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晶娜 郝书芳
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经验与体会
俞晶娜 郝书芳
2006年11月,淮北市被水利部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多年来,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典型示范、宣传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亮点,全面完成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2012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验收,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
1.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
按照《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大力推动节水工程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试点期间,共投入资金24.36亿元,年节水7331万m3,初步建成“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基本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控、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
到2014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4.83亿m3以内,万元GDP用水量由173m3降至64.6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94m3降至39.7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0提高到0.68,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由18%下降至14%。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淮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组织领导与部门联动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
市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强化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资金支持。试点期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下设宣传教育、制度建设、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市政节水、水环境保护和综合协调7个工作组,确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及工作组明确责任、协同作战,有效保障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印发《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范围;成立用水者协会等社团组织,参与节水管理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2.制度建设与体制创新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基础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试点期间,健全制度建设体系,先后编制《淮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淮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修复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及能力建设》《淮北市城市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10多个规划研究。出台《淮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淮北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淮北市水价管理暂行办法》《淮北市行业用水定额》《淮北市水功能区划》等11项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政府部门职能,成立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指导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工作。
3.河湖连通与区外调水是缓解地下水超采的最有效途径
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约212处,面积110km2,总蓄水库容1.56亿m3。试点期间,开展淮北市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荣获水利部昆仑科技三等奖。通过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综合整治,将沉陷区与周边“五河”“五湖”连通,扩大蓄水能力,适时引入雨洪资源,并为“淮水北调”工程提供反调节库容。积极推进淮水北调工程建设,按照国家、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淮水北调市级配水规划分配水量1.2亿m3为基础,开展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业水量分配。淮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全市的工业生产用水将逐步强制等量置换为外调水,基本遏制超采地下水的严峻形势,水资源实现地表水、地下水、雨洪水、区外调水等各类水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极大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
4.典型示范与项目带动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抓手
淮北市采取“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在工、农业节水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力地推动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期间,以临涣工业园区、淮北选煤厂、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节水示范企业为龙头,强化节水意识,积极推进工业节水技改,共投入资金19910.19万元,年节水量2372.6万m3,较好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按照“连点成片、节水增效”的创新思路,开展“百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等农业示范建设,配套完善灌排系统,建设高标准农田,实行社会化服务和科技化支撑,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朔里煤矿积极推动矿井疏干排水综合利用,矿井疏干排水回用率达100%,全市矿井疏干排水年处理回用量达2082万m3,矿井疏干排水回用率达60%。加大中水设施建设,2014年大唐淮北发电厂虎山项目中水利用量为1450万m3,全市城市污水再利用率达43.6%。
5.科学管理与依法治水是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保障水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试点期间,淮北市着力加强对地下水的管理,规范取水计量和统计制度,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地下水动态实时监测系统和供水设施信息系统建设,对辖区内112眼自备水源井安装远传水表等水量及水位监测设施。2013年以来开展国控、省控、市控取水户取水点的在线监测工作,共安装59个监控点,基本实现对重点取用水户实时在线监测。在强化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视依法行政,加大节水宣传和水行政执法力度,对违法取水行为坚决进行查处;加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户户接通自来水,基本解决群众与企业争水现象,树立了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良好形象。
1.持续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建立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试点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在组织领导、资金保障、技术支持、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等方面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载体创建,确保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
2.深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强力推进节水“三同时”,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扎实做好用水效率考核及用水总量统计等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年度各项考核指标任务。
3.坚持不懈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力度
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水法律法规、市情水情、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紧迫性,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淮北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淮北市水务局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