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
我国养猪发展模式的定位与选择
周开锋,杨 玲
(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 济南 250022)
中国猪价,在2014年一波又一波可以预见的或始料未及的震荡中一直低迷。屡屡跌破心理底线的猪价、频频失效的“猪周期”和“猪肉收储”、食品安全修订法案颁布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或“互联网+”等概念和新技术在行业的试水,屯极而思变,莫不引起业者对中国猪业发展模式的思考和无限遐想。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4 000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使猪只变得温顺,更易圈饲。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汉代养猪在食用目的之上增加了积肥的功能,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唐宋时期,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14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清朝小农经济使得养猪生产达到了农牧循环的持续发展时期,养猪为改善生活和蓄粪肥田。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批示“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如果能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肥料的来源就解决了”,鼓励养猪。人民公社期间,大力发展生产队猪场,但因无法解决饲料问题和规模饲养技术不配套而失败。改革开放以后,养猪生产成为农民积蓄零钱和利用闲散资源的有效方式,作为家庭副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广三保等率先建立了万头猪场,开启了规模养猪的序幕。至2005年,是规模养猪形成期,散户饲养规模扩大,大型猪场涌现。2005—2010年,是规模养猪发展期,专业户大量涌现,经历了2007年的价格风波,其实质是淘汰散户,进入专业化养猪通道。2010年至今后一段时间,是规模养猪的技术提升期,经历了2014年生猪价格洗礼,淘汰低效养殖,进入效益提升通道。
可见养猪业自古就在“单一追求肉品价值”到“猪、肥、农业三者的农牧循环”中,不断建立-打破-再平衡,只是起点不同、方式不同罢了。
我国养猪业具体以什么模式为主,需要深入剖析产业定位。经历了2013年至2015年春季的本轮低价格来看,一方面,就国内养猪者角度,近2年来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是产业和经济运行周期的结果。另一方面,从国际资源配置角度看,中国猪价一直在高位运营,国外养殖成本仅占中国养猪成本60%。养猪难,较高猪价格的“天花板”被更高养殖成本的“地板”所抵消了养猪效益空间,其核心在于行业效率低下。
首先,养猪业服务体系低效。服务企业最大的队伍是销售大军而不是研发团队,服务分国家、省、市、县甚至乡级多重代理,一个猪用产品从生产到养猪一线,途经多个流通环节,价格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服务队伍庞大,都以企业本身利益为考量,都不断地为养猪场户做“加法”,没有从场户本身角度全面考虑,做的都是点的服务,而不是面上和系统化的服务。这种畸形的服务模式,导致服务企业难、养殖场户对接难、行业效率低,直接推高了养猪成本。初步估计,养猪服务体系可提升效益空间为肥猪至少60元/头。
其次,养殖生产体系低效。一是多重角色导致效率低下。养猪场户既是原料采购和加工者、又是技术落实者、又是产品营销者、融资者、管理者,担负了太多的社会角色。养殖生产从品种改良、环境控制、营养调配、疫病防控、经营管理等全面参与,泛而不专。二是非人性化管理导致效率低下。封闭的监狱式管理,远远背离了人性的特点,使养猪人感到没有尊严和自由,很难吸引到高端人才和智力支持。三是资源运行抵消。沉睡资源多,浪费严重。计划性、流程性不高,土地难、融资难、技术难等导致闲置设施设备、现金流、种质资源、智力资源等的运用受限,闲置多、浪费大。所以,养殖生产体系也是畸形且低效的。仅据此三项估计,出栏肥猪效益浪费为至少80元/头。
再就是下游销售体系独立垄断和低效。大家都在说食品安全的源头在养殖,但独立的生猪收购屠宰体系,远远脱离养猪生产,使得养殖者没有销售话语权、定价权。屠宰加工应该反馈给养猪生产体系的信息断档,使得养殖业者不知道到底应该养什么样的猪、哪些措施有效,哪些是无效或有害的。处于完全没有后续信息的聋子和瞎子的状态般的养猪生产,只能望价而估,一会高了,一会低了。殊不知,价格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可以说,养猪产业整个行业处于“只识大小,不识数”的聋瞎状态。而同时,屠宰加工多以初级加工产品居多,实际屠宰能力一般仅占设计能力的30%~40%,产能浪费严重,品牌度低,竞争乏力。此二项可造成肥猪效益浪费至少30元/头以上。
最后,就是从业者组织化程度低,组织是低效的。长期以来,养猪从业者一直是自己单干,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培训交流会,但都是点状的,非系统性的,缺乏直接的针对性。跨越养猪者个体之上的不管技术、资金、政策、措施等只能望洋兴叹,干着急。没有组织起来,一起研究、一起突破,真正弄明白为谁养、谁来养、怎么养等产业难点、热点问题。估计组织化程度低导致肥猪收益减少50元/头以上。
综上所述,我国养猪业因为效率低下,使得养猪业减少220元/头以上的收益。本轮价格的调整,不是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环境污染限制等表像。其核心关键是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养殖产、供、销各环节的运营效率。
