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宁,宋春阳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我国妊娠母猪动物福利现状及改进措施
李少宁,宋春阳*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随着动物生产的工厂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动物福利相关的问题,动物福利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动物产品的品质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内就现阶段我国妊娠母猪的福利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做一综述,以加深对动物福利的认识,加强动物福利的保护。
动物福利;妊娠母猪;现状 ;改进措施
随着关注动物福利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在现代养猪业中,已经不能再单纯地追求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动物福利必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倍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动物福利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动物福利问题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不仅影响猪的健康, 而且危害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甚至是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18世纪初,欧洲已有一些学者希望人类学会与动物的沟通,了解动物。他们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有感情,它们也有痛苦,只是它们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表达。这算是动物福利最早的起源。最早实践这一思想的是英国。为实现动物福利,英国议院于1822年通过了《禁止虐待家畜法案》即“马丁法案”,它是第1部规定动物福利的法律。“马丁法案”的通过,这是世界上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动物的利益,是动物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英国从1911年又相继制定了《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保护法》、《家畜运输法案》等法律。1866年,美国颁布《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1876年,英国颁布《禁止残酷对待动物法》。在差不多100年后,美国人休斯提出动物福利。1975年,美籍澳大利亚人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出版《动物解放》一书,向人们展示了动物在工业化畜牧业及实验室中的悲惨境遇,并提出一套系统的动物权利理论,由此掀开当代动物权益保护运动的大幕。挪威于1974年颁布了《动物福利法》。德国于1986年和1998年分别制定了《动物保护法》和《动物福利法》。澳大利亚在2000年3月通过了《动物福利保护法》。目前世界上100多个国家都有关于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对动物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及动物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纷纷制定了维护动物权益的标准。
目前公认的动物应享有的5个福利自由: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获得新鲜空气和饮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享有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享有能自由进行各种活动表达天性的自由。这些基本的动物福利条件日益被很多国家和社会所认同,并逐步通过法律来保障。当今肉类和畜产品的贸易中,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涉及到饲养动物的方式是否符合动物福利的标准。2003年2月,WTO 农业委员会将“动物福利支付”列入“绿箱政策”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动物福利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强调动物福利标准需以科学为基础,并提出3种不同但有联系的判断标准,即生物机能标准、情感状态标准、自然生活标准。但是动物福利具有时空性、相对性的特点,不同国家生产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制定统一的福利标准较为困难。
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限位栏。典型的母猪限位栏长2.0~2.1 m,宽0.6~0.7 m,面积约1.2~1.5 m2。限位栏空间狭小,母猪只能前进和后退,难以转身,运动量不足,体质差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仔猪死胎率和弱仔率较高。限位栏饲养的母猪多表现出异常行为。母猪的异常行为主要是刻板行为。刻板行为(Stereotype Behavior)即反复的、无明显目的的、机械地重复某一姿势或动作、相对僵化的运动。当动物长期或严重受挫时,刻板行为就会出现。因此,刻板行为的出现暗示动物应付环境困难或福利差[1]。
现代的动物福利认为,限位栏不利于母猪的身心健康,母猪易患乳房炎、子宫炎症、尿道感染等疾病,其发病率是群养母猪的2倍。母猪饮水量和尿液排泄量较少,母猪尿液高度浓缩,易造成细菌感染。限位栏母猪的腿骨强度较低,仅为群养母猪的60%左右。对妊娠母猪而言,由于其体内的孕激素水平和精神压力都较高,对环境的改变就更加敏感,占地空间和地面状况的差异会导致母猪行为规癖的改变,往往不自觉地表现出许多口鼻面行为。一些学者认为,有些口鼻面模式如进食前后的假咀嚼和啃咬畜栏等会影响行为表现,特别是按行为规癖划分,可能预示着动物福利的减少[2]。妊娠母猪的大部分时间在限位栏中度过,由于缺乏运动妊娠母猪的体质较差,容易出现难产或者产弱仔等问题。初产母猪容易出现子宫收缩无力增加了助产的次数[3]。
目前我国规模养殖场多采用妊娠母猪限位栏,限位栏的使用可以加强猪只管理,便于饲喂、查情、配种,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常在较好的管理下采用限位栏饲养的妊娠母猪也会取得较好的成绩,采用限位栏还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节约用地。在目前土地短缺的情况下,集约化限位栏饲养是最好的选择。同样规模的猪场如果采用大群饲养模式将会增加三分之一的建筑面积和建筑费用。目前我国养猪业的疾病防控压力仍然很大,如果大群中有猪只患病则会影响整个大群的健康,而限位栏饲养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降低疾病传播的速度,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母猪妊娠阶段一般采取限饲,避免母猪过胖导致其繁殖性能降低。限饲的前提是满足母猪营养需要,母猪常常会有饥饿感。群养统一供给饲料,母猪常因争夺饲料而发生争斗,造成母猪肥胖或消瘦,不利于发挥其生产性能[4]。其次母猪间的冲突,如拱腹、撕咬等恶性攻击行为,增加了母猪流产的可能。所以普通养殖场不愿采纳母猪群养。
