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视角下的个人养老

2015-01-25 19:54:29肖卓翼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储蓄生命周期养老金

肖卓翼

(山东大学 哲学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理财视角下的个人养老

肖卓翼

(山东大学 哲学社会发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我国早在2000年就成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存在社会保障制度缺陷、替代率较低、“421”式家庭普遍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个人养老存在危机,不能单纯的依靠政府、社会和家庭养老。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帮助个人解决养老理财的问题,从而缓解个人养老危机。

养老危机;养老金;个人理财;生命周期理论

一、当前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保障制度的局限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得到不断发展,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起步较晚,发展很不完善。首先,我国基本养老金的水平较低。从2005年我国连续十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2年,企业月基本养老金为1 721元。2014年,企业月基本养老金超过2 000元[1]。其次,我国的职业年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年金的覆盖率比较低且不具有强制性。第三,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比较低。《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养老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标准仅为每人每月75元。上述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二)家庭养老在“银色浪潮”下的压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2014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人群开始承担起家庭养老的重任,“421”式家庭结构越来越普遍,这种家庭结构中的老人更容易缺乏照护和关怀。子女除了要照顾下一代,还要照护双方的父母,不仅在体力和精力上达不到照护每一位老人的要求,在资金上负担也太重。如果有老人不能自理,子女的养老压力会更大,养老院的平均消费每月3 000元左右,老人的退休金很难支付在养老院方面的开销。

(三)养老金替代率低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提出养老金替代率最低目标为55%。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结果显示,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05年的57.7%,到2011年降至50.3%,这一数据低于国际劳工组织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的最低目标。这意味着我国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相对于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较低。假如劳动者在职总工资为6 000元,其中基本工资3 000元,则其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大约为1 500元,这相对于其工作时的收入有较大差距,生活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二、养老理财的必要性

(一)养老理财是解决个人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比较低,在农村每个月75元的基础养老金甚至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开销。并且,进入老年阶段后,人的体能下降,容易生病,且多是大病、慢性病,花费较大,后期的疗养和护理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较低的养老金无法解决老年人在遭遇疾病时遇到的资金难题。通过个人理财,可以使得老年人有持续的养老收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解决老年人遇到的资金困境。

老年人理财可提高老人在财产方面的自主权和能动性,避免传统家庭养老中老年人依靠子女吃饭的尴尬局面,解决老年人消极被动和自我否定的心理问题。同时,老年人通过理财活动可充实老年生活,拓宽交际渠道,丰富精神世界。

有些人认为,养老理财是满足老年人较高生活水平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养老方式,并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渠道,尤其是贫困老人的养老问题,所以养老主要是要依靠政府、社会和家庭。但是,理财并不是有钱人的游戏,没有储蓄更要理财。许多人认为理财风险太大,不适合一般的工薪阶层更不用说贫困群体。需要明确的是,高风险是来源于不合理的规划,并且理财带来的损失相对于贫困群体带来的边际效用反而小,而投资理财获得收益,对其带来的边际效用将大于高收入群体。目前,我国养老金基金存在缺口,个人账户空账运转,老年人口激增,“421”家庭普遍,可以看出,无论是政府、家庭和社会都存在巨大的养老压力。养老问题不仅仅是社会问题,更是个人问题,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决定着个人年老后的生活质量,不能单纯的依靠政府、社会和家庭去解决。

(二)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应规划其消费和储蓄行为,从而实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即个人在进行规划时应当综合考虑自己的即期收入、未来收入和可预期的支出以及工作时间、退休时间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来决定当前的消费和储蓄以实现量入为出,使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消费水平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而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收入与支出不能总是保持平衡。在人力资本积累阶段,个人年轻力壮,其人力资本大于金融资本,个人储蓄比较少,未来工作时间比较长;在人力资本向金融资本转换阶段,个人年纪增大,人力资本逐渐减少;在金融资本兑现阶段,个人处于老年状态,金融资本大于人力资本。

生命周期理论对个人的养老金理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阶段,说明了一般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收入及支出以及帮助个人在不同阶段资金的合理配置,避免老年人由于无所收入而带来的老无所依的尴尬局面。

三、养老理财的规划与选择

(一)养老理财规划

在进行投资前要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来降低理财风险。首先,要收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信息,包括个人或家庭的投资经验、健康状况、财产情况、退休金情况、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要确定财务目标,进而决定选择投资工具和投资比例。再次,根据市场现状制定合理的替代方案,根据市场和政策的变化及时修正原有的理财计划,减小损失,降低风险。最后,进一步完善计划。制定理财计划不仅仅是进行普通投资的要务,更是养老理财的第一步骤。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理财工具,理财计划可以为个人理财指明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理财计划一经确定就要执行下去,除了面对市场条件的突发变化,一般不要频繁地转换理财计划。任何一种理财计划都是存在风险的,频繁改变理财计划不仅不能享受到风险过后带来的收益,还要不断面对新的风险。

