》,该导则将个体防护分为A级、B级、C级、D级4个等级,可根据危险度分级和现场分区选择相应的防护等级与装备。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标准和规范[18]。
李荣宗等[19]对广东省76家承担中毒事件应急处置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个体防护装备部分配置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为乳胶手套、防护鞋和防护眼镜;呼吸防护装置配置率低于40%,以半面型呼吸防护器配置率最高(占32.9%),普遍只配备C级防护服,其配置率仅为27.6%。张恒东等[21]对江苏省86家承担化学中毒急救的三级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显示,配备个体防护装备的为36家,其中每次都严格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仅为9家,全员培训的仅为6家,对个体防护装备进行日常维护、更新的为36家。谢立璟等[22]对全国57家不同级别疾病控制中心个体防护用品准备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省、市和县级个体防护用品装备率分别为100%、95.24%和66.67%,个体防护用品种类平均为11.33种、6.52种和3.47种,装备品种最多的前3位分别为乳胶手套、纱布口罩和C级防护服,但防护服及呼吸防护器装备数量明显不足。呼吸防护器除部分省级机构装备有一定数量各类呼吸器外,市、县级机构呼吸器的装备比例很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20]。我国各级卫生机构应根据不同的应急任务,将个体防护用品作为物资储备,且随着防护产品的改良加以应用[11]。
近年来,随着突发中毒事件逐年增多,为更好地适应突发中毒事件现场处置工作快速、及时、有效及有序地工作需要,突发中毒事件处置装备势必朝着多元化、先进化、自动化、全面化、高效能及高科技等方向发展[26-27]。国内小型侦检设备已在功能多样性、小型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进展,使得侦检装备更加轻巧、耐用、检测快速准确,基本可以满足中毒现场处置的需求。
在发达国家中,突发中毒事件应急救援装备突出特点体现在种类齐全、功能稳定、性能可靠以及机动灵活性强等方面,已基本实现模块化、小型化、履带化和机动化,分组合并性能好,具有较强的独立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28]。现场快速鉴定与检测装备出现了包括气体检测仪、化学毒物快速检测箱及气象色谱和(或)质谱仪等先进装备,其中化学毒物快速检测箱包括各种便携式装备、固液应急检测仪、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有毒挥发气体分析仪以及多功能水质分析仪等[20]。此外,还有适合于对开放的作业场所或随身佩戴进行监测、安全报警,可以连续、实时和准确地显示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29]。随着实验室检测设备的发展,一些前沿分析设备的广泛应用对毒物鉴定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如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气象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以及质谱及其联用仪[30-31]。检气管可作为有毒气体如氨、一氧化碳及硫化氢等中毒应急定性、半定量检测的首选方法。便携式电化学气体检测仪可作为单一气体中毒时低浓度定量、半定性检测的首选方法。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法作为一氧化碳的首选应急检测方法已得到逐步应用[32]。
为适应卫生应急工作需要、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以及加快实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专业化、规范化及标准化配备的总体目标,我国从卫生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不同区域开展了省、市、县三级疾病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装备配置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研究,构建了区域性公共卫生应急装备平台。为了能快速、及时地到达事故现场,并进行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我国的应急处置装备也正朝着多元化、先进化、自动化、全面化、高效能和高科技等方向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和指南,我国相继制定了应急装备配置标准和标准操作规程,每个操作规程均包括目的、使用范围、使用要求、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每个操作规程印制后直接放在该模块中便于使用者对照执行,确保使用者按照标准操作规程使用各类各模块应急装备,防止出现误操作而危及使用者安全。卫生部发布的《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要求卫生应急队伍装备的管理实行定主管领导、定保管人员、定使用人员“三定”制度,具体使用部门要做好装备的配备、仓储、使用和维护等管理工作。
突发中毒事件现场较为复杂,且存在许多对检测不利的情况,仅依靠单一的检测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应急处置需求,应广泛利用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既要依靠实验室的优势技术迅速提供确定证据,又应以现场辅助技术提供的处置数据作为参考,形成多通道、多层次的技术处置路线,有利于提高应急检测质量,有助形成行动迅速、检测准确的实验室应急技术支持。各种现场装备的集成化、便携化和箱囊化可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的需求,促进中毒事件现场处置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1]孙承业.中毒事件处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的通知[EB/OL].(2011-05-20)[2014-08-22].http://www.moh.gov.cn/mohwsyjbgs/ s3585/201105/51736.shtml.
