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的疗效观察

2015-01-25 06:10:38张跃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创序喉罩急诊科

张跃武 陆 俊 刘 钰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的疗效观察

张跃武 陆 俊 刘 钰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观察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与单纯有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成联合通气组(A)和单纯有创通气两组(B),对比观察组间治愈率、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用药量。结果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组治愈率高,通气时间短、住院天数、用药量明显减少。结论用联合序贯通气组在掌握好“呼吸窗”的同时,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效果显著,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患者的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及通气时间,临床可行,值得推广。

喉罩;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呼吸窗;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

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在急诊科特别常见[1-2],在一些非急诊科及院外也非常普遍。信阳地区属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衰竭、突发事件导致的呼吸骤停非常普遍,如猝死、各种危重急症终末期、中毒、溺水、自缢、外伤等患者在农村或城市发病率也特别高[3-4],而且发病急骤,病死率也较高,如抢救不及时、或气管插管延误、或反应较慢,患者往往会因呼吸骤停而死亡。我院急诊科及EICU采用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急诊科及EICU收治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患者142例,其中67例急性呼吸衰竭并呼吸骤停患者,在67例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2例,年龄16~82岁,均为急性呼吸衰竭、呼吸骤停的患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终末期导致的26例,猝死12例,中毒10例,外伤13例,溺水、自缢者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A组(常规有创机械通气组)43例,B组(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24例,患者入院或院内发病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意识障碍、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肌麻痹等。

1.2 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我们将其分为常规通气组和序贯通气组,即一组单纯用常规通气(B组),而另一组则用序贯通气(A组)。具体做法是:常规通气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气襄人工呼吸,助手准备经口气管插管物品,并检查物品是否完好无损,随后行经口气管插管,先用哈美顿(C1型)有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刚上机时均采用A/C模式,呼吸机参数应人而异,主要有潮气量(VT)、气道峰值流量(FLOW)、呼吸频率(RR)、呼气末正压(PEEP)以及触发灵敏度和氧浓度等。在患者有了微弱自主呼吸时,再改用强制性间歇指令性呼吸模式和压力支持模式(即SIMV+PSV模式)继续行有创机械通气,直至患者自主呼吸基本恢复,意识清醒,直接脱机,观察2 h后拔除经口气管插管。另一组患者在入院后我们给予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具体做法是:患者入院后判断为终末呼吸,立即给予喉罩插入,并用气囊连接喉罩,一边挤压气囊,一边准备经口气管插管,随后连接有创呼吸机,呼吸机模式及参数调整因患者不同而不同,经过一段时间有创通气后,患者尚不能完全脱机脱机拔管,或虽能脱机拔管但患者肺部感染没有完全控制,此时仍有可能再次出现呼吸衰竭,或有自主呼吸但尚不能维持正常血氧饱和度(即SaO290%以上),此时仍需要进一步通气,故我们在肺部感染基本控制但仍有感染存在时,我们把此种情况叫做“呼吸衰竭恢复窗”。在综合治疗后,基本符合撤机指征时,我们脱机观察2 h后,拔除经口气管插管,随后采用瑞斯曼无创呼吸机继续行无创通气(BIAAP),直到病因去除后,呼吸衰竭基本纠正,转入普通病房。治疗中有常规通气时间为83~198 h,平均117 h。序贯通气时间为96~368 h,平均232 h。通气时,两组间的药物治疗仍维持不变,抗生素治疗仍继续进行,其余治疗均不变。

1.3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在以上几个方面有部分好转。有效:病因去除,意识清醒,感染控制,自主呼吸恢复,呼吸机峰压及肺顺应性等呼吸机参数满足撤机要求。无效:临床症状在以上几个方面无变化,VAP发生率高,自主呼吸部分恢复。呼吸机峰压及肺顺应性等呼吸机参数不能满足撤机要求。再插管率增加,昏迷明显加重,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5 d)[5]。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1,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序贯通气组(A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2例,占总有效率91.66%;对照组(B组)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占总有效率58.13%,A组在以上几个方面均明显优于B组。与对照组(58.13%)有明显提高,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急性呼吸衰竭,突发事件导致的呼吸骤停在急诊科、院外急救、EICU中非常普遍[6],如猝死、各种危重急症终末期、中毒、溺水、自缢、外伤等。而且发病急骤,病死率也较高,如抢救不及时或气管插管延误或反应较慢,患者往往会因呼吸骤停而死亡,其死亡原因中大多因为没有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呕吐物或改善通气不及时等导致患者大脑缺血缺氧[7-8]。有的虽然给予及时心肺复苏,心跳复苏成功,但终因气管插管不及时或准备气管插管太久或多次插管插不上等而同样导致患者大脑缺血缺氧,最后患者死亡。有时虽然请麻醉科过来,但路程致少也要3~5 min,在这宝贵的3~5 min当中,患者同样可能失去最佳抢救时机[9,12]。而我们在最初心肺脑复苏时先给予喉罩插入,顶多几秒钟我们就可以完成早期最隹通气。而避免了用捏气囊方法给患者进行早期通气,因为捏气囊效果非常差,气道开放不佳时常有大量气体进入患者胃内(当然也可以用改良氏简易呼吸器),使患者胃部膨胀,同时脑供氧也不能改善,最终还是因患者脑损伤、脑缺氧使患者长期昏迷或脑死亡[10-11]。即使患者心跳恢复也维持不长,因为脑死亡不可逆,后期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有的虽然及时成功给予气管插管,改善了通气,但仍有相当多患者出现脑损伤需用较长时间来恢复,故远不如早期用喉罩行气管开口处通气来的效果好[13]。

我们通过多年观察和临床实验,采用喉罩、有创无创联合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和呼吸骤停,使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并且改善了预后,使不少患者痊愈。尤其是对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各种农药、安眠药、有机磷中毒(HOPP)患者、触电、自缢、溺水、外伤以及各种可逆患者的急性呼吸衰竭效果更隹。从而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及患者病死率。

[1]祁风亮.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在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613-614.

[2]王柏磊.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7):891-893.

[3]李玉芝,付金华.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51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7):91-92.

[4]罗彬,张红,秦蓁.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2):16-18.

[5]肖雪飞,杨明施,刘作良,等.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0):34-36.

[6]刘丽平,石斌,王琳,等.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5):476-480.

[7]陈弘群,余荣环,黄运平,等.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19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445-446.

[8]许燕山,尹辉明,蒋玉兰.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J].医学临床研究,2007, 24(4): 581-583.

[9]王丽敏,牛秀英.COPD呼吸衰竭的无创正压通气及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J].医学综述,2005,11(6):527-529.

[10]巩健男.有创—无创无间隙序贯通气在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应用[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2.

[1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2]刘传馈.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22-37.

[13]陈同刚,蔺际龚,张家涛.长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疗效观[J].察山东医药:2000,40(3):55-56.

R563.8

B

1671-8194(2015)04-0098-02

猜你喜欢
创序喉罩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回顾性分析
Supreme喉罩全身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西藏科技(2015年11期)2015-09-26 12:11:30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适应证
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
喉罩在小儿拇再造手术复合麻醉中的应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45
Narcotrend监测复合Supreme喉罩通气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安徽医药(2014年12期)2014-03-20 13: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