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探索期、建立期、稳定期、维持期、高原期以及退休期。从15岁到24岁为探索期。这一时期的家庭形态表现为父母是家庭的生活重心,理财目的是通过求学深造来提高收入。投资工具主要是活期、定期存款、基金定投,保险计划以意外险、寿险为预备,暂时不考虑房产。建立期是从25岁到34岁。家庭形态表现为选择合适的配偶缔结婚姻或者是有即将入学的子女,理财的目的是要量入为出攒房产首付钱。建立期的投资工具主要是活期和股票基金定投;保险计划则主要是寿险以及储蓄险。从35岁到44岁是稳定期。家中子女上初中小学,理财目的是偿还房屋贷款、筹集子女教育费用。稳定期的投资工具主要包括实业、自用房产、股票以及基金,保险计划主要包括定期寿险以及养老险。维持期则是从45岁到54岁。子女开始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理财目的转向了增加收入来养老和预防疾病。在维持期,可选择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保险计划则适宜各种类型的保单,如养老型保单、投资型保单和防病型保单。高原期是从55岁到60岁。家庭形态表现为子女脱离家庭开始独立生活,理财负担开始减轻,夫妻准备退休。高原期可以选择风险比较低的投资组合作为主要的投资工具,保险计划适宜选择长期看护险和有固定退休年金的险种。60岁以后为退休期。家庭以夫妻二人为主,理财目的主要是享受生活、规划遗产。退休期的投资工具主要包括固定收益投资,保险计划为领退休年金到终老。生命周期理论在每个阶段为个人提供了具体的投资理财建议,个人可以根据该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为自己制定养老理财规划。

(二)选择合适的养老理财产品

1.储蓄与国债

储蓄是大家最熟悉的理财方式之一,有养老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有大约50%的人筹集养老金是通过储蓄这种方式。对于低薪族来说,储蓄应当作为其首选的理财方式,储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安全性较高。但目前银行存款利息无法抵御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金贬值风险,单纯依靠储蓄来养老将无法维持购买力,退休生活水平必然降低。并且老年阶段处于大病的高发期,定期存款的流动性较低,不适宜随时可能急用大额消费的老年群体。有专家建议,可以采用“滚雪球”的储蓄办法,既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又能保证流动性。每月将余额存为一年期存款,一年后将会有12张存单,无论哪个月需要用钱时都可以取出该月到期的存款。如果不需用钱,可以将到期的存款连同利息以及第二年手头新的余钱接着转存一年定期。周而复始,几年下来每月存单的资金在增加。一旦家中应急用钱住院治病,可提前支取最近两三个月定期存单和本月到期存单,支取的资金够用就不再提前支取。另外,如遇利率下调,仍能按下调前较高的利率计息;如遇利率上调,则可取出后再存[2]。这种方法可以保值增值,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但是,可以看出,这种储蓄方法在储蓄初期的手续办理是较为繁琐的。

购买凭证式国债。国债投资操作方式简单便捷,而且具有利率较同期储蓄高、变现能力强、投资风险低等优点,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方式[3]。凭证式国债的投资门槛较低,最低为100元,可随时到原购买点兑取现金。它类似于银行定期存单,利率通常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但通常每期国债全国发行量少且总额度不高,部分客户可能无法买到。

2.基金定投与随时赎回

基金定投的投资方式也可以成为一种长期投资为养老增收的途径。基金定投的全称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是指在固定的时间用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在银行进行定期储蓄的零存整取。基金定投有长期储蓄所具有的优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每月几百元即可投资,降低整体风险。基金定投还具有手续简单、省时省力、收益具有复利效应的优点。一般来说,投资时间越长,定期定额复利效果就越明显,累积的财富也会越多[4]。但必须注意:一是养老储备金应主要来自日常收支结余,保证专款专用;二是定投要坚持,不应因短期收益波动而改变[5]。

3.个人年金

控制长寿风险的有效理财手段应首先考虑购买个人年金。个人年金可以让投资者在剩余生命里每年都得到一部分资金,从而保障年老后的生活质量。年金分为定额年金和变额年金。定额年金是保证投资者在退休后每年都能够获得一笔固定收入;变额年金比较复杂,它跟年金组合价值有关,它的价值大小又跟资本市场有关[6]。

