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选择研究

2015-01-25 16:47
中国林业经济 2015年3期

陈 瑶

(1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哈尔滨,150040)

改革实践

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选择研究

陈 瑶1,2

(1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哈尔滨,150040)

针对黑龙江垦区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明确黑龙江垦区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基础上,确定黑龙江垦区信息化战略选择的原则,选择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战略、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多元化发展战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战略为黑龙江垦区信息化战略,确立了信息资源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为战略实施的重点。

农业信息化;战略规划;黑龙江垦区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随着建立精准农业战略的确立,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对如何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黑龙江省垦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部确定的精准农业示范区,对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模式的研究是垦区精准农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需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1-2]。

1 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黑龙江省垦区作为农业部三大重点垦区之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按国务院和农业部的规划先后进行了“金农”、“精准农业”、“数字农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信息化重点示范区,参与了农业部几乎所有信息化项目引入、建设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现状

黑龙江垦区已建立了的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依托社会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并开通了涵盖整个辖区的局域网络,所辖9个管局、113个农牧场、583个管理区全部进入垦区农业信息网络,形成了总局、管局、农场三级网络体系,构建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完成了公务电算化处理、远程信息报送等电子政务建设,引入了基于3S技术的农业作业信息系统,建设了农业专家系统。

黑龙江农垦总局设置了信息科和办公自动化科,主要负责建立健全本地、本部门的信息工作网络;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信息工作计划;组织信息处理日常工作;报送信息、指导下级信息工作;组织开展信息调研;组织交流和培训;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日常工作;资源网络中心平台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技术推广工作;综合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农垦总局所辖9个管理局在其管理部门中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辖区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在所辖农牧场、作业点设置了农业信息员。垦区信息管理部门对下属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并对经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的信息员颁发了证书,确保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作用的发挥[3-4]。

1.2 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2.1 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

垦区辖区面积大、地域广,所辖各管局、农牧场存在着产业发展方向不同、经济社会环境差异大的客观现实,需在战略上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结合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目前,垦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各领域、各地区或按自身需要展开信息化建设,或根据农业部等上级部门要求进行建设,导致发展散乱、重复建设投资分散了有限的资源,也使信息化效果无从体现。

1.2.2 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垦区的辖区面积大、基础设施不足,加之信息化建设本身的资源密集型属性,使垦区农业信息化投入与需求严重不符、缺口巨大,限制了网络服务功能的发挥,延缓了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GIS应用、农业监测预警、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等系统的开发。各管局、农牧场网络运行费用紧缺,线路租用费、网络建设与维护费、信息采集费、设备维护费和各种耗材费用严重缺乏。同时,垦区辖区社会经济环境相对较差,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尚处于初级状态,对社会信息服务组织的吸引力差,无法有效引入、融合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进一步加剧了投入不足的问题。

1.2.3 信息化意识淡薄

垦区管理人员农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目前仍有很多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农业信息化,认为当前垦区农业发展落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发展信息化,应该等条件改善后再进行;还有管理人员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多建信息设施、多配设备。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信息化内涵的认识,使垦区某些地区和领域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此外,垦区基层职工和辖区农民的素质较低、受教育水平差、信息意识弱、使用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对信息化的深化认识。

1.2.4 垦区的广域性导致信息化难度大

黑龙江垦区覆盖地域大,涉及地区多、人口基数大,信息相对闭塞,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投资大且见效慢,投资回报低且慢,导致各投资主体不愿进入或不以其为投资重点。同时,由于信息意识相对薄弱、信息化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利用信息服务平台,加之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成本较高,使大多数基层职工和辖区农民不愿主动寻求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体系,阻碍了垦区信息资源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化的难度。

1.2.5 农业实用性信息数量少

垦区各地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信息实用性差,服务信息雷同等问题,垦区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对当地农业生产没有深入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真正面向垦区基层员工和农民、农业企业的实用信息却严重缺乏且更新率低,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降低了其对信息服务体系的认可程度。加之垦区农业信息涉及面大,信息资源分散,整合难度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

1.2.6 农业信息标准化程度差

目前,垦区管理部门没有制定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导致信息内容、时效、技术规格等无法统一,降低了农业信息可利用程度。垦区各级信息技术人员没有接受过相关技能培训,难以将各种源信息进行挖掘、梳理,也无法将处理后的有用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信息的连续性、通用性和可比性无法保证,导致垦区农业信息处理中信息精确度、有效性较差,宏观信息较多、微观信息偏少,原始信息较多、加工信息偏少;反映生产的较多、反映市场与消费的偏少,月报、季报、年报等长间隔信息较多、动态信息偏少,事后信息较多、事前预测信息偏少。这种信息质量现状阻碍了垦区农业信息化发展,降低了垦区农业信息资源价值。

