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广西 桂林 541006)
当下,与“微”相关的新事物如“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生活”“微小说”层出不穷,发展迅猛。相对于知识大爆炸和海量的信息而言,各种“极度微缩”的信息模块或者信息点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在这种大背景下,微课程逐渐兴起。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v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简称OML)。现今热议的微课概念源自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Penrose。在国内,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结合国内中小学教育现状给出了中国版微课的定义: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讲解或者演示将单个知识点进行剖析或再现,极大地满足了移动学习、全天候学习的需要,在网络课堂和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受到热捧,在本科教学中亦有渐起之势。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广西独立学院,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学,在许多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局限而影响着微课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广西独立学院自2001年发端到现在,经过多年的飞速发展,学校规模庞大,在校师生人数众多,但限于仅仅以学校有限的经济收入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比较有限。微课的引入,将国内甚至国外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免费或者低成本地引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此外,通过教师整合和加工,有些微课资源转变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校情、学情的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点,只需几分钟观看视频,就可大量获得专业发展知识。微课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受时空限制。教师无须集中,无须耽误正常教学安排,只需短短的数分钟就可以吸收他人最先进的教学经验;不受时间、地点、场合、人员的约束,不需太多的表达,教师可以灵活安排,更加自由,提高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效性。第二,技术起点低,专业回报丰富。利用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需要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教师甚至只需要操作手机就可以实现“多快好省”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对微课的评价互动,能获得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第三,思考更充分,反思更有效。通过微课的教与学,过程可快可慢,可仔细推敲,也可摘抄有价值的观点,可充分地思考和探讨,无需顾忌其他因素,真实地反映微课的客观情况,实现有效的专业引领,使教师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可见,微课的引入,缓解了时间、经费、人员等因素对独立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为教师成长提供了相对便捷的渠道。
微课以精细设计的简短视频代替了课堂教学的长篇大论,让学生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重新建构课程知识体系,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学生通过微课将课堂教学任意延展,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扩充,变革了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手段。这种学习方式更加符合独立学院学生性格活泼、学习能力有一定局限、有较好信息获取和交流能力的特点。
第一,知识颗粒选择的难度大。知识是有颗粒度的,尤其是新知识教学,不考虑知识颗粒的大小是无法真正实现其教学的。微课一定要以适合在较短时间完成教学、实现学习目标的合理的知识颗粒为内容进行教学。颗粒大了,一个微课实现不了教学目标,颗粒小了,没必要用那么长时间,而且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1]。
第二,难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知识一般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尊重知识的系统性,对知识点的关联更为科学,理解更为全面。由于时间上的局限性,微课内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只能是单一的精华,而不能照顾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即便是把关联知识点都用微课予以体现也很难处理其关联关系,基本丧失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这是微课的一大硬伤。
微课不仅仅是一个视频片段,还是包括了以微视频为核心,以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为主要内容的相对静态型的技术化资源以及以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生成的智慧型资源[2]。所以,微课的教学模式方便的只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教师要快速切入正题,精炼而准确地讲解内容,思路清晰,引导有序等。无疑,这样的要求对当下广西独立学院外聘教师多、自聘教师“两高一低”①的教师队伍显得更为苛刻。
微课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巨大投入。第一,微课需要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备课重点不光要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及其配套资料,还要着重考虑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线上、线下的学习应紧密互动。如果教师不能从观念到行为都实现转变,将无法突破课堂时空的困境。第二,把一门课程分解成树状的知识点图,进而用微课系统地重新建构课程,需要巨大的技术和资金投入,而这种对课程的分解本身就容易受到质疑。即便是利用网络上共享的微课资源,也不一定都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而搜集、加工网络上的微课资源也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第三,各种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使由名校名师或顶尖优秀人才主持的微课资源得以共享,独立学院的教师引入这样的资源势必会将自己弱化为助教,如果不能呈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教师的主导地位将面临巨大冲击。基于这些原因,广西独立学院的教师开展微课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微课主要产生于教师参加各类比赛的特意设计,没能形成更丰富的、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
微课的出现延展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机会,但是这些机会需要学生主动地去把握,自觉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衔接起来。所以,微课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主动性恰恰是独立学院学生最为缺乏的。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微课取得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成为微课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广西独立学院自进入内涵发展的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转型发展是其核心的价值追求。要想通过引入微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独立建设微课资源库对独立学院来说意味着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但现成的微课资源库能直观、迅速地体现出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省时省力,所以,使用其他已有资源库更容易成为学校管理层的理想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课建设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微课作为开展教学的一种技术和方式,存在固有的缺陷,教师应该理性认知。应用微课服务教学是要求教师在对课程教学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在使用微课教学时,只有选取了颗粒合适的知识点,才能真正达到既利用微课拓展课堂教学,又保证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果和质量的目的。因此,不能一味强调微课教学,盲目推进,忽略自身条件和教学效果。
微课的根本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于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对学科知识结构的认知,正确认识学生认知过程,科学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完全掌握课程结构与联系,清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才能设计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微课教学,全面考虑微课教学的各个方面。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新的教育革命。第一,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以导学、助学为工作重点。第二,重视学生的问题,善于设问引导。在翻转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比以往更重要,因为这时的教师要能真正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适当地设问,通过设问纠正学生的误解,并使学生能深度应用他们自学到的知识。第三,要习惯与学生互动,贴合教学对象对信息处理的即时性、互动性、虚拟性、参与性和控制性等特点。因此,教师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互动。第四,不断提高,使自己不可替代。引入微课教学后教师面临的危险一是来自技术,二是来自同行。教师只有能做技术所不能的事,才不会被技术淘汰;只有能保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或价值,才不会被微课中的优秀同行所淘汰。
要发挥微课的积极作用,需要学生在课后主动访问微课资源。调动独立学院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第一,合理选择用于微课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第二,通过课堂设问和拓展性的作业布置,把课堂教学内容与拓展的微课教学内容勾连起来;第三,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回顾微课教学的知识点;第四,微课交流实现实时反馈,提高微课的热度和吸引力;第五,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课,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微课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管理层的支持,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如:通过组织和参加微课比赛,大力宣传和推广微课教学理念;通过引进先进的微课教学资源,建设示范性的课程教学样板;通过引入微课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通过宣传展示等手段提高微课的认知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管理层的固有观念,取得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总之,无论技术发展如何智能化、人性化,机器始终有别于人类,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机器所不能代劳的。个人知识的独特性将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广西独立学院应该以推动微课教学为契机,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注重教师的成长与培育,提升知识创新的能力,使微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注释]
① “两高一低”是指退休或接近退休的教师和新聘青年教师多,具有一定教学经验、达到副高职称的中年教师少。
[1]鲁子问.微课的局限[EB/OL].[2014-3-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f72620102ef60.html.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