4.其他的养老理财方式

(1)分红险

分红险是一种人寿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按照一定比例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通过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分红险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与当时的利率以及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相关,可以帮助养老金实现保值增值;分红险这种理财方式可以让年轻人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等到年老需要领取养老金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资金补充;分红险具保险保障的优点,购买后就相当于获得了一份具有固定有保底的保单收益,能够有效转移风险[7]。

(2)黄金投资

投资黄金也是一种十分适合老年人进行养老理财的方式。投资黄金的风险较低,但是流动性较差。通过过去30年各国的表现可以看到,只有黄金价格和货币发行速度相匹配。1972年金价是35美元/盎司,目前大约是1 750美元/盎司,在这40年中增长了50倍,年增长率为10%。如果换算成人民币,原来是1.68元/克,5年前则超过100元/克[8]。黄金投资可以采用定投方式,该投资在家庭资产中的配比控制在20%左右较为合适。

四、养老理财的策略

(一)遵守养老理财的原则

1.安全性

安全性不仅仅是养老理财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也是进行其他各种理财应该遵循的原则。养老金理财涉及到投资者个人未来的生活水平,应当特别谨慎,要保障投资资金的安全性。相对来说,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安全性较高,收益相对稳定;信托、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安全性较差;股票以及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最大,不适合已老群体。建议年龄超过70岁的投资者购买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的比例不要超过30%[9]。

2.流动性

进入老年阶段,容易突发疾病,用钱紧急。这时的支出一般都是大额支出,因此,不要单纯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将养老金全部投资于长期定额的理财产品。要保证养老金的流动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分散投资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根据理财目标选择不同期限、不同风险、不同预期收益的产品,组成一个产品组合,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要达到的预期收益,在该产品组合中对不同的产品按比例进行配置,分散投资风险,实现预期目标[10]。

(二)养老理财越早越好

在相同的本金和投资回报率的基础上,时间越长,收益越大。要提前做好准备,即使是刚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也应该准备自己的养老理财。可以有规划性地在25岁以后,把收入的15%~20%拿出来为退休做准备。另外,如不提前准备,快到了老年阶段才意识到应该理财增值,通常会为了高收益冒险而选择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可能会面临巨大损失的风险,这不仅不会解决养老金短缺的问题,而且对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个人身心也极为不利。

(三)制定合理的退休计划

退休计划是指个人把钱存起来以便在退休后使用的计划。个人退休的生活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受年轻时的理财影响。善于规划自己的退休计划,可以保证自己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例如,一个人从31岁开始进行退休储蓄,到60岁退休为止,每年存入2 000元,年利率按照2%,复利计算,他到退休后的本利和是81 136.16元。如果配合其他的理财工具,实际退休时的收入可能更多。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政府养老压力较大,养老资金紧张,且社会养老保障的保障水平比较低,单纯依靠社会保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活质量。养老不仅仅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更是自己的事情,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好老年生活的资金来源。生命周期理论给人们在养老理财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养老理财框架,对养老理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养老理财应根据自己的收入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制定合理的理财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个人应该提高自我理财意识,丰富理财知识,纠正错误的理财观念,提高收益,化解个人养老危机。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10%[J].人事天地,2015(2):58.

[2] 管新成.低薪族养老理财重稳健[J].投资理财,2008(2):27-28.

[3] 段伟平.为退休老人养老理财支招 [J].金融博览,2009(4):57-58.

[4] 郑以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养老危机及其对策 [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103-105.

[5] 唐乾.合理规划养老理财 [J].理财,2010(6):40.

[6] 蔡华.人力资本、理财规划与养老保险[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4):94-97.

[7] 付佳.郝演苏:分红险可助力养老[J].大众理财,2012(12):36.

[8] 王涛.养老理财的方法与途径[J].大众理财,2013(1):19.

[9] 张迪.有哪些养老理财产品 [J].理财,2013(12):46- 47.

[10] 郭岩.养老规划三步走 [J].职业,2009(5):12-13.

[责任编辑] 谭爱兰

2015-07-19

肖卓翼(199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哲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3.010

C913.6

A

1673-5935(2015)03- 0032- 04

猜你喜欢
储蓄生命周期养老金
动物的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爱心储蓄
快乐语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06:24
储蓄方法面面观
金融周刊(2020年7期)2020-07-23 06:18:47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6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社会科学(2016年6期)2016-06-15 20:29:09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
养老金也可“弹性”领取
福利中国(2015年1期)2015-01-03 08: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