中国养猪模式同其他传统产业一样,一直是“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等多种模式并存,有古老的放牧饲养、传统的家庭副业圈养、专业户生产、也有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猪场。满足城乡居民肉食供应的瘦肉型猪的主导生产模式,业界一直有多种声音:例如,有的支持大型、集约化的美国模式,认为该模式土地占用少、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高;有的支持发展欧洲适度规模养殖,分散饲养,农牧循环,减轻环保压力。笔者认为,未来养猪模式必须要在厘清产业阶段和产业核心焦点的基础上,总体符合如下条件:一是专业化生产模式;二是高效低污染模式;三是轻资产发展模式;四是生态型组织化管理模式。只有满足这几个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养猪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总体需求。
而目前,我国常见的几种养殖模式:
一是大型集团化养殖模式,如牧原等,规模在万头、几十万头,甚至几百万头以上,资源配备精良,技术水平高。大规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品质控制体系,提升生猪的产品质量;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提升企业疫病防控能力;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实施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养殖,提升劳动生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二是自主投资人模式,规模一般在3 000~10 000头,自己投资,自己当老板,聘请人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较高。自主投资人因为产业规模较大,不易退出,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将导致其资金周转困难,加之组织化水平低,是本轮调整过程中运营较为困难的群体之一。
三是家庭农场和专业养殖户,规模在100~3 000头,以家庭人员为主体,参与具体养殖生产,管理精细,技术、信息、资金相对欠缺。资料显示:目前,年出栏100~3 000头的家庭或专业养殖场户生猪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50%左右,是我国猪业生产的从业主体。如何发挥好主体作用,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就是中国猪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方向。
四是散户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下,作为家庭副业养殖,生产条件较差、技术支持乏力、环境污染严重,是产业淘汰的对象。
近年来,以温氏为代表的养猪体系,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将家庭养猪场户从复杂的生产链条中解放出来,专业从事养猪生产,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模式。
综上所述,中国未来养猪发展模式一定是美国模式+欧洲模式的融合,多角度应用。体现在:一是产业集中度增强。美国花了30多年时间,由70多万个养猪从业体整合为7万个从业体。未来10年中国生猪业进入产业快速集中时代。二是专业化进程加快。社会化专业分工进一步加快,养猪生产者将从 “后备培育-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育肥-销售”的长链条中解放出来,对接集团公司基地“接口”,专门从事某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生产,变“养殖户”为“猪产业工人”。物资、技术、服务、销售等角色交由专业公司或组织完成。三是农牧结合进程加快。俗话说“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这是对农牧结合的最好体现。实现环保工艺的升级换代,遵循适度规模养殖原则,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模式。四是产业融合度加速,一体化进程加快。大型养殖企业借助种质、服务、技术优势,做足生猪繁育的前端技术环节。家庭牧场主要负责专业繁育仔猪或育肥。成立区域性的行业协会,整合行业服务单位和组织,建立大的生猪服务系统。在信息、技术方面建立渠道,提升使用效率,物资方面实现团购、团销,抱团应对市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售价。从世界猪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体化结合是一个共同的趋势。美国的合约养猪比例达到66%以上,丹麦达到95%。中国未来养猪业必将借助互联网、农业金融等跨界思维,整合各种要素,盘活猪业的沉睡资源,可能统领在10至20个养猪组织所建立的生态系统中。
2015-07-02)
项目支持:山东省农业创新项目“高效标准化家畜健康养殖模式建立与示范”
周开锋 男,1976年生,四川江油人,硕士,现任山东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兼任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