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为例

2015-01-26 01:23:44洪友君余茂龙鲁建斌
自然保护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婺城区东方红山核桃

洪友君余茂龙鲁建斌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 浙江金华 321025;2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木材运输巡查大队 321025;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农林局产业发展科 321025)

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为例

洪友君1余茂龙2鲁建斌3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 浙江金华 321025;2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木材运输巡查大队 321025;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农林局产业发展科 321025)

阐述了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良种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性质不明、编制不实、人才缺乏和体制不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良种育苗技术攻关力度、加强良种壮苗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加大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完善体制编制机制等不断推进良种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良种基地;现状;问题;对策

林木良种化建设是林木种苗建设工作的主线和灵魂。林木良种是林业增产增益的重要内因,是治本之策,在建设现代林业中始终发挥着“原动力”的作用,是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最有力保障。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是经国家林业局筛选和评定后确定的林木良种基地,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潜力,育种资源丰富、保存完好,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良种选育和推广能力,在林木良种生产中发挥着主导和示范作用。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林木良种基地是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在国家林业局和浙江省林业厅的支持下,经过9年多的大力建设,已成为全国油茶、薄壳山核桃、浙江山核桃、乌桕等木本油料树种的良种选育、生产、示范、推广的重要基地。基地与科技支撑单位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紧密结合,重点加强木本油料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良种选育、生产、示范与推广工作,全力打造育繁推一体化基地,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破解。

1 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发展现状

1.1 现有林木种质资源份数

东方红林场自2005年起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进行合作,并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为科技支撑单位,陆续将该所经济林方面的种质资源悉数收到林场里保存。良种基地现保存种质资源1939份,其中油茶1383份、油桐162份、薄壳山核桃215份、浙江山核桃40份、乌桕132份、香榧2份、油橄榄3份、枇杷2份。

1.2 现有林木良种基地面积

东方红林场现有良种基地面积1138亩,全部集中在林场琅琊林区。其中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区255亩,油茶良种采穗圃及示范林100

亩,油茶试验林172亩,油桐种质资源收集区78亩,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区223亩,浙江山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区20亩,薄壳山核桃采穗圃40亩,乌桕种质资源收集区25亩,香榧种质资源收集区25亩,白沙枇杷试验林150亩,另有苗木繁育区50亩。

1.3 林木良种选育情况

东方红林场良种基地在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科技支撑与合作下,累计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林木选育良种有19个,其中油茶良种10个(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1号、长林23号、长林27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55号、长林166号),薄壳山核桃良种6个(YLJ023、YLJ042、YLC12、YLC13、YLC29、YLC35),浙江山核桃良种3个(亚优7号、亚优8号、亚优40号)。

1.4 林木良种生产情况

2010年生产油桐种子69.3㎏、油茶种子2181㎏;2011年生产油桐种子1512㎏、油茶种子3414㎏、浙江山核桃果1.2㎏、薄壳山核桃果22.2㎏、乌桕果243㎏;2012年生产油桐种子268.5㎏、油茶种子9308㎏、浙江山核桃果273.1㎏、薄壳山核桃果678㎏、乌桕果302.8㎏;2013年生产油桐种子50㎏、油茶种子9075.1㎏、浙江山核桃果495㎏、薄壳山核桃果1474㎏、乌桕果200㎏;2014年生产浙江山核桃鲜果2574.4㎏、薄壳山核桃鲜果4459.15㎏、油茶鲜果58407.1㎏、油桐鲜果1500㎏、乌桕鲜果5㎏。

1.5 油茶穗条生产情况

东方红林场从2009年开始生产油茶穗条,其中2009年自产长林系列油茶良种穗条62㎏;2010年自产油茶良种穗条647.8㎏、试验穗条102.8㎏;2011年自产油茶良种穗条811.5㎏、试验穗条166.5㎏;从2012年开始,油茶良种穗条没有外购,完全林场自给,自产油茶良种穗条2850㎏、试验穗条245.3㎏;2013年自产油茶良种穗条4011.8㎏、试验穗条514㎏;2014年自产油茶良种穗条3357.2㎏、试验穗条496.7㎏。2009-2014年间林场累计自产油茶良种穗条11740.2㎏、试验穗条1525.2㎏。

1.6 良种苗木生产情况

东方红林场从2010年开始对外供应油茶良种苗,2010-2014年间累计出圃油茶良种苗木420.602万株,销往国内三省26个县市及泰国。其中2010年出圃15.4098万株;2011年出圃33.355万株;2012年出圃66.44万株;2013年出圃 169.7895万株;2014年出圃135.6077万株。

1.7 良种基地主要成绩

2009年1月,东方红林场油茶油桐良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2009年5月被浙江省林业厅公布为首批19家油茶良种采穗圃之一;2010 年4月被浙江省林业厅确定为6家省定点油茶育苗基地之一;2011年6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金华市东方红苗木精品园”为首批21个“浙江省现代农业(林业)园区苗木精品园”之一;2011年9月国家林业局经认定并授予东方红林场为19个“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之一; 2012年3月被浙江省林业厅公布东方红林场苗圃为首批8家省林业保障性苗圃之一;2013年1月被浙江省林业厅公布“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省级油茶油桐种质资源库”为首批15个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圃)之一;2013年2月被浙江省林业厅授予东方红林场为25个“森林浙江”良种推广行动先进单位之一;2013年4月被浙江省林业厅公布东方红林场为13家浙江省油茶良种定点育苗基地之一;2013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油茶油桐良种基地”网站作为中国林业网

