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2015-01-25 05:31鲁兴萌
中国蚕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蚕种蚕桑现代化

鲁兴萌

(1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58; 2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



·热点聚焦·

蚕桑产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鲁兴萌

(1浙江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58)

蚕桑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世界范围至今尚未出现现代化的成功案例。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日趋加快的背景下,蚕桑产业必须融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文的发展大潮,加快现代化体系建设,激活产业科技创新潜力,多元综合发展新兴产品,协同创新产业-商业模式,促进蚕桑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蚕桑产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是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也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范围内所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我国以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为重要策略的现代化进程正在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之一和其在我国的特殊基础地位而得到加倍重视,到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已经明确提出。因此,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策略和发展趋势,思考蚕桑产业如何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乘势而为,是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

1 蚕桑产业的现代化历程

蚕桑产业起源于我国,在传统农业时代,蚕桑产业在我国汉代开始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形成了分别提供“官丝”和“民丝”的中原和川渝两大蚕区。两晋和南北朝的战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宋王朝的南迁相关的3次人口大迁移,使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养蚕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南宋至民国期间或至今仍是重要的蚕桑产区。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这种养蚕区域变迁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战争、人口流动(技术人员),以及蚕桑生产的自然适宜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8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是世界上第1次现代化的开始,工业化快速发展。其中,纺织业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升,促进了蚕丝纺织业和蚕丝产品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领域中基础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等的诞生,也使其养蚕技术水平领先世界。尽管当时欧洲蚕茧产量与中国和日本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其养蚕科技和丝绸贸易中心的地位非常明确。19世纪中叶,日本明治维新和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历程使其成为亚洲第1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蚕桑产业和纺织工业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不论是蚕茧产量、蚕丝产品贸易量,还是蚕桑科技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杂交蚕种和蚕种浸酸技术等为代表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实用技术创新性成果,在带动蚕桑产业的发展中显示了巨大的推进作用[1]。

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叶,欧洲和日本的蚕桑产业分别相继萎缩甚至消失。从表现上看,这种产业衰退与其国内经济所处地位的变化、世界新兴蚕桑产业国家的诞生、产业自身特点中的非必须农产品特征,甚至家蚕微粒子病的困扰等等有关。就其本质而言,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其它农业在其国内工业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现代化,而蚕桑产业未能实现现代化所致。

欧美在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率先实现了第2次现代化,而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之中。现有江浙、两广和川渝三大蚕区正在不同程度或不同侧面接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如何有效利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成果,实现蚕桑产业的现代化是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因此,认清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将蚕桑产业有机融入现代化的大潮,需要我们尤其是业内人士的智慧。

2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即是一个过程性非常明显,又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的综合性概念。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是相对的概念,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显著不同在于发展目标、产业构成和生产方式[2]。

在发展目标上,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目标,3个基本目标都必须达到相当水平而缺一不可。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目前我国农业较之其它产业明显薄弱的普遍问题,也是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某个基本目标的忽视或缺失,都会使产业难于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部分高密度养殖业技术的出现,可使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其资源利用率或生态效益的水平低下,导致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佳即是很好的案例。

在产业构成上,政策支持体系、科技发展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持构成,三大构成体系的协调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政策支持体系包括土地、金融、保险、保护、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广泛领域,我国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导下,正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各类农业补贴(农资、农机、防疫、粮食、保险和培训等)、农业贸易救济,以及在农产品出口促进等制度方面实施惠农政策。科技发展体系包括了整个科技领域的支持作用,在世界第1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机械制造技术和石油利用技术显然是其最为重要的科技发展支撑;在当今生物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正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农业技术的研发、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职业农民的养成三大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也是产业构成的有效性在具体产业上体现的末端系统。

