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中有毒野生植物考证

2015-01-25 13:41师学珍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5年1期
关键词:石蒜苍耳本草

王 静,师学珍,王 丹

(河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救荒本草》中有毒野生植物考证

王 静*,师学珍,王 丹

(河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救荒本草》编著的目的是为了教人们如何正确地辨认并安全地食用野生植物。然而,该书中提到的不少植物是有毒的,不宜作为食物。作者采用文献考据和植物训诂相结合的方法,考证其中的有毒植物。结果表明:老鸦蒜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鹿葱(LycorissquamigeraMaxim.);商陆为商陆科商陆属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苍耳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in ex Widder);木羊角科为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山丝苗为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inn.);山梗菜为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Lamb.)。这6种植物均有明显毒副作用,不适合食用。本文对这6种植物的来源、性状和生长环境及功效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考证,以期安全食用,合理利用。

《救荒本草》;有毒植物;考证

《救荒本草》由明代朱橚编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书和植物学专著[1]。其目的是记载在灾荒年可以利用的野生植物,着重于描述植物形态特征和食用方法。全书分上、下两卷,总共记载植物414 种, 其中记载于历代本草的有138 种,新增加的276 种。全书分为五部,草部245 种,木部80 种、米谷部20 种,果部23 种、菜部46 种。

《救荒本草》有三个特点:一、从医药学本草向食用(应用)植物学转变,突出了救荒食用的目的,排除了动物和矿物的记载。二、注重形态描述,如风轮菜,“方茎四楞,色淡绿微白,叶似荏子叶而小;又似威灵仙叶,微宽,边有锯齿……,开淡红花……”,说明作者注意到方茎、叶缘锯齿状、淡红花等特征的识别。三、具有细致的插图,详细入微,反映了植物的特点,这为我国的植物分类学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

《救荒本草》编著的目的是为了教人们如何正确地辨认植物,安全地食用野生植物以免误食伤身,但是,该书中提到的不少植物含有高分子化合物如生物碱盐类、有机酸盐类、单宁、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通过食入进入机体,会造成人死亡或机体机能长期性或者暂时性伤害,此类植物称为有毒植物[2],并不适合作为食物。虽然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处理方法对其进行去毒,如加水蒸煮,反复浸淘漂洗,把有毒和不宜食用的成分浸提和破坏,但是这些植物是否可以作为食物长期或大量食用还是值得商榷的。如书中提到:“莙荙菜不可多食,动气破腹”“和尚菜不可多食,多食乏人面肿”。尽管《救荒本草》中收载了不少有毒植物,但是相关的考证工作还未见报道。经作者考证,《救荒本草》共记载了27 种有毒植物,其中11 种有明显毒副作用,分别是:山梗菜、老鸦蒜、商陆、苍耳、木羊角科、山丝苗、马兜铃、泽漆、豨莶、大蓝、白屈菜。本文针对前6 种植物的来源、性状和生长环境及功效应用作了详细的考证,以期安全食用,合理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以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救荒本草》嘉靖四年(1525)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和王家葵等编写的《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为主要参考本,同时结合《吴普本草》《本草图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野菜博录》《中国植物志》《河南植物志》《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历代本草进行考证。

本文采用文献考据和植物训诂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植物地理和河南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的研究,考证其中的有毒植物。