[3]王跃萍,林伟涛,曾凯,等.集体食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8):49-50.
[4]魏淑萍.浅谈基层卫生检验样品采集、保存与运送[J].科技传播,2011,12(1):87.
[5]马天华.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J].求医问药.2012,10(2):78.
[6]黎七绮,张莉萍.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3):374-375.
[7]兰中伟.细菌性食物中毒采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8,24(4):337.
[8]谭爱军,陈剑刚,张彩虹,等.气-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多组分农药中毒[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633-637.
[9]张彩虹,谭爱君,陈剑刚.多种检测技术构建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检测平台的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2009,36(2):154-158.
[10]吴文娟,张文昌,牛福.化学毒剂侦检、防护与洗消装备的现状与发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1,38(6):414-418.
[11]陈峰,吴太虎,王运斗,等.生物及化学毒剂侦检技术发展现状[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72-73.
[12]卫办应急发[2011]94号.突发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人员防护导则[EB/OL].(2011-07-06)[2014-08-26].http://www.moh.gov.cn/mohwsyjbgs/ s3585/201107/52287.shtml.
[13]周静,李颖,孙承业,等.中毒现场疾控应急人员A级别防护装备实用性能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24(3):168-171.
[14]Kendrick D,Smith S,Sutton A,et al.Effect of education and safety equipment on poisoningprevention practices and poisoning:systematic review,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J]. Arch Dis Child,2008,93(7):599-608.
[15]佘启元.个体防护装备技术与检测方法[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6]Gu Yan.Research and design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digitalized emergency preplan[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24(9):713-720.
[17]金慧英,荣曙,汪朝晖.南京日遗化武处置的医学防护和毒剂洗消[J].军事医学,2012,36(6):458-470.
[18]全国个体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个体防护装备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9]李荣宗,丘创逸,陈嘉斌.广东突发化学中毒应急处置装备配置调查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2):99-103.
[20]王陇德.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
[21]张恒东,朱宝立,白莹,等.江苏省医疗机构化学中毒卫生应急个体防护现状调查[J].调查研究,2010,35(7):104-105.
[22]谢立璟,周静,孟聪申,等.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置中毒事件个体防护能力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2):146-150.
[23]张彩虹,谭爱军,陈剑刚.多种检测技术构建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检测平台的应用[J].中国职业医学,2009,36(2):154-156.
[24]王胜良.一起氨气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460-1461
[25]谢立璟,张宏顺,张寿林,等.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毒物检测能力的调查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23(3):173-176.
[26]曾强,刘忠慧,张文生,等.呼吸道传染病疾控应急装备模块化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3):286-287.
[27]Bullinger AC,Rass M,Adamczyk S,et al.Open innovation in health care:analysis of an open health platform[J].Health Policy,2012,105(2-3):165-175.
[28]黄亚杰,欧景才.突发灾害应急救援装备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医院,2011,15(12):52-53.
[29]Chen SY,Huang JT,Chen NT,et al.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J].Procedia Engineering,2011,23(4):487-492.
[30]荣维广,刘华良,陈蓓,等.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酱油和食醋中四种杀鼠剂[J].分析实验室,2013,32(1):73-77.
[31]何水渊,罗学辉,张怡明,等.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3):565-566.
[32]张瑜,史黎薇,吴宜群,等.突发事件现场有毒气体检测方法评价[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23(5):339-342.
The equi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mergent poisoning events dispose
GONG Lei, WU Jia-bing, WANG Jian-jun, et al//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5,12(1):76-80.
The disposal equipment are important assurance for effective disposal of emergent poisoning events, which always contain sample collection, preser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poison of rapid detection, individual protectio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decontamination equipment. The equipment of emergent poisoning can’t meet the need of dispose in our country. The equipm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emergent poisoning events dispose will be integrated, encapsulated, platform, intelligentialize and standardized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disposal.
Poisoning; Dispose; Equipment; Development tendency
龚磊,男,(1983- ),硕士,医师。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卫生应急与传染病控制。
1672-8270(2015)01-0076-05
R197.65
A
10.3969/J.ISSN.1672-8270.2015.01.025
2014-05-28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201202006-16)“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①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 合肥 230601
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③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安徽 阜阳 236030
*通讯作者:caoqiuy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