在生产方式上,减少自然环境条件(气候和土壤等)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基本外在特征,设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常识性发展方向,现代化国家智慧农业的方兴未艾正是这种基本外在特征的典型体现。被称之为植物生产最高境界的“植物工厂”就是集现代生物技术、建筑工程、环境控制(能源学和光学等)、机械传动、材料科学和自动化及互联网等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集成体。这种快速发展和成就并非农业产业自身发展所主导,而在于社会经济的足够发达和产业外相关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政策的引导,但产业自身所展示的魅力和提供的明确需求是其必不可少的基础。

我国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土地、水、气候和文化资源也有很大差异,或者说不同农业产业在不同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或历史文化传统差异较大。各类农业产业所处区域的不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各不相同。总体而言,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区域在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更为有利,但对具体区域内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而言,则取决于该产业利用农业产业构成中三大体系资源的程度。

政策支持强度不够、新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转化中的脱节现象和劳动力(尤其是职业农民)资源的严重匮乏等不利因素是农业产业遭遇的共同问题,并非蚕桑产业特有的问题。顺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以及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政策支持体系,或构建产业内的新型支持机制,应该是蚕桑产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

3 蚕桑产业的现代化思考

蚕桑产业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甚至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随着农桑社会的结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劳动生产率,还是土地产出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产业的社会经济地位而言,蚕桑产业已逐渐回归为常规特色农业。因此,在遵循社会(国家)和农业现代化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产业自身特点是蚕桑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3-7]。多元化发展在业内已达成基本共识[8],但如何多元化则更为现实所需要。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包括以生产蚕茧为主要目标的本体生产体系和从本体生产体系外延的其它产品生产体系。本体生产体系的多元化,需要侧重于适应和诱导人类日趋丰富的蚕丝产品消费需求所形成的差异化市场,外延产品生产体系则需要勿忘农民增收等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3.1 本体生产体系的良性竞争机制构建

竞争机制是商品经济最为重要的经济机制,蚕桑产业由于受其历史上重要经济地位的惯性影响,至今仍是农业领域中计划性运行特征十分明显的领域之一,也使之成为竞争性机制严重缺乏的农业产业领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产业发展显得步履蹒跚。

“方格蔟上蔟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始于日本,由于使用方格蔟上蔟可以获得优质蚕茧的特点,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部分蚕区开始推广,并出现“缫丝计价,组合售茧”等相应的配套产业技术制度。但在今天,这些蚕区已经很少甚至不再使用方格蔟上蔟技术,这种变化并非是更好的上蔟用具或方法取代了方格蔟,而是实际价值更高的“方格蔟蚕茧”在流通中与“非方格蔟蚕茧”的价格相同或接近所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案例。因此,使用或正在不断推广扩大使用方格蔟上蔟技术蚕区的经验与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的理性思考值得探讨。

现有蚕种生产体系正在面临与“方格蔟上蔟技术”推广类似的尴尬,在蚕种价格基本相同的状态下,蚕种生产企业提高竞争力最为经济和最易见效的方法是降低成本。对于尚为劳动密集型的蚕种生产而言,则多数蚕种生产企业只能采用省略技术措施,甚至简化关键技术的办法。这种最为下策的企业竞争力提升途径,必然导致蚕种质量下降,而且在微粒子病流行之际往往出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问题,也成为部分区域内蚕种供应不足而出现被动性区域间流通增强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出现市场有需求和产能有余量的情况下,企业仍然缺乏生产欲望的现象。虽然部分区域可以通过行政化手段使企业生产蚕种而解决这种供需倒挂的矛盾,但这种非市场经济规律机制下的问题解决方式,也会阻碍蚕种生产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成为区域蚕种生产体系崩溃的隐患。在蚕种产能或生产欲望大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采用隐性降低价格(增加卵量)的策略,同样没有改变其拒绝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最为常用策略和路径的思维方式。

农产品中的番茄,不同种子的市场价格相差数以千倍所体现的市场激活力和质量提高动力无疑是巨大的。这种价格差异不仅可以促进种子繁殖企业产生提高种子质量的强大内生动力,而且对品种培育单位和相关人员都有良好的正面引导作用。诸多农业产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也是非常值得蚕桑产业借鉴的案例。蚕种是蚕桑产业中质量相关技术标准研究较为详细、生产企业数量十分有限和已有质量检验体系较为完整的商品。因此,蚕种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科学合理蚕种价格引导机制构建的商品,也是避免蚕种生产滑入“劣币驱逐良币”泥潭的有益探索。