2 分析与讨论

2.1 老鸦蒜

始载于《本草图经》[3], 又称为石蒜、水麻,《本草纲目拾遗》名银锁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名山鸟毒,福建称螃蟹花。《救荒本草》记载:“生水边下湿地中,其叶直生,出土四垂,叶状似蒲而短,背起剑脊,其根形如蒜瓣”。然而书中只绘出了叶和根的形状,并未绘出花的形态,因此难以确定该植物分类学地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植物名实图考》和《农政全书》[4-5]。《本草纲目》称乌蒜、蒜头草、婆婆酸、一支箭。李时珍对老鸦蒜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方面的补充,文中记载:“春初生叶,如蒜秧及山慈姑叶,背有剑脊,四散布地,七月苗枯,乃于平地抽出一茎如箭杆,长尺许。茎端开花四五朵,六出,红色,如山丹花状而瓣长,黄蕊长须,其根状如蒜皮,色紫赤肉白色”。文中提到:“蒜以根状名,箭以茎状名”。《中华本草》和《中药大辞典》[ 6-7]均考证该植物为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risradiata(L′Hér.) Herb.]。然而,石蒜为秋季出叶,与文中所说“春季出叶”相悖,因此,鉴定为石蒜的说法有待商榷。此外,李时珍还提到另一种与本条相近的植物,“一种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萱花,黄白色者,谓之铁色箭,功与此同”。经考证,铁色箭即今石蒜科石蒜属植物忽地笑。忽地笑为秋季出叶,李时珍观察到老鸦蒜与忽地笑“二物并抽茎开花后乃生叶,叶花不相见”,由此可见,老鸦蒜在开花后又生叶,而具有该特征的是同科同属植物鹿葱。鹿葱秋季出叶,长约8 cm,立即枯萎,到第二年早春再抽叶,花紫红色。因此,本品应该为石蒜科石蒜属植物鹿葱(LycorissquamigeraMaxim.)。

鹿葱在河南有栽培,鳞茎为提取兰他敏的原料。石蒜科植物中含有石蒜碱等异喹啉类生物碱,有一定的消肿杀毒抗肿瘤的作用,但是也有毒,狗口服或注射石蒜碱会引起呕吐,家兔口服或注射可引起腹泻,人注射一定量会引起呕吐、腹泻、衰竭,最后死亡[7]。李时珍也提到:“此有小毒,而救荒本草言其可熟水浸过食,盖为救荒尔。”因此,该植物还是谨慎食用为好。

2.2 章柳根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8],称商陆、荡根、夜呼;《本草经集注》名当陆;《雷公炮炙论》名章陆;《滇南本草》名大药;《开宝本草》名白昌;《本草图经》、《救荒本草》名章柳根;《中国植物志》名山萝卜、见肿消、王母牛、倒水莲、金七娘、猪母耳、白母鸡;《中国药植志》称水萝卜;《河南植物志》名山萝卜。《救荒本草》中记载:章柳根“有赤白二种,花赤根亦赤,花白根亦白,赤者不堪服食,伤人,乃至痢血不已。”此句沿用唐《新修本草》中的说法。《植物名实图考》中也提到,商陆有“红花、白花两种”。《中华本草》中认为,古书中提到的红花白花商陆在植物分类上均属同种,花色通常是初白而后红。《救荒本草校译与研究》考证该植物为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也认为该植物“夏秋开花,初为白色,后渐变红,并非有白花、红花两种。”然而,对照《中国植物志》,开花时白色,以后变红,这是多雄蕊商陆的特征,而商陆的花为白色或者黄绿色,花药为粉红色。由此可见,《救荒本草》中所提到赤花白花二种章柳根并非一物,而是同名异物。分别指的是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和多雄蕊商陆(PhytolaccapolyandraBatalin)。从绘图上看,章柳根与如今正品商陆来源一致,即为商陆科植物商陆。商陆的根亦有红白两种颜色[9]。

商陆产河南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桐柏山区;栽培或者逸生于山沟溪旁、林下或灌丛中。商陆的根含有商陆种苷(esculentoside),商陆毒素 (phytolaccatoxin)、植物致丝分裂素 (phytomitogen) 等化学物质,虽然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但是对人畜都有明显的毒性,猫犬口服一定量会出现呕吐,量大呕吐更加严重[10]。人若误食,一般在20 分钟至3 小时发病,出现轻度至中度的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甚至昏迷,中毒深者往往死于中枢抑制或者心脏麻痹[11]。红色根比白色根毒性大。商陆全草可做农药,煮液可防治蚜虫、红蜘蛛等昆虫[12]。由此可见,商陆全草有毒,以此作为食物并不合适。