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的目标与选择原则

2.1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的目标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垦区与社会相关部门及其他社会力量合作,显著提高垦区信息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显著增强信息化对垦区农业现代化、垦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撑能力,充分发展管局、农场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逐步完善垦区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基本满足发展现代化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包括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场职工及辖区农民素质;②以信息化提升垦区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包括推动垦区电子政务建设、丰富垦区文化生活、服务垦区小城镇建设、促进垦区和谐发展;③建立健全管局、农场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包括建设管局信息服务平台(中间节点)、强化农场信息服务功能、创新农场信息服务模式。

2.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选择的原则2.2.1 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原则

战略定位要与国家农业信息化战略总体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规划相一致,分阶段进行自身信息化建设,根据辖区各局场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提出不同要求,从垦区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迅速在局部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按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要求实现全面推进,同时做的不脱离垦区实际盲目建设,避免浪费有限的信息化资源。

2.2.2 统筹规划、体系先行的原则

战略的制定应坚持全局观念、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科学制定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规划。建立和完善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应用和服务为重点,以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对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整合各方面资源,更加高效低耗地推进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

2.2.3 需求主导的原则

垦区信息化建设应以需求为主导,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信息资源集成,使垦区农业生产经营者得以更高效、低成本地获取信息,使信息资源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模式的制定应着眼于需求、着力于服务,围绕成效展开工作,以保证垦区信息化建设真正服务于垦区发展。

2.2.4 符合垦区基础的原则

战略制定要与垦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及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协调。目前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信息系统集成、信息资源整合阶段,须结合垦区实际情况进行垦区信息化战略的选择,合理定位、科学建设,使信息化效应更好地融合垦区现代农业建设中,实现通过消除“数字鸿沟”消除“经济鸿沟”的目的。

2.2.5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

垦区各管局所处地区存在着经济条件、产业结构、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差别,各管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组织体系、人员队伍等条件也不尽相同,在制定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时应因地制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各管局农场职工、辖区农民的实际需求,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各管局设定不同的目标和重点,采用切合实际的模式进行详细规划。

3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的确定

根据垦区实际情况和国家对黑龙江省垦区的定位,垦区农业信息化应采取多元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即采取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多元化发展战略。

3.1 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战略

在采取局部重点突破战略的同时也要采取以点带面实现全面推进的战略。黑龙江省垦区辖区面积大,各地条件不一、特点不一、发展不均衡,而垦区资源有限不可能同时投放到所有的领域和所有地区,而应当合理选择重点领域和地区,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投入,形成局部资源优势迅速形成突破,使其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发展,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效应、增长迅速的示范样板,通过技术扩散、资源集中与输出等方式辐射带动其他地区、领域高速发展。

3.2 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战略

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的无缝对接,是指除消除

垦区各管局、农场间信息屏障外,将垦区信息化管理体系与技术支撑体系与地方紧密结合,通过构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辖区内农垦、地方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全面覆盖,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3.2.1 构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垦区各管局、农场均已构建了信息化管理网络,并正在进行“三电合一”建设,每个管理区和作业区都配置了信息资料员,大部分农场构筑了信息化生产管理平台,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和新技术推广,效果十分显著。但各管局、农场系统间的链接、融合并不如人意,局场间的信息壁垒严重制约信息资源效能的发挥。因此,需通过构建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消除壁垒、整合垦区信息资源,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应。同时,通过与地方网络平台进行整合还利于局场附近的周边农村地区共享网络平台、降低垦区和地方农业共享垦区信息资源成本和难度,为垦区带动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3.2.2 强化垦区的示范作用

垦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远高于地方农业,应充分发挥其带动辐射作用,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垦区示范作用的强化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采取辖区内乡屯信息化示范,即在辖区内选择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乡镇进行信息服务平台的试点工作,并逐步按信息化规划分期分批为乡镇农技站配置计算机,逐步完成对相关人员开展上网技术培训和基层信息员业务培训,提高地方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二是采取农村产业化和专业化生产组织信息示范。充分利用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组织的经营规模化、技术含量高、辐射性强等特点,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尽快适应现代化生产特点。

3.3 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战略

信息化从来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垦区农业信息化应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进行,应在深入研究垦区农业发展需求、对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效用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推广信息技术,使信息化真正成为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倍增器和使能器。同时,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运用能力和效能得以全面提升,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作用,加快垦区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垦区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需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以社会信息资源融合为基础,以农业信息推送、农业技术推广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引入利用为驱动,以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以信息人才培育、政策法规环境优化为依托,结合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信息意识和信息市场培育、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垦区农业领域的引入和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3.4 多元化发展战略