科学合理的良性竞争性机制是许多领域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动力。蚕桑产业不乏对良性竞争性机制在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但往往被“渔夫夫妇与天鹅”的温柔故事所磨灭,也许对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种伤害的理性觉悟才是涅槃的起点。构建蚕桑产业的良性竞争机制并非简单的弃管,而应环视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景象,反省历史传承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剖析技术发展的创新动力,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机制,唯此蚕桑产业才有在农业产业中率先或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3.2 蚕桑外延产品的多元化综合发展策略

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农桑社会阶段已有诸多案例,蚕桑产品的食品和药物用途、桑园套种和桑牧共举,以及桑基鱼塘生态循环模式等等。在工业社会及信息社会阶段,食品、药物或材料等用途的研究得到更多的关注。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应该包括蚕桑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和投入的多元化等。从产业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增加传统蚕桑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提高蚕桑产品的价值或价格、蚕桑生产过程相关产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土地或设施的多元化利用等。从国家产业政策或产业科技领域而言,则可分为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产业。蚕桑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则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3个基本目标成为必然要求。

在增加土地产出率方面,20世纪江浙蚕区增加饲养期数和目前广西部分蚕区大小蚕专业化生产的模式都是成功的案例。从蚕桑外延产品的多元化综合发展而言,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套种或套养其它农作物与畜禽,在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往往因劳动力技术水平提高的局限而难于实现现代化,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方可通过细化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二是增加桑园和养蚕产品的用途或附加值,这种类型的探索和实践非常广泛而种类繁多,但从显著增加农民收入的特征而言,成功案例并不多见;三是通过提升原有产品的产出效率,以及蚕农主体通过延伸收获产业链环节后端利益的效益增加。

在改善资源利用率方面,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增加桑园和养蚕产品的用途或附加值及利用效率,即增加生产过程中主要产品、附属产品甚至废弃物的增值利用效率,这种利用又可分为原料提供性和自主性利用,前者对农户的增收提升空间有限,后者对农户的专业技能要求增加;另一方面可使蚕桑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弱,上述增值利用效率的改善程度越高,这种负面影响越小。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有构建轻简化技术体系和提高自动化水平,轻简化技术绝不是简单的粗放化,也不是偏离产品质量价值体系的盲目精细化。简单的粗放化必然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甚至与现代农业尽量减少自然环境对生产过程影响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重新审视现有诸多技术标准的参数,评估这些标准的实施到位率,以及改善与产品质量价值体系的关系将有利于轻简化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认清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大潮,根据蚕桑产业的特点,有效借鉴国内外其它农业产业的经验,并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将是有效途径。

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3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任何单一目标的过度偏离都将无法使产业实现现代化。因此,不论是本体生产体系还是外延产品拓展,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多元综合协调发展是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多元化综合发展的策略也决定了这种发展方式对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多种要素的需求,其在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的蚕区较为多见的现象也符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趋势。但这种发展仅仅依靠业内人士自身的发愤图强,往往会陷入自娱自乐或作茧自缚的困境。从新兴产业由内而外大肆扩张和传统产业由外而内的新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蚕桑产业在如何整合内部多种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界人才、科技及资本资源的多元化综合发展是一个思考的问题。此外,处理好“本体”与“多元化”的“皮毛”关系,即在强化“本体”内涵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多元化”外延发展,将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3 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

蚕桑产业所具有的较长产业技术环节是其形成具有较强计划性技术管理体系不利因素之一,但在我国现有政策支持环境和农业产业“接二连三跨四进五”的发展背景下,蚕桑产业如何将这种较长产业技术过程的特征转化为优势是非常值得探索和实践的领域。

