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纵切横缝术和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老年性肛裂效果对比

2015-01-25 08:18许爱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3期

改良纵切横缝术和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老年性肛裂效果对比

许爱军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肛肠科,广东韶关512026)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112例老年性(≥60岁)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纵切横缝术)56例,对照组(传统肛裂切除术)5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能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良纵切横缝术;传统肛裂切除术;慢性肛裂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许爱军(1969-),男,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肛肠疾病防治研究。

肛裂发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排便的机械创伤相关,由于排便时压力过大导致皮肤出现裂伤及不愈合,加之肛管的前后方出现供血不足,最终发生炎症改变并形成溃疡,病情严重患者常因病程时间较长,可并发肛乳头肥大、哨兵痔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针对肛裂常采取保守治疗,但疗效一般,无法有效治愈肛裂,本研究就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肛裂患者112例,均符合《中华中医药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肛裂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60~86〔平均(68.7±5.3)〕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3.89±1.32)年;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手术治疗,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60~89〔平均(69.9±5.1)〕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4.15±1.5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观察组:沿肛裂裂口正中位置作纵形切口至肛缘,上至齿状线上缘0.5 cm,依据内括约肌粗细程度行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操作,一并切除潜行的瘘管、痔、肛窦、肥大肛乳头等。行创缘修理,清理溃疡边缘增生及坏死的结缔组织。用左右食指交叉伸入肛管内,扩肛,充分松解,容两指为宜。潜行分离切口两侧黏膜及皮肤,减轻张力。在肛缘外1.5~2.0正对切口处,作弧形平行于肛缘的减张切口,长约1.5~2.5 cm,在肛管切口下缘和减张切口上缘充分游离皮下组织,形成游离皮瓣,用三角针1号丝线自切口上端瓣膜进针,横行与下端游离皮肤缝合,上下各6~7针,使纵行切口变为横行切口,最后游离皮瓣推至肛管内,减张缝合切口成纵行切口,外敷胶布并加压固定,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处理。对照组:圆刀于肛门侧位行长纵形切口,上方位起始齿状线平面,下缘至距肛缘1~2 cm,并切断部分内括约肌的下缘。修剪创缘下方肛门皮肤及上方黏膜桥,将切口修成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以便引流通畅,将创面严密止血,如并发前哨痔及肛乳头可一并切除,约1个月后愈合,其弊端是换药及排便时疼痛明显。目前临床上较多医生应用此方法。

1.3术后管理两组患者均术后卧床6、8 h后进半流食,第2天开始换药,切口尽量保持清洁无菌,如患者术后1~3 d出现肛门疼痛加剧,或缝合口有脓性分泌物,切口红肿,则主要考虑发生切口感染,可拆除缝线换药至愈合。

1.4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切口完全愈合,症状消失;好转:切口愈合未完全,症状改善;未愈:切口不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96.4%,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45/56),其中治愈39 vs 33例,好转15 vs 12例,无效2 vs 1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4.39±2.02 d)、术后创面愈合时间(11.23±1.55 d)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7/56)明显小于对照组〔(17.09±2.51)d,(14.59±2.44)d〕(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肛管直径变化〔(2.88±1.8)cm vs (2.76±1.72)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共7例,疼痛3例,水肿2例,感染2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共16例,疼痛8例,水肿5例,感染2例,排尿困难1例。

3讨论

肛裂在肛肠科疾病中的发病率仅低于痔疮,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肛管血供不足引起的,以肛门周期性疼痛,伴有便时出血、习惯性便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肛肠科常见、多发疾病〔3〕。慢性肛裂因为病程常相对较长,而且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剧烈,因而是医学界和患者日益广泛关注的热点〔4〕。肛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1908年起先后提出过损伤学说、感染学说、栉膜带学说、神经肌肉学说、局部缺血学说等理论学说,肛裂的形成因素包括外伤、解剖、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感染等。根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慢性肛裂的主要病因为括约肌高张力诱发的肛管后正中线供血不足,降低肛管的静息压,解除括约肌的痉挛,并迅速恢复肛管后侧的正常血运,已成为治疗慢性肛裂,并缓解患者疼痛的规范性治疗原则。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偏大,心肺等全身器官功能较差,且对疼痛等的刺激耐受性较差,这些特性要求针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法应该具有疼痛轻微、愈合快、可以根治的特点。采取保守疗法无法从根本上缓解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复发率较高,因此,老年肛裂患者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5〕。如何全面针对性地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已成为老年性肛裂患者临床治愈重点。

通过解除痉挛括约肌以恢复肛管的血液正常供应,并同时扩大肛门的直径是临床上治疗肛裂的有效方法。以往临床上采取传统的原位肛裂切除扩肛术,该方法主要是治疗肛裂伴有肛门口径狭小的患者,术中松解痉挛的括约肌同时纵行切开肛管,采取横缝并达到扩大肛管直径的目的。然而,横缝常导致切口张力增大,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水肿,且疼痛严重,粪渣易残留在横缝处,从而导致切口感染的出现,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本研究在传统的原位肛裂切除扩肛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切口中间横缝缝合一针,将黏膜缝合固定在皮下和部分内括约肌上,从而保证缝合黏膜的强度,同时因切断了外括约肌皮下部而更能通畅引流,可有效缓解肛裂的痉挛疼痛。另外,手术还一并切除了肛裂的创面、感染的肛窦以及肥大的肛乳头,有效去除了患者出现疼痛的病因及潜在的感染病灶〔6〕。

4参考文献

1石章铁,钟艳,彭东辉.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3):146-8.

2中华中医药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肛裂、直肠脱垂、肛瘘、痔的诊断标准〔J〕.中医杂志,2003;44(10):313-4.

3刘世茹,廖行忠,王晓林,等.纵切横缝术与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对比研究〔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4):262-3.

4刘海生,卢又瑛,敖永健,等.改良纵切横缝术加亚甲蓝肛门封闭注射治疗慢性肛裂142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1):13-5.

5倪志海,孙壮.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10-1.

6谢沐初,廖行忠,王少星,等.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门狭窄8例〔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3):203-5.

〔2014-12-13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