2013年,欧盟出台规定,禁止给妊娠母猪使用限位栏。目前动物福利提倡妊娠母猪采取群养的模式。群养的母猪采取分区化管理即分为采食、趴卧、排泄3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母猪运动量,增强母猪体质和抵抗力,群养有利于减少母猪的异常行为次数、刻板行为持续时间,而使母猪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行为,同时能够满足母猪动物福利的要求[5]。
3.1 饲喂方式的改变
目前国外群养母猪多采用电子饲喂系统(Electronic Sow Feeding System,ESF)供料,地面供料,单体饲喂栏供料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降低母猪之间的采食争斗,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
电子饲喂系统(ESF)能够根据个体母猪的妊娠天数为其提供饲料,满足母猪的需要,能够更加精确地管理妊娠母猪,同时能够控制母猪的膘情减少采食争斗减少损伤。在生产中猪群共享一个饲喂站,不能够同时采食需要排队轮流采食,并且每头母猪都要佩戴一个电子耳标用以区分。该系统在精确管理母猪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母猪在饲喂站外等候采食时容易发生挑衅性的肢体行为容易引起争斗造成母猪损伤;如母猪争斗行为容易使电子耳标脱落,同时断电将会引起饲喂系统停止工作,应该配备应急发电机保证生产区充足的电力供应。
地面供料是利用机械或者人工将饲料撒在一个相对较大的水泥地面或者长料槽中,这种供料方式能够给每个母猪提供独立的采食空间,降低因抢夺饲料引发的争斗,降低母猪的损伤。这种方式能够满足母猪同时采食的要求,但是很难做到精确地控制每头母猪的采食量,不能够按照母猪膘情、妊娠阶段为每头母猪供给饲料。
单体饲喂栏供料方式为每头母猪提供独立的采食空间。这种方式采用机械送料,每头母猪处于半封闭的栏内,采食结束后可自由活动。该方式通过管道向料槽内缓慢地输送饲料,每头母猪都有采食的空间,大大降低了采食争斗,保证了每头母猪的饲料供给。由于母猪选择采食的栏位不确定,因此该方式也不能达到精确饲养的目的。
3.2 合理的组群
合理的组群能够降低母猪的争斗减少母猪损伤。母猪的群养应该从后备母猪做起,从留后备猪开始就采取小群化的饲养模式让其逐步适应群养生活。对于猪来说,争斗行为一般在混群的最初几天表现的最为强烈,一段时间后,由于优势序列的建立,群体日益稳定,争斗行为会逐渐减少。在猪群基本稳定后,大多数争斗发生在采食前后,妊娠母猪多采用限饲,对饲料的竞争使争斗还保持着较高的频率。
在妊娠母猪组群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分群过程中要先分成几个小群,在小规模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中,每个动物个体都能够认出群体中的其他个体,它们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社会位次,争斗较少,然后再将小群组建成大的群,大群以20~40头为宜;保证群体稳定,避免新成员加入猪群;采用分胎次饲养,尽可能将体型、年龄一致的母猪组建成一个群体;降低组群的频率,经常性的组群会引起高频率的争斗行为,增加母猪的损伤。
3.3 优化管理
母猪的群养模式多采用机械送料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管理人员应该多观察猪群动态,及时发现、隔离患病猪只,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于性格暴躁长时间与其他猪只争斗的可单独隔离饲养。管理人员应该留意每头猪的采食情况,对于采用电子饲喂的猪群应该留意每头猪的电子耳标是否完好如有脱落应该及时安装。对于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在母猪的趴卧休息区铺设一定量的垫草或蘑菇土,满足猪的拱、咬行为,也可降低猪只间的争斗。母猪是一个猪场盈利的基础,母猪福利水平的高低、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
2003年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增加了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2个章节。这是我国首次将动物福利相关内容写入我国动物相关法案,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不足。2006年开始实施的《畜牧法》也规定畜禽养殖场应当为畜禽提供适当的繁殖条件和生存、生长环境。尽管有了相关法律文件的约束,由于我国现阶段国情以及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国妊娠母猪的总体福利水平还是处在一个较低的状态,加快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改善畜禽的生存环境无论对提高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还是对提高人类文明的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1] 顾招兵,杨飞云,林保忠,等.农场动物福利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51-256.
[2] 包军.家畜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6-167.
[3] Chapinal N. Evaluation of welfare and productivity in pregnant sows kept in stalls or in 2 different group housing systems[J]. Appl Anim Welf Sci,2010,76:105-117.
[4] 柏秀芳.探讨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D].南宁:广西大学,2014.
[5] 周勤.群养与限位栏饲养模式下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行为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015-05-06)
山东省良种工程重大课题项目( 2011LZ013-04);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资助( SDNY201226)
李少宁(1990-),男,山东莱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通讯作者:宋春阳,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songchunyang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