2.3 苍耳

苍耳草名见《千金·食治》[13]。《尔雅》名苍耳,《诗经》名卷耳,《神农本草经》名耳实、胡葈、地葵,《本草经集注》名常思菜、羊负来,《本草图经》名道人头,《本草蒙筌》名苍耳实,《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河南植物志》均以苍耳为植物名。《救荒本草》云:“叶青白,类粘糊菜叶,茎叶秋间结实,比桑椹短小而多刺” ,并附有绘图。《农政全书》中该条与其图文相似。从图上看,叶为三角形,边缘具有不规则缺刻,叶基部为心形,叶柄较长。茎上附有短毛,果枝的位置于叶腋部或者枝顶,果实球状,表面有刺。据其图文描述,结合《本草图经》中滁州苍耳附图,对照《河南植物志》,可认为《救荒本草》中所记载的苍耳与今所用苍耳原植物相符,即本品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in ex Widder)。其特征为:一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糙伏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先端尖或钝,基部三出脉,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雌雄头状花序组成短总状花序,顶生或者腋生;花序梗极短或者无。雄性头状花序位于上部,由多数筒状花组成球形,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花序托柱状,托片披针形,花冠5裂,花药伸出,具退化的雄蕊,雌性花序位于下部,外层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密被短毛,内层总苞片呈囊状,表面密被钩刺,内藏2雄花,果实成熟后囊状苞片变坚硬,卵形或椭圆形,绿色,淡黄色或红褐色;瘦果2,倒卵形,瘦果内含1 颗种子。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苍耳产于河南省各地,生于山坡、路旁、河滩、荒地。全草含有苍耳苷等化学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果实可入药,有发汗通窍、散风祛湿、消炎镇痛之效。人接触苍耳,可致皮炎,家畜采食幼苗,可致中毒[14]。因此,苍耳不可作为食物。

2.4 木羊角科

始载于《救荒本草》[15],“木羊角科,又名羊桃科,一名小桃花,生荒野中,紫茎,叶似初生桃叶,光俊色微带黄,枝间开红白花,结角似豇豆角,甚细而尖,毎两角并生一处”。《农政全书 》《野菜博录》图文与之类似。其果实的形状非常特殊,成为考证该条的主要信息,对照《中国植物志》,该植物为萝藦科杠柳属植物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形态相符。“蓇葖果近圆柱状,长10~15厘米,先端渐尖,两果相对,弯曲而顶端相连”是杠柳的典型特征。杠柳的根皮可以入药,《中国药典》称香加皮,《四川中药志》又称香五加皮。《常用中药明辨》名北五加皮。

杠柳含有杠柳毒苷等成分,有强心利尿镇痛的作用,也有控制癌细胞的功能。但是该植物含有多量强心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过量服用可引起死亡[15]。因此,该植物并不适合作为食物使用。

2.5 山丝苗

首次记载于《神农本草经》[16],称麻蕡,《救荒本草》名山丝苗、麻勃、茡、麻母,《本草纲目》名黄麻,《吴普本草》名麻蓝,《日用本草》名火麻,《河南植物志》名好麻、大麻、线麻、火麻。《救荒本草》记载:“苗髙四五尺,茎有细线楞,叶形状似柳叶,而边皆有叉牙锯齿,毎八九叶攅生一处,又似荆叶而狭,色深青,开淡黄白花,结实小如菉豆颗而匾” 。从绘图看,植株的茎直立,具有沟槽,掌状复叶,叶柄长,小叶3~9个,披针形或者条状披针形,叶缘具有明显的锯齿,圆锥花序。对照《中国植物志》及《河南植物志》,该植物形态特征与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CannabissativaLinn.)相符。大麻雌雄异株,雄花黄绿色,排列成长而疏散的圆锥花序;雌花序短穗状,生于叶腋。由此可判断,书中所绘应为大麻雄株。

河南各地均有栽培,其种子可以入药,即中药火麻仁。然而,大麻植株中含有致幻成分大麻酚和大麻素,可对人体产生多种毒害作用[17]。《神农本草经》云:“多食,令人见鬼狂走” 。可见多吃会令人精神失常,妄见狂奔。《吴普本草》记载:“叶上有毒,食之杀人” 。因此,该植物作为食物显然不是很合适。