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信息服务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是指采用垦区管理机构主导、多方参与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垦区管理机构主要发挥主导推进的作用,对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引导垦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协调各方关系和利益,提供政策法规环境保障和公益性服务,组织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市场行为,对重点项目进行投入与监管;针对个体目标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充分调动社会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教学科研机构、科技推广机构、农村大户和各类农业信息企业成为信息主体,直接为垦区信息服务需求者提供信息服务,实现吸集社会信息服务资源、满足垦区信息服务需求的目的,进而达成信息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信息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是针对垦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实际需求,在利用传统计算机网络平台推送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与常规媒体,利用数字电视、电信等平台增加信息服务渠道、扩大信息服务覆盖范围,采取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按服务对象的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探索创造有效的农术信息服务模式,把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放到突出的位置,使信息服务切实落到实处以确保信息服务实效,使信息服务需求者真正从各类农业信息服务中获得利益,进而提高信息服务需求者的应用积极性,带动周边农民、扩大影响,为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

4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信息化战略的实施重点

垦区农业信息化若采取多元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的实施,必须合理确定重点领域,集中有限的资源以求得迅速突破。基于垦区信息化现状和需

求,现阶段垦区信息化战略模式实施的重点应放在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两个方面。

4.1 信息资源建设

4.1.1 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建设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是垦区信息化的核心。垦区农业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应当是直接面向垦区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好信息标准化和资源共享的各级农业信息发布平台。现阶段垦区应在国家信息基础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覆盖总局、管局、农场以及辖区乡、镇、村的综合农业信息平台建设。

4.1.2 信息资源内容的建设

①加强垦区农业信息资源采集和处理体系建设,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依托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吸收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采集信息,并对其进行高效处理;②增加应用系统的开发力度,针对垦区农业生产特点,有重点地实用数字农业应用系统和农业管理信息系统,以对垦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更有效的支撑;③进行本地特色资源建设,重点对区域性信息进行富集,构建适应本地农业生产需求的资源数据库,通过建设适应当地需求的特色网站或栏目将急需信息向需求者进行高效推送;④加强垦区农业数字化图书馆及数字家园建设,在丰富垦区职工和辖区乡村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素质、满足其农技、市场流通等方面信息需求。

4.1.3 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的建设

需通过提高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立融合各方力量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垦区各部门及各涉农部门的协调和合作,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开发信息互通平台,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服务标准体系,依托国家、省地各类专业数据库建立本地特色数据资源库,通过分工合作、协同运作,打破信息资源的封锁和壁垒,使农业信息资源效能正在得以发挥[3]。

4.2 农村信息服务重点

4.2.1 合理选择投入模式

针对垦区农业信息需求的不同特征,合理进行事业性运行模式和商业化运行模式的选择。对公益性、基础性信息,选择政府投资的事业性运行模式;对垦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个性化信息资源需求可选择融合各方面资源的商业运行模式,在其运行过程中,垦区管理部门需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等手段对其进行引导、监督、控制、协调、管理和保护,使其真正为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4.2.2 建立科学的组织模式

改变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建设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组织模式,鼓励、扶持和推动半政府性质和非政府性质农业信息机构进入垦区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使垦区农业信息服务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加快垦区农业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商业化和半商业化进程,通过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融合各方资源以提升垦区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能。

4.2.3 构建高效的信息传播服务途径

在对信息服务技术模式合理选择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形式,以多形式、多渠道提供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农业、农民信息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采用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云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聚集与信息需求者需求相关信息并形成针对性信息集,利用多元化服务形式实现面向服务对象的高效推送,使实现垦区农业信息服务内容需求得以切实保障。

总之,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深层次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垦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本研究强调和阐述了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应紧密结合黑龙江垦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观点,希望能给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有益的帮助。

[1]侯倩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7):57-59.

[2]王熙,庄卫东.黑龙江垦区农业信息化进展及展望[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0(5):18-21.

[3]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 2014(2):32-33.

[4]唐立新,丁宁.浅谈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143-145.

[5]刘丽焘.浅谈农业信息化的新模式:农企合作电商模式[J].山西科技,2014,29(3):1-2.

[责任编辑:付 佳]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Agricultural Inform atization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CHEN Yao1,2(1.CollegeofEconomicsand ManagementofNortheast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2.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of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China)

Aiming at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Heilongjiang land reclamation area,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zation of clear Heilongjiang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determining the principl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formatization strategic choice,choosing the key breakthrough strategy of promoting the all-round,farming the local regional informatization seamless docking,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izatio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trategy forHeilongjiang province informationization strategy.Then,thispaperestablishe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the key point of r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stategic planning;reclamation area in Heilongjiang

F323.2

A

1673-5919(2015)03-0028-05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5.03.008

2015-05-05

陈瑶(1975-),男,山东省平阴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