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水利局
周口市多策并举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周口市水利局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黄淮冲积平原,行政区划面积1.07万km2,现有人口11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粮棉油生产基地。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50万亩左右,总产量150亿斤左右,约占全省总产量的1/7,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00亿斤左右,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素有“中原粮仓”之称。境内地势平坦,除扶沟县贾鲁河以西、许扶公路以南为东北高西南低外,其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地面自然比降1/6000左右。气候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降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
境内现有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骨干河道62条,大中型水闸75座,机电井15万眼,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6.09亿m3,各类水工程年供水能力14亿m3,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4.5万m3/日。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51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人均1000 m3的缺水标准,水资源比较缺乏,属严重缺水地区。水量不足,加之大部分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制约周口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和全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严格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理念,坚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守“三条红线”,依法管水,严格监管,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体系
一是成立领导组织。为加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的组织领导,2014年度,周口市和所辖七县一市一区及一个省级开发区,在河南省率先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分工,落实了成员职责,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成立了考核工作组,出台了考核办法,制订了切合实际的考核工作方案,对各县(市、区)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系统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政府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2.加强取水管理,控制用水总量
一是编制了《周口市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方案》,下达了各县(市、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二是印发了《关于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方案制度的通知》,要求将水资源论证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立项前置条件,进一步明确了发改委、工信、环保、规划、国土、水利等部门职责分工。三是加强取水审批管理。对取用水量达到或接近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不予批准或限制批准新增取水。四是建立取水管理台账,全面开展取用水户排查,登记录入“国家取水许可证登记系统”,接受上级监管和社会监督。五是加强地下水管理。印发了《关于严格控制取用深层地下水的通知》,对公共供水应急水源以外深层地下水开采进行了限批,对公共供水管网范围内的自备井进行了依法封停。完成了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和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实施方案的编制。
3.加强用水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一是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市、县两级均成立了节水管理常设专职机构,不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节水运行管理机制。二是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成了市级水资源监控中心和100个监测点,实现了重点单位取用水信息透明化。三是强化规费征收管理。依法征收水资源费1176.5万元,实现了“收支两条线”,足额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四是实行计划用水管理。180家单位纳入了计划管理,下达用水指标509.5万m3。五是倡导节约用水。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出台了《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命名“市级节水型单位”22个,并对节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周口城市规划区和大部分县市升级改造了公共供水设施,降低了管网漏损率,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水质管理,严控污水排放
一是实行台账管理,对沙河、颍河、贾鲁河等骨干河流进行全面排查,摸清了排污口数量、位置、水质情况,建立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档案。二是强化水污染防控和工业污染源控制。市控以上重点排水企业全部安装了自动监控设施,实现了24小时自动监控。三是加大了污水处理工作力度,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镇污水处理厂12座,日污水处理能力44.5万m3,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90%以上。
5.加强法制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世界环境日”等有利时机,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宣传画、发送宣传短信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周口日报、周口电视台、中华龙都网等新闻媒体,一方面加强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为依法治水和依法管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知识宣传,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节水、保水的知识,爱水、惜水的意识,为水资源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推进河道拦蓄工程建设
2014年度,自筹资金18.65亿元,加快实施了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同时投资1.1亿元,加快实施了贾鲁河干流治理工程;投资1.22亿元,加快实施了颍河黄桥、贾鲁河摆渡口等6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投资7335万元,完成了郸城淮阳新蔡河、太康县铁底河、川汇区流沙河治理工程。通过系统治理,进一步提升了周口市防洪除涝、过境水蓄储等水资源调度能力。
2.推进重点调度工程建设
重点实施了周口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4.65亿元,征迁投资1.42亿元,铺设输水管道48.84km,开挖土方296.91万m3,回填土方266.49万m3。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为周口市区和商水县城调配水源1.03亿m3,有效保障城市生活用水,置换生产生态用水。
3.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014年,周口市完成投资4.51亿元,建成供水工程67处,解决了74.26万农村居民和26.55万农村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规模占到全省的1/8,是历年来投资数额最大、解决人口最多的一年。2014年12月1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在周口市商水县召开,王铁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周口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推进节约用水工程建设
在农业节水方面,投资1.26亿元完成了郸城、淮阳、项城等4县(市)高效农业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投资2500万元加快推进了沙河沈丘槐店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全市累计新增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98万亩。在城市节水方面,投资9500万元,改造了中心城区供水厂配套设施,筹建了水质监测站,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57.4km,新凿、维修水源井24眼,日供水能力增加2.6万t。
5.推进防汛抗旱工程建设
2014年,完成投资1547万元,建成一批岁修度汛和防洪除涝工程。针对63年不遇的严重干旱,全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5.13亿元,新打水源井1568眼,工程调水1.5亿m3,拦蓄过境水1.1亿m3,引黄补源700万m3,有效保障了工农业及生活用水,为保障全市粮食持续丰产丰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1.加强水功能区监测保护
严格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对沙颍河、贾鲁河、涡河等骨干河道水功能区,从严核定纳污容量,限制审批排污量超标区域的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设置。全市86个重点排污口中,71个更新迁建项目通过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审查。建立完善了水环境监测预警机制,投资1850万元,设立18个水环境监测点,确保了水位水质的定期监测。
2.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订了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纳入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的13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采取划定保护范围、设置隔离防护措施、安装监测监控设备等手段,加强了水量、水质和周边环境保护。对全市14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供水厂为单位,分级划定保护区域,明确了专人负责,实行了台账管理,确保了工程运行安全和供水水质安全。
3.加强水环境系统保护
持续推进了全市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的实施,重点从污染防治、河道清洁、河流治理、水源整治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制定了《周口市水环境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切实加强了监测监管力度,开展了环保执法,严厉打击了非法取水、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偷排、漏排、超排”现象的发生,同时,统筹水利工程调度,加强了污染源头防治,加大了中水回用力度,严防了水污染事件发生,确保了全市水环境安全。
4.加强水生态建设保护
逐步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努力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与省水投集团签署了《周口市水生态开发建设PPP项目合作备忘录》,签约了周口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了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开工实施了流沙河城区段生态治理、周口市水生态宜居环境治理工程。同时,狠抓现有湿地开发保护,龙湖湿地公园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湿地涵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区域水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