我国蚕桑生产体系(包括技术、生产和市场)是一种“精耕细作”和“按部就班”的特征非常明显,并嵌合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的生产体系。这种生产体系曾经为产业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在社会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环境下,这种生产体系在外观上显得非常封闭,内涵上技术创新缺乏原动力和活力,以及技术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十分有限,目标和现实的分离与冲突日趋激化。加之与其它诸多农业产业相比,缺失相同产业现代化国家的直接借鉴技术和经验,使之现代化道路更为艰巨。因此,在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行业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强化产业本体技术创新体系和拓展全产业链经济效能,将在蚕桑生产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中显得十分重要。

蚕桑产业本体技术过程的漫长和繁复是其技术难于推广和管理效率低下的不利因素,沉迷于这种不利因素或历史的辉煌,也往往成为我们创新前行的心理障碍。加快构建以实际应用为首要导向的桑和蚕新品种育成机制,科学重构以优质和差异化为导向的分段产品(桑苗、蚕种、小蚕、大蚕和蚕茧等)技术标准体系,主动融入现代农业的政策和技术大体系(设施化、机械化、自动化和服务公共化)等,将对本体技术创新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非传统蚕区虽然在科技整体上不及传统产区,但其所显示的活力和产业发展成效远远超越传统产区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蚕桑产业本体技术过程漫长的特征,也可以成为延长产业链的有效资源。桑园和蚕室的空间利用、栽桑养蚕过程或过程后产品的功能开发,以及生态和文化等非物质产品的特色彰显等等,都应该得到关注和大力发展。这种产业链的延伸和本体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将十分有利于提高土地、中间产物和固定资产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增加蚕农收益。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生物技术、现代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正在发挥日趋明显的综合效应,农业高新技术园区、都市农业和创意农业等现代化农业模式日趋成熟。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络在商业中日趋广泛的应用,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B2C[Business To Customers(企业到客户)]、M2M[Mobile to Machine(移动到机器)]和E2E[End to End(终端到终端)]等新型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新型商业模式不仅在非农业商品中已有大量实践,农业产品中生鲜电商和社交网络等新型模式的实践正在多地兴起,丝绸产品也有成功案例。蚕桑产品尤其是多元化综合开发产品的新兴商业模式探索和实践,可为消费者提供必须购买的独特产品和服务。生产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必将为产业的现代化提供新的机遇。

蚕桑产业具有辉煌的历史,但必须面对现代化的紧迫形势,蚕桑产品是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少有的品牌产业,具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但任何产业的现代化都离不开“人气”聚集和“魅力”四射。融入社会发展大潮、凝聚产业人才信心、萃取产业历史精华、协调产业发展机制、聚焦产业主体方向、招揽天下俊才创业、汇聚关联产业参与、推进技术文化创意和构建现代化蚕桑产业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鲁兴萌.养蚕业分布与影响因素[J].蚕桑通报,2010,41(3):1-5.

[2] 李建琴,顾国达,邱萍萍,等.我国蚕桑生产效率与效益的变化分析——基于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调查[J].中国蚕业,2012,33(4):1-7.

[3] 李建琴,顾国达.蚕业风险及其化解对策[J].中国蚕业,2010,31(4):1-6.

[4] 冯家新.浙江省1949—2010年蚕品种推广情况与分析[J].蚕桑通报,2011,42(4):1-3.

[5] 冯家新.浙江省1949—2010年蚕种生产量及蚕茧产量分析[J].蚕桑通报,2012,43(1):6-9.

[6] 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与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

[7] 吕鸿声.养蚕学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28.

[8] 黄祖辉,林坚,张冬平,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134.

2014-10-20;接受日期:2014-11-2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22)。

鲁兴萌(1962—),男,浙江湖州,博士,教授。 Tel:0571-88982305,E-mail:xmlu@zju.edu.cn

[S88-9]

C

1007-0982(2015)01-0001-05

猜你喜欢
蚕种蚕桑现代化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