2.6 山梗菜

始载于《救荒本草》[18]。《植物名实图考》引录其文字,绘图基本相似。《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考证该植物为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山梗菜或者近缘植物。半边莲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目有19种,河南有3种,分别是半边莲、山梗菜以及江南山梗菜。《救荒本草》记载:“茎淡紫色,叶似桃叶而短小,又似柳叶菜亦小,稍间开淡紫花”,从绘图上看,叶无柄,为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对照《河南植物志》,山梗菜与江南山梗菜的主要区别即为叶有柄与否。因此,该条可以确定为桔梗科半边莲属植物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Lamb.)。《黑龙江中药》称半边莲,《中国植物图鉴》名大种半边莲,《湖南药物志》名节节花,苦菜,江西《草药手册》名水白菜[19]。其主要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高60~150 cm。叶螺旋状排列,在茎的中上部,较密集;无柄;叶片厚纸质,宽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5~5.5 cm,宽3~16 m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阔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总状花序顶生,长8~35 cm,无毛;苞片叶状,窄披针形,比花短;花梗长5~12 mm,花萼筒杯状钟形,长约4 mm,无毛,花冠蓝紫色,长2.5~3 cm,近二唇形,外面无毛,内面具长柔毛,上唇2裂长匙形,下唇3裂片椭圆形,裂片边缘密被睫毛[20]。

山梗菜产于太行山及大别山,生于溪旁山坡湿地。根可入药,治疗感冒、胃寒痛,毒蛇咬伤。《中华本草》记载,山梗菜有祛痰止咳、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功效。然而,山梗菜含有山梗菜碱,能兴奋呼吸,剂量大时可以引起呕吐,过量食用可能因交感神情节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而发生中毒现象[21]。因此,该植物不宜作为野菜长期食用。

[1] 周启基.《救荒本草》的通俗性实用性和科学性[J]. 中国农史, 1988(1):99-110.

[2] 陈冀胜, 郑硕. 中国有毒植物[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2.

[3] 宋·苏颂原著, 尚志钧校注. 本草图经[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661.

[4] 清·吴其濬原著, 张瑞贤、王家葵、张卫等校注. 《植物名实图考校译》[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86.

[5] 明·徐光启原著, 石声汉点校.《农政全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八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01.

[7]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上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90.

[8] 清·顾观光原著,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M].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 150.

[9]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二十六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8:15.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二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737.

[11] 魏晋·吴普原著, 尚志钧校注. 吴普本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82.

[12] 丁宝章, 王遂义, 高增义. 河南植物志:第一册 [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1:381.

[13] 唐·孙思邈原著, 吴受琚注释. 千金·食治[M].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5: 54.

[14]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上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069.

[15] 明·朱橚原著, 王家葵, 张瑞贤, 李敏校注: 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269.

[16] 清·顾观光原著,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M]. 北京: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7:150.

[17]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590.

[18] 明·朱橚原著, 王家葵, 张瑞贤, 李敏校注: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7:89.

[1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七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90.

[20] 丁宝章, 王遂义. 河南植物志:第三册 [M].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1:555.

[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七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626.

Poisonous Wild Plants Research ofChiuHuangPenTs’ao

Wang Jing, Shi Xuezhen, Wang Dan

(Life Science Colleg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The purpose ofChiuHuangPenTs’aois to tell people how to correctly recognize and safely eat wild plants. However, many plants mentioned in this book are toxic.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plant exegesis combination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6 plants includingLycorissquamigeraMaxim.,PhytolaccaacinosaRoxb.,XanthiumsibiricumPatrin ex Widder,PeriplocasepiumBunge,CannabissativaLinn. andLobeliasessilifoliaLamb. should not be used as foods because of their obvious side effects. In order to eat safely,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 about the 6 plants’ sources, properties and growth environment and the efficacy of application were made in this paper.

ChiuHuangPenTs’ao; poisonous plants; research

10.3969/j.issn.1006-9690.2015.01.014

2014-07-12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525440)。

王 静(1978-),女,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进化。E-mail:jingwangkuang@163.com

Q949.98

A

1006-9690(2015)01-0047-04

猜你喜欢
石蒜苍耳本草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石蒜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石蒜属植物扦插繁殖的研究综述
会“说话”的苍耳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苍耳娃娃
苍耳先生
琅琊山石蒜属植物资源调查及种群分布与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