的子站正式上线运行;2013年12月浙江省林业厅确定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薄壳山核桃采穗圃为省经济林良种采穗圃之一;2014 年2月东方红林场正式成为浙江政府油茶良种苗木采购供应商;2014年12月被浙江省林业厅公布“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省级乌桕种质资源库”为第三批3个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圃)之一。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性质不明

东方红林场的生态公益型性质的编制体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多少对林场良种基地及种苗的发展有影响,影响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应明确定位东方红林场为公益型全额事业单位,让全场干部职工吃下定心丸。

2.2 编制不实

由于东方红林场现在的体制是差额事业单位,补充专业技术人员很难,造成人才青黄不接,势必影响林场的发展,进而影响林场良种基地的发展。

2.3 人才缺乏

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基地现有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许多职工没有进过正规专业教育,都是从林场原来承包职工抽调上来(由于编制问题无法从大专院校招人、进人、留人),经营人员原来从事的行业较杂,大部分没有育苗经验,技术应用不到位,出苗率及好苗率均较低,苗木质量不稳定。

2.4 体制不顺

由于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加之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员素质不高,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主要靠省林业厅计划调拨苗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龙头和骨干示范带动作用。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良种育苗技术攻关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国家良种基地林木种质资源保育工作,夯实种质资源战略储备;要充分认识林木良种对发展林业产业的重要性和种苗培育在产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在产业建设中种苗是关键,林木种苗直接决定着林业建设的生命和农民今后的增收,要从保证造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好品种选育、苗木质量、技术攻关等问题。

3.2 加强良种壮苗繁育体系建设

要注重发展良种壮苗,加强油茶、薄壳山核桃及浙江山核桃等造林苗木的保障供应,为美丽中国、森林浙江、生态婺城做出更大贡献;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种苗必须先行,应尽快提高良种壮苗的生产能力。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种苗生产的特点,超前谋划种苗的发展,形成良种壮苗生产繁育体系,提高生产供应能力,满足大规模造林的需求。

3.3 加强种苗质量监督管理

要不断加强种苗质量监督管理,依法加强对种苗市场的监管力度,要科学管理,规范品种培育,健全苗木管理档案,严格良种、苗木检疫,保证造林苗木质量和用苗安全。严格实行种苗质量检验、检疫制度。

3.4 加大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良种基地既是良种的生产供应基地,也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科研基地,要建立健全良种基地生产与管理的长效机制,要不断巩固提高、持续发展。要加大良种选育、优树培育、苗圃基地建设、科技力量、宣传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要加快推进良种苗木产业化发展,弥补林场及良种基地可持续发展资金的不足;要建立

长期扶持良种基地发展的机制,除了国家及省里的鼎力支持以外,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农林)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与配套种苗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大对种苗生产基地的资金投入;国家和省已经建立林木良种补贴制度,要探索建立市、区两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调动良种基地生产积极性,使其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

3.5 完善体制编制机制

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解决林场体制、机制、编制问题。建议市、区两级政府重点支持东方红林场及其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切实落实好东方红林场的生态公益型性质的编制体制问题,明确定位为公益型全额事业定位。建议婺城区编委和人事部门解决林场良种基地全额事业拨款性质和科技人员编制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全额事业拨款性质的金华市婺城区国有生态公益林保护站或金华市婺城区林业研究所来解决,核定5个编制;也可以建立金华市婺城区种苗站良种苗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人员编制与经费参公解决,核定3个编制。

[1]庄瑞林.中国油茶·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何方,姚小华.中国油茶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3]姚小华.油茶丰产培育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方嘉兴,何方.中国油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5]姚小华,任华东.油桐丰产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6]裴东,鲁新政.中国核桃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7]姚小华.山核桃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

[8]常君,姚小华.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与加工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9]骆文坚.林木种质资源保育及利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0]王红霞,张志华,玄立春.我国核桃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4):387-391.

[11]国家油茶科学中心.油茶高效实用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2]浙江省乌桕良种协作组.白脱桕1号等13个优良无性系的选育[J].浙江林业科技,1989,6(3):1-8.

[13]刘国强,林志清,林文忠,等.我国枇杷种质资源及选育种研究进展[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29(2):65-70.

[14]王丽娜,杨传平,刘关君.我国林木良种基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种业,2006,12:12-13.

[15]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Z].林场发[2011]138号,2011.

[1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R].国发办[2014]68号,2014.

S794.4

B

1004-7743(2015)02-0010-04

2015-01-13

猜你喜欢
婺城区东方红山核桃
Entrevista ping-pong “Mi mayor logro es haber aprendido español”
郑红建作品赏析
艺术品鉴(2021年32期)2021-12-02 07:24:46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山核桃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金华市婺城区水果产业结构现状及对策
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的城市改造理念
人民论坛(2016年21期)2016-09-14 11:20:40
东方红闪耀航展
山核桃
美洲山核桃中微量元素的组成
食品科学(2013年14期)2013-03-11 18: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