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人员求职行为的研究

2015-01-26 20:18王欣吴江
人口与经济 2015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王欣+吴江

摘 要: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视角对失业人员求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模型适配度很好。并验证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意向具有积极的显著正向作用,且求职意向在各变量对求职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强度影响作用显著,且在求职自我效能与求职行为作用的过程中起显著中介作用,但该变量在求职意向对求职行为作用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求职行为;中介变量;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1-0099-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1.010

收稿日期:2014-06-20;修订日期:2014-12-08

基金项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术新人计划。

作者简介:王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

A Research for the Unemployment Peoples Jobseeking Behavior

WANG Xin, WU Jiang

(School of Labour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his paper closely surrounds the research project that the jobseeking behavior of unemployment people. And test the theory model b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ubjective norm, behavioral attitude and job search selfefficacy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jobseeking intention of unemployment people, and jobseeking intention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between variables of jobseeking behavior and other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Job selfefficac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job search which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between job selfefficacy and other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Job intensity a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between jobseeking intention an jobseeking behavior, however, the effect isnt significant.

Keywords:jobseeking behavior; intermediary variable;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

失业问题一直都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民生问题。而学者们大多是从经济学或者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通过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视角来阐释失业原因的文献,大多都是站在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的。因此,多数研究只关注了失业与再就业问题,而忽略了个体求职行为的作用[1]。计划行为理论的产生,将心理因素很好地融入失业与就业研究的过程中,使国外的学者将研究的视角逐步转向了失业人员个体。计划行为理论(TPB)中对求职意向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一共有三个,即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而这三个因素又分别由各自的信念决定。这些信念是个体认知和感知的基础,因此,计划行为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和预测行为,还能用于干预行为,以及干预个体形成的这些信念。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失业人员求职行为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1期

王 欣,等:失业人员求职行为的研究

一、文献回顾

求职行为作为一种目标指向行为,可以从频率—强度的角度进行测量[2]。频率—强度测量的是求职行为的频率和努力程度。频率的测量通常是指被试者在某种特定的求职行为上的次数或所花费的时间,然后将次数或时间累加;强度的测量,是要求被试者回答在一定时间内在求职上所付出的努力程度,而不用说出具体的求职行为[3]。一些研究表明,求职意向越强,才可能有更大的求职强度和更多的求职行为[4]。而行为的产生直接取决于意向,行为意向表明一个人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去执行某种行为,其强弱受社会因素与个体因素影响[5]。在计划行为理论中,求职意向是求职行为的重要预测变量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也往往代表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状态及态度[6-7]。并且求职意向与求职频率显著相关,在主观规范、求职自我效能和求职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4]。

计划行为理论是理性行为理论的发展,理性行为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的直接因素,并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影响[8]。艾森(Ajzen)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期望价值理论,打破了原有的个体行为受意志控制假设的局限,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因素,扩大了理论的适用范围[9-10]。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三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在心里占有重要分量的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强;反之越弱。下面就这三个变量分别解释。①主观规范。维诺库(Vinokur)等人对297名失业人员及其配偶、关系密切的朋友进行实证研究时,发现当失业人员在感知到他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等认为他应该积极努力求职时,他因此会充满信念[7]。王欣在对北京市686名就业困难人员的调查中,将影响求职意向及求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五个,分别为自身、家庭、经济、社会、心理,并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分析,得到了年龄、家庭动力、社会资本、福利依赖对求职意向有显著影响,家庭动力与就业援助对求职行为有显著影响的结论[11]。②行为态度。邦戈茨(Bagozzi)等人认为不应该只强调态度的工具性成分,即是否有价值或是否有益;同时也应该在意情感性成分,即是否喜欢、愉快与否[12]。也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情感性态度与求职意向的关系比工具性态度与求职意向的关系要强[13]。但同时有学者证明情感性态度与工具性态度高度相关(r=0.68),因而建议在进行因子分析时没有必要将二者划分为态度的两个维度[14-15]。③知觉行为控制。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的执行某种行为的控制能力,其受控制信念的影响,即促进或阻碍执行某种行为的因素和个体感知到的这些因素对其行为的影响程度。知觉行为控制通过意向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行为[16]。自我效能的概念是班德拉(Bandar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17]。自我效能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行为具有驱动作用。而求职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一系列求职行为应具备能力的信心[18]。大多数学者在研究时均以自我效能作为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的测量指标。艾米蒂奇(Amitage)等人的元分析发现,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与自我效能对行为有同等程度的方差解释力[19]。因此,本研究也用自我效能替代知觉行为控制。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